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冥王星会被降级?它到底做错了什么?

太阳系

我们所在太阳系其实算是宇宙中不算很常见的一个恒星系,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是因为宇宙大概有70%以上的恒星系都是双星系统,甚至是三星系统。意思是说,这恒星系中有至少2个恒星,甚至是3个恒星。比如,距离我们最近的比邻星系,实际上就有3颗恒星,不过它不是三星系统,而是一个双星系统和一个恒星组合成一个恒星系。

因此,太阳系中,绝大部分的天体都是绕着太阳在转的。但是同样是绕着太阳转,其实也有很多区别。

我们会发现,天文学界对于天体的分类其实听起来稍微有点繁琐,各种字母和数字。但实际上分类本身就是体现了人类对于天体。而在天文学界其实引发过一场大革命,这就是由冥王星的分类引发的。

我们知道,以前太阳系其实是九大行星的,而如今只剩下了八大行星,这个被踢出局的其实就是冥王星。

冥王星被踢出局其实就和小行星带有关,这件事其实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想要成为一颗行星,要么把小行星带的天体全吃了,要么就不要出现在小行星带上。那具体是咋回事呢?

行星的定义

要了解这个事,我们就得先来了解一下太阳系的组成情况。太阳是太阳系的主宰,太阳向外,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再然后是太阳系最大的行星木星,紧接着是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以上说的其实都是比较大的天体,除了太阳和八大行星,实际上,太阳系中还有小行星带,比如,火星和木星之间就有一个小行星带。

这些小行星其实对于太阳系内的四颗行星的威胁巨大,它们很容易因为引力不平衡,导致它们会往太阳系内侧运动。不过好在有木星,木星质量巨大,他的引力会牵引着这些小行星,不让它们进入到太阳系的内侧,充当了守门员的作用。

不过,木星偶尔也会失手,上一次失手的时候,就是6500万年前,小行星撞地球,直接导致了恐龙灭绝。(当然,你也可以说是恐龙演化成了鸟类。)

在这个小行星带上其实就没有行星的存在。除了这个小行星带,太阳系中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小行星带,这个小行星带叫做柯伊伯带。他在海王星的外围,冥王星就在这里。

那冥王星为什么会被降级呢?

这里就涉及到对于行星的定义。科学家是这么给出定义的,首先,行星必须满足围绕着太阳转的要求,这就把行星和卫星的概念区分开来。

其次,一个天体只要在自身引力作用下形成一个类球体,才有资格被称为行星。这一条其实是区别行星和小行星的。要知道,许多小行星其实都不是类球体。

冥王星为什么不属于行星

我们会发现,其实冥王星是符合这两条的。不过,除了冥王星,太阳系中还存在着许多符合这两条的天体,有的质量和体积还和冥王星很接近。所以,如果冥王星都能算得上是行星,那这些行星无疑也都要加入到行星的大家庭中了。所以,其实还有最有一个条件。

最后一点就是,天体要足够的大,这个“大”的标准就是能够通过自身的引力,把轨道上的小行星都清理干净。冥王星以及上图中的天体其实都不符合这一条,也就是说,它们并没有能力把自身轨道上的小行星清理干净,比如:冥王星的一部分轨道就在柯伊伯带上。

冥王星和这些天体其实被统称为矮行星,是介于行星和小行星之间的,相比起小行星,它们不同的点在于可以通过自身引力形成一个类球体的形状。

行星和小行星带

所以,小行星带上是不可能出现行星的,如果小行星带上出现了行星,那么这颗行星就得把小行星带上的小行星都吃掉,那小行星带也就不存在了。因此,其实行星和小行星带某种程度上是互斥的概念,两者不可能同时出现。

但这里其实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天文学的分类标准还是参照于现在的标准来执行。因此,我们会发现,行星和小行星带的互斥,实际上是科学家人为的划分。而这个分类是基于目前的认知,如果认知发生改变了,那么这个划分的方式也就有可能会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