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该如何教自己孩子学会防疫?

新冠病毒疫情爆发至今,世界各国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而每当听到资讯里播报的数据不断增加,也难免心生焦虑。很多父母为了保护孩子不受危害,除了让自己每天追更资讯外,还需要叮嘱孩子勤洗手,戴口罩。

不过在很多时候,这样的不断叮嘱也成了孩子眼中的唠叨,增加了亲自冲突,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更好呢?

其实防止疾病传播的原则很简单,比如给水果依照大小分级装箱,尽量区分并隔开干净与有染污的物品、有症状与没症状的人,只是具体措施需要依据场所与对象做一些细节的调整。而对于儿童的防疫措施,原则如下:

一、维持手部的干净卫生

在手摸完脏的地方后,就必须要洗手。如玩玩具、翻阅书籍、摸扶手门把、使用电脑手机、上厕所、打扫卫生等,要碰相对干净的食物、身体或寝具之前,家长最好是以身作则,全家一起操作,提升洗手的自愿程度和动作确实度,出门在外能湿洗手就湿洗手,设备有限才用干洗手代替,但搓揉时间一样要满20秒。

从户外回家或放学后,先将全套衣物换下并洗手,再接触家中的环境。对于爱用手口探索环境的幼儿,则要把环境清洁视为重点,减少家中不必要的物品堆放;常接触的地面、桌面、墙面用稀释漂白水擦拭;筛选玩具种类,以可肥皂水洗、可烘干日晒、或可耐酒精及漂白水消毒的材质为主;另外,对头发较长的孩子,可考虑适度修剪或束起,降低头发接触物品或不自觉碰脸的机会。

二、维持呼吸道的卫生

飞沫会通过喷嚏、咳嗽、说话等动作产生,飞行范围约一米内,在空气不流通的密闭环境可能会停留更久,因此,居家和学校环境应保持通风,避免到室内拥挤的场合,例如到亲子馆、地下室、出席喜宴、逛拥挤的大卖场等,无法避免时也要全程正确配戴口罩。提醒孩子与同学、玩伴保持安全距离,特别是对方有症状时;如果是家人出现症状,则要保持距离,考虑分桌吃饭、分房作息、分床睡觉,同时避免亲吻、拥抱,小心处理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勤做卫浴空间的清洁消毒。

此外,平时就患有过敏性鼻炎或气喘的孩子,疫情期间更要将过敏症状控制好,一来提升呼吸道免疫力,避免症状快速进展,二来可避免与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混淆,影响诊断。

以上防疫措施,如果只靠家长每天叮嘱,实属劳神,如果能促进孩子对疾病的认知,鼓励他们对自己的健康负起责任,不但可以改变他们的行为,也能赋予孩子主导权和被信任的感觉,因此,在这里再分享几个与孩子讨论疫情的原则:

一、用适合年龄的语言讨论

家长可以试着将自己了解到的资讯,转化成适合孩子理解程度的语言,引导孩子认识与疫情相关的基本事实,举例来说,学龄前的儿童可以用说故事方式介绍:“地球正被冠状星球来的病毒军团进攻,它们搭着鼻涕口水飞船,直接飞进小朋友的鼻子和嘴巴里,所以要用口罩当防护罩,把病毒挡在外面;还有病毒也会黏在你的手上,如果没洗手就揉眼睛、挖鼻孔或吃手,一样会被病毒入侵喔”。

较大一点的孩子对身体运作已有基本认知,可以将新冠病毒症状与他们的生病经验作联系,加强切身感,例如:“病毒喜欢攻击肺部,让我们发烧、喉咙痛、咳嗽,像你之前重感冒那样全身不舒服,还有一部分的病人会呼吸困难,像是跑马拉松很累很喘又不能停下来”。

二、针对孩子特质提供应对方法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特质,面对疫情的反应也可能南辕北辙,家长可基于对孩子的了解,建议适性的活动与应对措施。对于乐天派,强调疾病的杀伤力、持续肆虐的后果,把注意力转移到落实防疫的措施上;对于敏感纤细的小担忧,强调防疫的效果,例如这么认真洗手病毒一定不敢欺负你,介绍并肩作战的伙伴,除了爸爸妈妈,还有科学家、老师、医生、检疫人员等,好多人一起努力保护你。

对于喜欢窝在家中的孩子,强调户外活动既能保持社交距离,又能强健身心提升免疫力;对于喜欢主导的小老师,就任命为家中的卫生部长,请孩子带领家人洗手戴口罩、维护居家环境整洁。

三、利用实际场景进行机会教育

家长可结合时事与孩子的兴趣,用创意研发新型态的亲子活动,例如回顾流行地区逐渐蔓延的过程,与孩子一起探索各国家的地理位置,以及不同地区对疾病的态度;编撰传染病穿越剧,想像同样的病毒在数十年前,是否仍能如此快速席卷全球;接受社群网站的洗手挑战,将老生常谈拍成幽默吸睛的趣味影片;发挥键盘侦探的精神,从大量疫情资讯中去芜存菁,锻炼资讯获取、整合及查证的能力;进行角色扮演,想像自己是居家检疫的对象,带孩子思考维持基本生活需要哪些物资、失去行动自由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群体利益与个人自由的界限在哪、是否愿意对配合隔离检疫的人抱持感谢等。

疫情的肆虐不管身份、也不论年龄,因此在对抗病毒的战役中,大人和孩子的角色同样重要,落实个人的防疫措施,不单是保护了自己,也为自己最爱的家人建构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