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镇冰:罕见的三朝海军名将,武昌起义成功的关键人物
1859年3月30日,萨镇冰出生于福建福州,色目人。他祖上曾跟随忽必烈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后赐“萨”姓,定居福州。萨氏家族是福州八大家族之一,人才辈出。
1869年(10岁),因萨家与主福建船政的沈葆桢交好,萨镇冰进入福州船政学堂二期,学习天文和驾驶。同期的同学有邓世昌。1872年(13岁),萨镇冰以第一名的成绩从船政学堂毕业,被安排到“扬武”练船实习。四年后,萨镇冰被派往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成为福建船政局的第一批留学生。
1880年(21岁),萨镇冰回国,被分配到福建水师。不久,他调任天津水师学堂,担任教习。1884年(25岁),中法战争期间,法国海军发动了马尾海战,福建水师几乎全军覆没。萨镇冰深受刺激,强烈要求离开教习岗位,登舰备战。
(青年萨镇冰)
1886年(27岁),萨镇冰担任“威远”舰的管带,后调任“康济”舰管带。
1894年(35岁),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5艘军舰被击沉,舰队躲进威海卫,失去了黄海的制海权。日军趁胜追击,海陆两军围攻威海卫。
在威海卫之战中,萨镇冰奉命守卫日岛炮台,拼尽全力苦战10天,直至被召回刘公岛。随后威海卫失守,2月11日,丁汝昌自杀身亡。萨镇冰负责将海战中阵亡的将士尸体捞起,予以安葬。经此一战,北洋水师宣布投降,全军覆没。
(“康济”舰)
战后,萨镇冰回到福州。半年后,在张之洞的邀请下,萨镇冰出任吴淞炮台总台官。
1898年(39岁),清政府购置了“海天”、“海圻”等舰船,重建海军,萨镇冰出任“海圻”号管带。经历前两次海军的失败,萨镇冰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他创建了烟台海校,培养了大批海军人才。
1909年(50岁),萨镇冰被任命为海军提督,统领海军。他合并南北洋水师,统一官制、旗式、军服、号令,建立统一的指挥系统,重建了一支颇为强大的新海军。
(“海圻”舰官兵,后排中为萨镇冰)
1911(52岁),武昌起义爆发,萨镇冰奉命率海军舰队抵达武汉,炮轰起义军。但他很快发现大势所趋,不少海军将士也想要起义,于是他称病离开舰队,前往上海。在萨镇冰走后,海军宣布起义,成为保护起义军的海上屏障,使湖北军政府转危为安,促成了辛亥革命的成功。
中华民国成立后,萨镇冰长期任民国海军部长。在北洋军阀的混战中,萨镇冰认为海军的职责是守卫中国海域,从不参战。
1922年(63岁),萨镇冰回到家乡,任福建省长。1926年,国民革命军攻占福建,萨镇冰卸任告老还乡。此后,萨镇冰专心从事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建造收容所,收留受战争影响的孩童,修建医院,救治难民等等。百姓尊称萨镇冰为“萨菩萨”,为其建造“萨公长寿亭”。
(萨镇冰骑马照)
1933年(74),十九路军在福建发动兵变,建立反蒋政府,推选萨镇冰为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席。两个月后,兵变被蒋介石镇压。1937年(78岁),抗日战争爆发,萨镇冰四处宣传抗日,积极筹集捐款。
1949年(90岁),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前,李宗仁曾亲自邀请萨镇冰一同赴台。萨镇冰严词拒绝,并发文拥护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90岁高龄的萨镇冰,出任政协委员、军委会委员。
1951年(92岁),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攻入汉城,萨镇冰回想起甲午战争的失败,作诗一首:“五十七载犹如梦,举国沦亡缘汉城,龙游浅水勿自弃,终有扬眉吐气天。”
1952年4月10日,萨镇冰于福州病逝,享年94岁。福建政府为这位三朝海军名将举行公祭,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也发来唁电。
(萨镇冰墓)
(万象历史·人物传记写作营的第642篇作品,营员“慕和”的第41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