德国入侵波兰,意大利为什么再次选择逃跑?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苏联发给德国肆虐欧洲的“通行证”,它不仅消除了来自东线的危险,而且还获得了苏联供应的物资保障,不用再担心来自海上的封锁。而苏联也粉碎了英、法两国试图“祸水东引”的阴谋,反将“祸水西引”。

猝不及防的英、法两国,不仅懊悔没有与苏联形成集体安全机制,而且将战争的主动权易手德国。尽管《条约》签署的第3天,英国与波兰结盟,表明自己强硬的态度,但和绥靖政策一样,都是为了避免战争。既是虚张声势,又怎能吓阻德国?

反倒把德国的盟友意大利,吓得不轻。

1939年5月,为了形势的需要,德国与意大利签订了军事同盟,对法国形成两面夹攻的态势。可是,善于“留后路”的意大利,随即宣称,不会对英、法两国构成威胁,希望在3年内尽可能地避免冲突。这分明就是关键时候开溜的节奏。

果不其然,就在英国与波兰签订同盟条约的当天,墨索里尼以意大利严重缺乏物资,没有做好战争准备为由,不打算与德国“趟浑水”,与他们的先辈在一战时所表现的那样,在关键时刻再次选择逃跑,又一次“忽悠”了德国人。

意大利不能在“军事上介入”,让德国元首十分愤怒,但他还是希望意大利能一起出兵。首先,为了保证入侵波兰能“一锤定音”,德军准备了62个师,而在齐格菲防线上只有26个师。所以,意大利在法国后方形成有力的牵制,格外重要。

其次,入侵波兰,虽然离间了苏联与英、法两国的联盟,但欧洲各国对德国的警惕和排斥愈发严重,说得难听点,就是犯了众怒。为了让入侵显得不那么“孤单影只”,拉上意大利充当一下“门面”,意义还是很大的,并不指望靠其去赢得战争。

更重要的是,更能体现轴心国的团结。在当时国际上只有德、意、日三国结为军事同盟,算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国家间的同盟。入侵波兰,是体现盟友团结的最好机会,更能显示出轴心国的强大,尽管愤怒,但还是希望意大利能够军事介入。

但当意大利开出庞大的战略物资清单后,德国元首知道,意大利人再次选择了背信弃义,主要还是国力不行。无奈之下,只希望意军保持虚张声势的态势,并在宣传上与德国保持一致。墨索里尼答应了,因为德军一旦胜利,他还想捞取点好处。

单干的德军,没想到波兰这么“脆弱”。

1939年9月1日,对波兰来说是个“灾难的”日子,德军150万人在14个装甲师和摩托化师的冲击下,分3路杀向其境内纵深。尽管刚刚复国20年的波兰,对防范德国始终不敢掉以轻心,但一个月就亡国,难道波军是“纸糊”的?

一是,全世界领教了“闪击战”的威力。“波兰”一词在斯拉夫语中是“居住在平原上的人”,一马平川的大平原,为德军坦克的快速推进创造了条件,再加上波军的武器过于陈旧,有机动能力的也就是骑兵,根本无法抵挡德军的“钢铁洪流”。

更何况,德军的诸兵种在西班牙内战期间,就已经得到了很好的锤炼,协同作战的能力很强。战役伊始,其军火库、机场、铁路成为德军轰炸机的打击目标,坦克更是以每天平均60公里的速度推进,以至于波兰全国动员的时间都没有。

二是,由于德国侵占捷克,使得波兰的防线从2000公里增至2800公里,平均一个步兵师防守70公里的防线,无形之中分化了波军的防守实力。或许依托维斯瓦河构筑工事,让波军充满信心,但对机动性很强的德军来说,根本不是大问题。

更糟糕的是,波兰将1/3的部队部署在波兰走廊一线,从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势上看,东北方的东普鲁士,西方和南方都是德国。也就是说,仗还没有打,波军主力就面临着三面包围的不利局面,完全没有了撤退、节节抵抗的回旋余地。

再加上“先天性”的机动能力差,两条腿无论如何赶不过装甲部队的速度。仅仅5天,德军相向出击,很快对波军主力形成了“关门打狗”之势。一支再有勇气的部队,一旦被四面包围,士气瞬间瓦解,毫无战斗力,投降是他们的必然选择。

整个波兰战役中,德军仅以伤亡1.4万的代价,取得了杀伤波军20万人,俘虏40万人的骄人战绩。波军的不堪一击固然有实力上的巨大差距,以及无力抵御闪击战的攻击,但不顾地理劣势,将主力部队送入包围圈,加快了波军的灭亡。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全史》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