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计划3个月结束一战,为什么打了4年消耗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其残酷的“堑壕战”,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交战双方谁都无法突破对方防线,进攻一方往往是无功而返,阵地前沿遍布着双方士兵的尸体。泥泞、恶臭、疾病,将战场变成令人恐惧和窒息的“人间地狱”。

更绝望的是,战争一打就是4年,交战各国损失巨大、苦不堪言,尤其是德国,原本计划3个月结束的进攻,却在距离巴黎只有24公里的地方,变成了一场遥遥无期的消耗战、阵地战。然而,真正促使德军投降的却不是在陆地,而是海上。

武器升级换代,德军施里芬计划,折戟马恩河。

“萨拉热窝事件”后,德军实施“施里芬计划”,向法国进攻。战役之初,德军行动迅速,短短一个月就推进到距巴黎,只有24公里的马恩河地区。但随着而来的后勤补给困难,已是强弩之末,以及指挥上出现的混乱,造成攻势锐减。

更让时任德军总参谋长的小毛奇担心的是,自在洛林地区俘虏2万法军后,在以后的作战中,抓获的俘虏很少,难道是对手有意识的主动撤退、诱敌深入吗?还没有等他多想,法军的反攻就开始了,德军被迫撤退。至此,“施里芬计划”失败。

让人们疑惑不解的是,战斗素养极高的德军,为什么始终不能突破法军防线?答案很简单,武器技术的升级改变了战争形态。首先,马克沁机枪让所有的进攻,变成了一场屠杀。在火炮、铁丝网、地雷的配合下,机枪成为步兵的梦魇。

其每分钟600发子弹的射速,让任何一方的进攻成为徒劳。索姆河战役中,在长达一个星期的炮火准备,以及坦克的掩护下,6.6万英、法联军当天就伤亡6万人,损失比达91%,却只占领120亩的土地,还不够掩埋阵亡的士兵。

其次,坦克、飞机、潜艇在战场上的首次亮相,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战争的认知,尽管这些新兴的武器,对战争的影响有限,但其所表现出来的震慑力,还是让交战双方无所适从、惊慌失措。任何高昂的士气,在武器技术面前都显得格外乏力。

更残忍的是,双方都使用了毒气。这让本就艰难的堑壕战,又增加了一层恐怖的阴影。德军在首次使用毒气后也只不过推进了3公里,而英、法两军如法炮制,一时间前线的士兵们“谈毒色变”。 现代战争的残酷就在这里,它和勇气无关。

德国不仅仅在陆地上失败,海上更无还手之力。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皇威廉二世为了压制英国,愚蠢地与其展开海军军备竞赛,以制造当时最先进的“无畏级”战列舰为主。尽管德国海军的实力在全世界的排名,一跃成为第二,但与排名第一的英国仍有不小的差距。

令人吃惊的是,在整个一战期间,德国海军并没有什么大的作为,这是为什么呢?一是,作为一个四面环海的英国,不需要维持强大的陆军,更在意海军的发展。在这场竞赛中,英国宣布德军造一艘,他们就造两艘,始终保持绝对的优势。

二是,德国海军具有“先天性”不利的地理条件。尽管德国的海岸线不算短,但大都在北方,其狭窄的出海口,很容易让英国海军全面封锁。也就是说,德国根本不适合发展大海军。这也是战争爆发后,德国海军始终不敢“造次”的原因。

更何况,由于德国的咄咄逼人,英、法两国早已签订了《英法海军协议》,将地中海的利益交由法国保护,大量的战舰调回本土。再加上法国海军的加入,战争期间,德国海军除了潜艇外,大都只能在自己的海岸边游弋,出海口均被英国封锁。

德国海军自然不甘心,也曾试图冲破英军封堵,扭转被动局面,这就引发了著名的“日德兰海战”。1916年,德军99艘战舰与英军的151艘战舰,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海战,德军凭借先进技术以损失6艘的代价,击沉英军14艘战舰。

但令人遗憾的是,一次海战的胜利并没有改变战局。德军依然没能打破英国的海上封锁,只能困在港内毫无作用。正如美国《纽约时报》所评论的那样:“德国舰队攻击了它的牢狱看守,但是仍然被关在牢中”,英国海军依旧保持对德国的封锁。

不过,冲破英军封锁的是德国的潜艇,并取得了不小的战绩。但由于技术限制,航速很慢,而且都是单艇攻击,没有形成战术上的优势,很快就被英军遏制。由此可见,威廉二世大力发展海军,既没有形成战略优势,又劳民伤财,拖垮了德国。

如果俾斯麦在,还会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吗?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