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马龙效应,是心理学家Rosenthal和Jacobson研究出来的现象。他们曾先对孩子们进行标准化认知测验后,将一批认知能力平均水准差不多的孩子交给老师带领学习。
但交给老师时,却告诉老师,这些孩子中有些孩子是认知能力明显优于其他孩子的。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重新对所有的孩子们进行认知测验,却发现被提前告知是优秀的孩子,表现明显比其他的孩子要好,且在年龄越小的班级,差异表现得就越大。表明他人对于孩子的预期表现,将影响他人对孩子所做出的努力及付出,也就是心理学中著名的“比马龙效应(Pygmalion Effect)”。
为什么对孩子的预期表现会造成影响孩子表现如此大的差异呢?心理学家认为,当人对孩子有了预期,人就会在自己的行为模式上出现自我调整,借此让自己的预期成为现实,形成了自我验证理论。
也因此,当老师被灌输了“他们是优等生”的思想后,自然便会对孩子有更多的引导或提供更多的资源以符合“优等生的需求”,进而导致“宣称的优等生”最后真的变成“优等生”的结果。而这样的效应,表明在儿童发展领域,无论是老师、监护者或是各专业,对于孩子的预期是有多重要。
因此,只要有好的预期,就一定会让普通学生变成优等生吗?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对孩子的预期是如何产生的。心理学家曾对于我们思考的模式进行探究,发现人并不是一种理性思考的生物,常会为了节省认知资源(脑力),而有着反射性的自动化思考模式。这些思考模式很有可能是在物尽天择后人类潜藏在基因里一代传一代的能力。当知道了这件事情,回头来看,老师是人,监护者也是人、所以总是无法如同机器一样始终用理性在面对孩子作分析应对,有时总难以脱离对孩子出现的自动化思考现成格式。对于监护者来说,对孩子预期的形成,常是由孩子行为表现及生活点滴积累而来。
在面对生活点滴,当预期孩子表现时,由心理学家Kahneman和Tuversky提出的自动化思考“可得性启发法(Availability Heuristic)”成为第一个影响预期判断的角色。该角色让人对于容易想到的事情高估其发生机率的状况,也因此容易快速的影响到我们对于孩子判断。生活中孩子最容易被监护人及老师挂在嘴边提醒或想到的,通常都是“他哪里做不好”、“他又打人/和人吵架”、“他今天又乱发脾气/大哭大闹”、“作业写不完”、“上课不专心”、“字写太丑”......等负面信息,也因此,我们常会高估孩子出现令人困扰情况的机率,并且为之提心吊胆。
而紧接着由Wason于1960提出的另一个自动化思考“确认偏差(confirmation bias)”角色,则扮演着让我们不断地搜集和孩子问题行为相关的证据进而重复强化我们对孩子的负面预期,因此好者恒好,坏者更坏,结合一开始的主角比马龙效应的作用,从正面变成负面结果,形成孩子不断出问题行为的恶性循环。
那么,我们该怎么调整对于孩子适当的预期表现呢?唯一最佳解答当然是“寻求专业讨论”。
不过,寻求专业,唯一最佳解答,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蔡伦造纸、蒙恬制笔,古代先贤给了我们工具,不用怀疑,拿起工具纪录就对了。每天记录孩子“好的表现”、“不佳的表现”、“刚好的表现”。
若你可以很快地写出好的表现多于不佳表现,那么请继续保持,并给予孩子多点信心,然后请随着时间一起见证奇迹,一起看到孩子的进步。但若发现“不佳的表现”竟然远多于“好的表现”或“刚好的表现”,那就代表在你脑袋里,你对于孩子的形象是负面的,应该要开始调整一下对孩子可能有的想法了(还记得吗,好者恒好,坏者更坏),绞尽脑汁想办法多写些孩子好的表现。
此外,额外的调整一下对孩子行为预期想法的小技巧,日本人曾有“言灵”一词,认为在言语中,有着一股不可轻视的力量,而心理学也有类似的框架效应(Framming Effect)一说,说明语言对于思考的影响。因此当你除了做记录外,还想要有更多调整自己对孩子预期的方式外,尝试调整自己说出口的话,从“强调负面”改成“强调正面(但不忽略负面)”的说法。如:“孩子今天又欺负别人了”换成“孩子早上都有控制自己,不让生气的恶魔控制他,只可惜下午有和人动手发生冲突”。渐渐的,你会发现你可以看到孩子更多不错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