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5年确认第一颗系外行星以来,已有4000多颗行星被发现。
但是,根据《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在2004年“发现”的一颗特殊的系外行星实际上可能根本不是行星体,而可能只是太空尘埃。
这个系外行星曾经被描述为质量大的年轻行星,质量是木星的三倍,最初是由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到的,最终被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命名为Fomalhaut b。这是对系外行星进行成像的第一次。
据说Fomalhaut b绕着Fomalhaut旋转,Fomalhaut是一颗距离我们约25光年的恒星。
现在,根据这项研究的一份声明,数据告诉NASA的是,这颗“行星”很可能是“来自两个冰冷物体的非常细小的尘埃粒子的膨胀云团,彼此粉碎。”
据科学家称,这种碰撞非常罕见。实际上,Fomalhaut系统可能仅每200,000年经历一次这些事件。
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亚利桑那大学的安德拉斯·加斯帕尔(Andras Gaspar)在一份声明中说:“这些碰撞极为罕见,因此我们实际上看到了很多。”“我们相信我们在正确的时间在正确的位置见证了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生如此罕见的事件。
“我们的研究分析了Fomalhaut上所有可用的哈勃档案数据,揭示了几个特征,这些特征共同描绘出行星大小的物体可能根本就不存在。”
当天文学家兴奋地报道Fomalhaut b的发现时,它是哈勃有史以来在可见光中首次发现的系外行星之一。行星看起来像是一个亮点,在天空中快速移动,但是仅仅十年之后,这个点就消失了。
这项研究的合著者,亚利桑那大学管家天文台的乔治·里克在一份声明中说:“ Fomalhaut系统是我们关于系外行星和恒星系统如何进化的所有观点的最终测试实验室。”
“我们确实有其他系统发生此类碰撞的证据,但是在我们的太阳系中没有观察到这种程度的碰撞。这是行星相互毁灭的蓝图。”
作者:Ethen Kim Lie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