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百年前的成都生活
100年前的成都,在中国城市中是非常特殊的。由于在内陆地区,租界,这一1840年以来外敌入侵所造成的屈辱的象征,并没有出现在成都。但是,成都又不像别的内陆城市那样封闭,1910年成立的华西协合大学,是最早的教会大学之一,后来演变成了华西医大。1900年前后,有一些外国人相继来到成都,开始打量这个城市。
1917年的中國,发生了很多事。最重要的是在北京的新文化运动,陈独秀与胡适等以《新青年》为阵地,向传统开炮,他们呼吁一种新的、革命的文化。百年过去,中国仍然是在向现代化的道路上迈进,但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回头审视,从传统中汲取力量。
1917年,一个叫吕西安·博达尔的3岁法国男孩,被父母带到了成都。他在成都度过了无忧无虑的7年时光,直到10岁才随母亲回到巴黎。这个孩子一直把成都当作故乡。1973年,快60岁的吕西安·博达尔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他写的《领事先生》《领事儿子》和《安娜·玛丽》被称为“领事三部曲”,在1981年获得了法国文学的最高奖龚古尔文学奖。
博达尔写的就是他在成都的生活,童年的记忆,随着时间流逝变得更加清晰。他必须讲述出来才能安心。到2017年,他的“领事系列”终于被翻译成中文,成都人可以读他笔下的成都,此时距离博达尔第一次看成都,已经过去了百年。
100年前的成都,在中国城市中是非常特殊的。由于在内陆地区,租界,这一1840年以来外敌入侵所造成的屈辱的象征,并没有出现在成都。但是,成都又不像别的内陆城市那样封闭,1910年成立的华西协合大学,是最早的教会大学之一,后来演变成了华西医大。1900年前后,有一些外国人相继来到成都,开始打量这个城市。
这种接触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更自然、也更原生态。比如,有的外国女性以普通人的视角来观察成都,发现成都是“中国最好的城市之一”,因为街道特别干净。这就是普通人的视角。要知道,当时中国的城市在整体上很落后,与同期更发达的西方城市相比,卫生状况也极为堪忧。
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为成都带来了新的活力。1917年的华西坝,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工地,那里有好几栋楼房正在建设中。这些建筑,如今已经属于文保单位,但有的也仍然发挥着建筑本身的作用。在互联网上流行的“100年前的成都”系列照片,也反映了这座城市的风貌。美丽、安静,繁华、悠闲,这些城市特质在如今的成都也同样明显。
民国初期的成都,其实是特别有意思的话题。人们都知道成都的“保路运动”是辛亥革命的先声,保路英雄纪念碑还在现在的人民公园里。但是,1910年到1917年的成都,也在承受革命带来的“后果”:新的东西开始流行,但是也有一些混乱,比如军阀的混战在1917年就特别突出,让这个城市受到相当大的损失。
特别的地方在于,军阀斗争并没有彻底改变城市的底色,成都的茶馆还是照常营业,紧张和悠闲奇妙地混合在一起。茶馆、军阀与外国人,共同组成了一幅奇特而又生机勃勃的画面,在中国城市史中,这是不多见的场景。
这就构成了解读当时成都的三个维度:自身的文化传统(茶馆),中国现代化造成的新事物(军阀)以及外来力量(外国人)。三股力量之间,会有不同的交集,产生不同的故事,最终的平衡,决定了这个城市的走向。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城市,就会得到更丰富的讯息。
作者:张丰
来源:《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