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联储将利率降到零,为了救市,无奈只能使出公开市场操作的十八般武艺。这恰恰说明美联储的正常的调节工具(利率)失灵。
反观中国目前利率还比较高,似乎还有很大的调节空间。但其实,中国的货币政策,也被内外、左右掣肘,难以动弹。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与中国都实施宽松货币政策,但之后的结果却是美国去了杠杆,中国加了杠杆。
2008年金融危机源于美国次贷危机。震中心在美国,美国金融部门、企业以及家庭经历了暴风骤雨般的去杠杆。企业杠杆率短时间内下降了10个点左右,居民杠杆率从危机前的接近100%快速下降到70%左右。
危机爆发后,金融防火墙被击穿,加上衍生品被清理,金融部门的杠杆率下降速度惊人。以摩根斯坦利为例,金融危机之前,摩根斯坦利杠杆率达到33.4倍(2007年);危机后,杠杆骤降至12.96倍,之后进一步下降至2018年的10.88倍。
经济危机导致信用坍塌、企业及家庭破产,这是一种极端的去杠杆的方式。
美国救市侧重于宽货币,主要是美联储下调利率,实施量化宽松,商业银行的信贷货币扩张幅度比中国更小。从2008年到2020年,美国M1增长了2.5倍左右,M2增长2倍左右。
量化宽松主要是购买国债和抵押支持债券,所以,美国宽货币加的杠杆主要在政府身上。危机爆发后,美国政府的杠杆率从不到60%近乎直线飙升到95%。
中国救市侧重于宽信贷,商业银行大量发放信贷,影子银行兴起,广义货币大规模增加,政府、企业、家庭的杠杆率全面上升。从2008年到2020年,中国M2增长了4倍有余(中国M2与美国M2的内涵有差异)。
所以,金融危机后,虽然中美两国都实施宽松政策救市,但是杠杆率走向完全不同,两国的金融周期再次背离。只是这次中国走上了金融周期的顶部。
美国的杠杆率一直有升有降,金融周期保持弹性;自金融危机后,中国金融周期向上就再也没下来过。
实际上,中国在2015年开始去杠杆,试图通过去杠杆,逃离金融周期顶部,避免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但是,杠杆率一直降下不来。
这是为什么?
去杠杆,分两种:一种是自然去杠杆,一种是人为去杠杆。
自然去杠杆,是市场自然选择的行为。企业、个人因利率上涨,或营收下降,选择减少借贷,或提前还款等。
但是,市场有风险,不是所有的企业及个人都能够做好风控,一旦营收或利率预期出现偏差,负债可能失控,出现债务危机。如果群体性误判,还可能出现经济危机,陷入债务危机的企业可能破产,金融项目可能暴雷无法兑付。
经济危机,也是一种自然去杠杆的方法,只是手段简单粗暴。
日本1990年泡沫危机、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都是通过市场自然出清的方式去杠杆。所以,我们看到,美国的杠杆率有涨有跌,金融周期始终保持着灵活运动。
这是市场作用的结果。
人为去杠杆,是政府主动去杠杆,以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通常的做法是,提高利率,紧缩银根,减少企业贷款。
但是,人为去杠杆的难度其实很大,搞不好会适得其反。杠杆率由两个因素决定,一个是负债,一个是营收。如果利率提升太快、太突然,可能导致企业利息成本快速增加,导致负债率不降反升。
同时,负债率上升可能抑制市场扩张,银行下调授信,企业营收进一步下降,如此杠杆率更高。最糟糕的是陷入债务螺旋,杠杆越去越高。
在2018年,在去杠杆、紧信贷的作用下,一些企业的负债率增加,甚至陷入债务困境。从2016年开始去杠杆到2018年,政府和居民部门杠杆依然高位运行,企业部门杠杆率下降了9个百分点左右,但私人企业的杠杆率却在上升。
这种情况下,政府可能放宽信贷,给企业提供贷款。如此,负债率会一直居高不下,杠杆率自然降不下来。这就是上面讲到的长期去杠杆与短期强刺激产生的矛盾。
所以,杠杆率涨跌及金融周期活动,本身是市场作用的结果。中国的杠杆率居高不下,与利率非市场化直接相关。
中国利率是官方定价的,长期维持着较高的水平。加上国有银行属性,私人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客观上增加了负债水平。
同时,中国利率的价格调节机制无法发挥作用,企业只能依据利率政策行事。但政策的不确定性容易打破企业家的预期,导致经营失败或负债率突然增加。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尽管美联储大幅度降低利率,美国商业银行考虑到风险,也紧缩银根,不愿意给企业放贷。这就出现了“流动性陷阱”。
其实,“流动性陷阱”并不是市场失灵,反而是市场显灵,商业银行按照市场规则规避风险。
不过,打破市场规则的恰恰是美联储。美联储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以及这次股灾中,跳过商业银行,直接给企业、家庭提供贷款。
由于央行是货币的根本供给方,美联储数次大幅度下调利率,大规模量化宽松,严重干扰了利率市场的正常运行。近十多年,美联储只能长期维持低利率水平,如今利率直接到零。美国的利率,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价格调节能力。
根本上来说,美国的货币问题与中国类似,货币市场规则被干预,价格调节机制失灵。
不同的是,美国资本市场发达,股权融资是企业主要融资方式。美国调整利率,政府、家庭、企业及金融部门的杠杆率呈现分化。
2015年美联储加息,美国家庭、商业银行、投资银行杠杆率基本没增加。企业杠杆率逐渐增加,资管机构杠杆率和政府杠杆率快速增加。所以,这次股灾,首当其冲的是资管,其次是国债和企业债。
文 | 智本社
智本社 |一个听硬课、读硬书、看硬文的硬核学习社。微信搜索「智本社」(ID:zhibenshe0-1),学习更多深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