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日本人,我们就会联想到这个民族的专注、认真,对细节的把握到了变态的地步。
与他们这种精神紧密的是他们偏执性格,比方说抗日剧中,他们动不动就切腹自杀,说什么“武士道”精神。
知道耻辱是好的,但凡事不能太过,曹操、刘备失败过多少次?都按他们这种性格,别说卷土重来,还活不活都是个问题。
不过,电视剧毕竟是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过加工的,日本人也不是遇见个小沟小坎儿就立马切腹。
在日本本国的大和剧中,切腹的桥段就很少。大部人在选择自杀时,更多选择互刺或是割脖子。
比如在《太平记》中,北条一族集体自杀之时,唯有一族之长北条高时与大反派长崎円喜选择了切腹,其他大部人都选择了互相捅刺。
那为何在别国人心目中,切腹成了日本人性格中的一种标签呢?
切腹的历史
咱们先说说切腹是怎么来的。
在平安时代有一名叫做藤原保辅的贵族,他因为作恶多端而被官府追捕,在走投无路之际突然用刀切开自己的肚子并将肠子丢了出来。
这哥们儿也是奇葩,谁也不想知道你吃了几碗凉粉。(脑补《让子弹飞》)
这种举动或许是告诉官兵,爷是个狠人,震慑住官兵,跟咱们中国的小混混在胡同里打架,某人往自己的大腿上来那么一刀,然后嚷嚷一句:“要不然你也扎自己一刀,不敢的话,一边凉快去。”
这么一来,藤原保辅的目的达到了吗?
官兵才不管这些,而且藤原刚刚扎了自己一刀,肯定战斗力不如从前,此时不抓什么时候抓?
所以官兵把他逮捕入狱,官府或许想,这厮敢把自己肠子拖出来,反正不怕死,也没有做任何救助措施,次日,藤原死于狱中。
这便是关于切腹最早的文字记载,藤原保辅也被称为日本切腹第一人。
虽然有藤原的引领,但切腹似乎并没有独领风骚,在军记物语中还记载了其他诸多自杀方式。
大概在战国后期,切腹才作为一种武士的名誉自杀,而被武家社会所接受。
不过非常讽刺的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并不是武士出身,而是暴发户丰臣秀吉。
在丰臣秀吉的马甲还是羽柴秀吉之时,曾与毛利军作战,以水攻战法逼迫高松城守将清水宗治开城投降。
清水宗治在开城投降之时,曾以在两军阵前切腹自杀为条件,换取秀吉饶恕城中将士的性命,而获得了秀吉的许可。
清水切腹的时候,还吟唱道:“浮世一生,今终越度,武士之名,永留高松之苔…”。
这种风骚的行为艺术不仅为清水宗治在身后吸粉无数,更让切腹一下子变得高大上起来,成为武士们所追捧的一种名誉自杀。
切腹的仪式
既然对于一个有雄心壮志的武士而言,自然的死亡很平庸,不够热诚,唯有切腹才是最高尚的行为,也是最动人的哀伤。
所以,武士在切腹之前要先剃须理发,沐浴更衣,穿着白色和服在装饰肃穆的寺庙中进行,搞出了一系列的仪式。
切腹自杀者穿着庄重服装,用来切腹的刀放在他正前方,刀可能用特别的布料垫著。
武士会作死亡的心理准备,例如写称为辞世之句的诗歌。
不过大多数情况下,武士连一文切的痛苦都无法忍受,更何况“堺市十一死侍”那种死法,所以在切完之后通常会马上自己抹脖子。
大河剧中的武士,通常都会选择这方式,比如《太平记》中的大反派长崎入道。
到了后来,出现介错人这一角色。在切腹者完成一文字切与十文字切之后,由介错人进行抱首,即挥刀向切腹者的脖子斩下,但不完全斩断,让头和脖子仍有一丝牵连。
由于这一刀要非常精确,介错人一般是剑术高手。切腹者会和介错人预先同意何时彻底完成斩首。
前面提到其实很多人根本忍受不了切腹的痛苦,所以作为替代他们大多会选择以扇子或木刀来代替切腹用的小刀,作为形式上的切腹,事实上是被介错人直接斩首而死,此即扇子切。
在有名的赤穗事件中,除了大石内藏助等少数上级武士之外,大多数人都选择了扇子切,不难看出无论是真切还是假切,介错人的作用都至关重要。
因此介错失败,往往会被视为不用心习武,而被视为武门之耻辱。所以大家都会尽可能选择剑术最好的人来担任介错者,实在找不到也会去别家找介错者。
如果找到一个水平不行的介错者,那么切腹者就倒霉了。
比如有名的日本文学家三岛由纪夫,就找了这么一个水货。
在三岛有模有样的拿起短刀往自己的腹部刺下,割出了一个很大的伤口时。
随他同来的两位介错人之一的森田必胜用名刀“关孙六”为三岛进行介错,但连砍数次都未能砍下他的头颅,三岛由纪夫难忍痛楚,试图咬舌自尽,第四次介错改由另一个介错人古贺浩靖执行,这才终于成功。
心疼三岛,死都不能痛快的死,那么痛苦。
切腹为何成为日本人的标配
切腹成了武士自尽的一种方式,但为何如今人们提到日本人就会想到切腹呢?
实话讲,切腹实在是太痛苦了,并非一般人能够忍受的。而大部分的武士,都是一般人。
连南北朝和战国时代那些成天刀口舔血,以拔头发来剃光头的狠人,都不大喜欢选择这种极其痛苦的自杀手段,更何况经过儒学熏陶已经高度文吏化的江户武士。
所以大部分人在切腹之际,纷纷选择扇子切之类比较易于操作的切腹办法,以便能少受一些痛苦。
当然,选择一文字、卍字切之类的狠人还是有的,所谓一文字,就是把刀捅入自己腹部后,划一个大大的“一”字,与此类似的还有二文字,十文字,最狠的是在腹部划一个佛教的卍字。
巧合的是,幕府末期洋人与日本发生冲突,切腹的全是这种狠人。
“明治维新”前期的日本和大清一样,都曾经“闭关锁国”,直到被西方列强强行打开国门。
这样的话,日本人与西方人就有了交流,但是不要忘了,摩擦也是交流的一部分,导致了“堺市十一死侍”事件。
日本武士杀了十一名法国士兵,法国联合了西方国家找日本的茬儿,其实就是想讹诈点钱财。
没想到明治政府在赔钱之外,还送了二十条人命。
这些人二话不说,直接切腹,掏出肠子扔给法国人,在第十二人准备切腹的时候。洋人哪里见过这种行为艺术,甚至连带队的法国舰长,这位刚刚参加过克里米亚战争的英雄,也被吓的面色惨白,一言不发的带领随行人员离开了弥漫着诡异和恐怖气息的处决现场,剩下八人的切腹也就不了了之。
由此,切腹这一本来只是一小部分狠人才能干的事,一下子就成为整个武士阶层的标签。
再加上新渡户稻造这个喝过洋墨水的公知满世界的打广告,这下全世界都知道日本人爱切腹。
各种影视作品的演绎,更是层出不穷,搞的日本人都以为自己爱切腹。于是就有了二战时期大批大批的军国主义分子切腹自杀的例子。
当然,不管怎么样,作为一种被武士社会普遍接受,非常具有仪式感的活动,该有的套路还是一样不能少的。
切腹的原因
关于日本武士为何会发展出切腹这样的特殊死亡形式,明治时代撰写《武士道》一书的大公知新渡户稻造认为,这是因为古代日本人信仰“腹部乃是人灵魂、情感寄托之处”。所以切开腹部是为了展示自己的灵魂,请世人来评判他的清浊。
还有人认为,由于腹部乃是神经密集之处,故切腹时会产生极大苦痛,让人感到生不如死,因此能勇敢、凛冽地完成切腹的仪式,是最能够凸显一位武士不惧痛苦,坚持贯彻武士道最有尊严死亡方式。
但是周作人先生曾一针见血的指出“武士的行为,无论在小说与戏剧里如何壮烈,如何华丽,总掩盖不住一个事实,武士是卖命的奴隶。”
作为封建主侍从身份的武士,要对自己的主人言听计从,保持忠诚,并无多少尊严可言。那些因切腹而死的武士,无论是自行切腹还是被赐“切腹”,也不过是对封建主的愚忠罢了。
1963年戛纳评委会特别大奖,由日本导演小林正树拍的电影《切腹》中的台词更毫不留情的说:“武士的尊严,只是装饰的门面”。
战后日本进行了一系列的民主改革,武士道遭到绝大多数日本人的唾弃。
然而,传统不是一下子就能消失的,尽管在现代日本社会,作为自杀手段的切腹几乎已经消失,但是在政府爆出丑闻时或者某人犯错时,日本人还是会经常提这个梗作为一种道歉的象征,跟我们中国人说:“有违此誓,天打雷劈”一样。
但放心,说说而已,根本没人会去切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