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标准体温是怎么来的?

一般情况下,我们量体温的时候,通常是因为感冒、感染引起发烧或是期待怀孕的夫妻。而现今医学的发烧标准按照所使用温度计、量测部位的不同也有所差异,发烧标准由低到高分别是腋温37摄氏度、额温与口温都是37.5摄氏度、耳温与肛温都是38摄氏度。

生病发烧其实是人体的本能反应,体温升高有助于提升免疫系统作用,营造对病菌不利的环境,也发送警告提醒人们注意身体情况。许多人太过紧张还没有弄清楚发烧原因就先自行吃退烧药,反而妨碍医生诊断对身体没有帮助。体温也是反应身体免疫状况的参考指标,如果体温经常不到摄氏36度,表示身体的免疫功能比较差,也可能有其他代谢方面、自律神经的毛病,需要注意。

标准体温真的标准吗?

想要定出几度才算发烧需要先有人体标准体温,从小我们都学过人体标准体温是37摄氏度,却很少想过标准体温是从何而来。公元1851年德国医师温德利希 (Carl Reinhold August Wunderlich) 调查居住在同一城市的二万五千名市民的体温,由此设定人体标准体温为摄氏37度。

然而最近一份研究测量英国三万五千人的体温,总计二十五万笔量测记录发现平均体温不是摄氏37度,而是下降0.4度来到摄氏36.6度。让人不禁纳闷到底人体标准体温是摄氏36.6度还是37度?会不会只是测量工具、科技不同所造成的误差?

分析人类历史体温找出问题的答案

美国斯坦福大学 (Stanford University) 医学院研究团队假设所观察到十九世纪中大约170年以前与现今人们体温差异真实存在,而体温随着时间变化为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健康状况与平均寿命变化提供重要生理线索。

为了了解人体温度的历史趋势,研究团队想尽办法搜集这170年间各个时期的历史体温量测资料,最后找到三组不同年代的体温资料进行数据分析。

第一组是大约160年前到80年前,公元1860-1940年间美国南北战争时期陆军退伍军人的体温量测资料,约有二万四千人。第二组是大约50年前到45年前,公元1971-1975年间美国全国健康与营养体检调查的体温量测资料,约有一万五千人。第三组是接近15年前到5年前,公元2007-2017年斯坦福大学转化研究综合资料库的体温量测资料,约有十五万人。他们总共取得67.7万笔体温量测资料,经过统整成为人体平均体温随时间变化的模型。

如今的标准体温比较低

研究团队分析体温资料发现,现今男性平均体温比十九世纪初降低摄氏0.59度,而女性平均体温比十九世纪末降低摄氏0.32度,人体体温平均每十年会降低摄氏0.03度。

想要探讨体温变化的意义需要了解人体大多数的生化、生理反应对于体温变化非常敏感,温度每上升摄氏十度,酵素作用的反应速率增加两到三倍,另外身体活动肌肉收缩的强度、速度也受到温度影响,即使体温只有改变几度也会对动物跑、跳、飞行能力造成很大差异。内温动物的体温调节会让身体细胞功能维持最有效率的环境。

为了确认所观察到人体平均体温随时间降低是否来自量测工具与科技的进步,必竟光是1917年到2017年这一百年间科技日新月异超乎想像。研究团队进一步仔细检视三组资料内部的体温差异,假定在每一组历史时期当中医师使用相同的体温计。结果显示每组历史体温资料内部也与整合全部三组资料体温的改变一致,人体平均体温随著时间下降。

人体体温和社会大众所想的不一样,我们从小被教导人体正常体温是摄氏37度的说法并不正确。我们以为人类都是一个样,几千年来都没变,事实上人类生理上巳经与过去有所不同,我们居住的环境发生改变。现代生活到处都有电扇、冷暖气机让住家室内环境温度变化减少,人体不需要消耗许多能量来维持体温。

另外人们接触到的微生物、吃的食物也和过去大不相同。过去人们因为健康、环境卫生不佳,接触病菌的机会非常高,身体对抗病菌的发炎反应产生各种蛋白质、细胞激素 (cytokines) 都会使代谢增加而让体温上升。

这些改变让代表人体使用多少能量的平均代谢率 (metabolic rate) 随时间下降,于是体温随时间下降。由于性别、时间、年龄都会影响体温高低,加上人体体温下降幅度不大,目前不需要修改现行的成人体温标准。

参考资料:

Myroslava Protsiv, Catherine Ley, Joanna Lankester et al. Decreasing human body temperature in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eLife.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