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午门斩首”其实错了!历史上午门真正的作用是这个?

在古装影视作品中,经常会出现:推出午门斩首这样的台词,而午门也成为网上传言中处决死刑犯的场所。

提起午门,似乎总会有股血腥味儿,午门我们都知道,那是在紫禁城中轴线的开端,居中向阳未当子午,顾明午门。由当年明代永乐皇帝朱棣所建,形成了午门现有的五凤楼阙的独特格局。

作为紫禁城的第一道大门,也是紫禁城中最大的门厅场,连一国之尊的皇帝都不可能天天走,竟然被用来斩首,这能是真的吗?

想想也不可能的。皇家颜面帝国的象征,在这儿砍头血里呼啦的,能吉利吗?

明史和清史的午门

实际上,根据明史和清史记载,午门是皇帝颁布诏书和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在遇到国家重大战争大军凯旋时,皇帝也会在午门举行隆重的受福礼,康熙、雍正都曾登临午门举行受福礼仪式。这么一个重要的场所,怎么可能是砍头的刑场呢?

那好了,午门既然不做斩首之用,为什么在影视剧中常会听到:推出午门斩首,这样的话呢?以至于这么长时间,大家都被蒙了啊!这是因为明代,有一部分官员专门负责向皇帝纳谏,就是提建议。

大明呢,有些皇帝可没那么宽容啊,作为大臣,那可就惨了,推出午门廷杖,历史上倒是屡屡发生。廷杖就是用大棍子打屁股,是锦衣卫执掌刑罚的一种方式,本来呢,是起到训诫作用的,但下手重了,那也是相当惨烈啊!

午门如何廷杖

咱们现在就说说,午门前是如何廷杖的?行刑时被打的大臣要身着囚服,用绳索捆牢,有锦衣卫和太监扭送至午门,行刑处百名身穿飞鱼服的锦衣卫,手握大木棍等候命令。行刑开始:四人先过来用布把犯人兜住,左右两边大声喝道,搁棍,旁边一锦衣卫拿着棍棒,快步过来,将棒子搁在犯人的臀部。

这就准备开打了,他们按照司礼监太监的命令齐声大喝:打!行刑者先热身,啪啪啪打三下,再传令打多少打多少。最后喊一声:着实打,这就正式开打了!身旁还有百名军士啊,是高喊壮威,喊的声音越大,行刑者就会打得越用力,打完再把布兜抛起来,干嘛呢,就是让受刑大臣重重摔在地上,刚打的皮开肉绽,这猛的一下,不死也得残呐。

据秘闻记载,执行廷杖。其实还是有小九九的。行邢的锦衣卫,一般呢,都会偷瞄监督执法司礼监的脚。这是要通过脚的摆放来决定手里抡棍子的份量:如果两脚分开,意思是可以放条生路下手轻点儿,如果尖角朝里,完了,那意思就是往死里打!于是,每个锦衣卫都会心知肚明,齐声大喊,用心打,好吧。这可是要使出吃奶的力气哈,以至于每打五人就换一人。此时午门上空行刑者的吆喝声和声声沉闷的棒打声,还有被打者的呻吟声交织在一起,触目惊心呐。

通过刚才这段描述可以看出,我们行刑的廷杖,那真是惨无人道。想必每天文武百官经过此地上朝时,腿都会发抖吧。此等酷刑,在明朝的正德、嘉靖这两位活宝皇帝在位的时候用的特别频繁。谁让皇帝心头不舒服,皇帝就让谁的屁股不舒服。被打死的大臣有几百人。

大宦官刘瑾

历史上午门呢,也见证了这么一次大快人心的廷杖。你可能不知道,这次被打的呢,是敢造皇帝反的人,他就是当年权倾一时的大宦官刘瑾,他不但贪赃枉法,还经常假借皇帝名义残害忠良,罪行罄竹难书。

从史料中可知,在正德五年,当皇帝下令抄刘景家时,仅黄金就搜出了二百五十万两。被捉住时,刘瑾气焰,还十分嚣张,反说拿他的人都是自己同党,谁敢审他,他事后就让谁不好过。这让当时的锦衣卫不知该如何是好。幸好当时参与逮捕他的人中,有一个比当时皇帝还高两个辈分的驸马爷,只见驸马爷厉声道:我乃皇亲国戚与你毫无瓜葛,今日奉旨将你法办,来人拿下!锦衣卫这才拿下刘瑾扭送到午门。

当时,锦衣卫向皇帝请旨,问问打多少棍,可这边呢,还没等皇帝回话呢。众人齐声高喊:有旨仗责四十,五棍一换人,往死里打!啪啪啪,这打的真是解气呀。但刘瑾想不到的是,惨的还在后面,被打完之后,他又被凌迟处死了,这可真是天道好轮回啊!

总结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午门不是砍头的地方,那古代真正处决犯人的地方又在哪里呢?

去考证当年明初都城在南京,就是在三山街附近,远在午门,西南直线距离约四公里。朱棣迁都后,北京就是在菜市口儿,而这个菜市口巧了,也在午门西南方向直线距离也是约四公里。

反正都是个死嘛,这是闹市区呀,作用就是来示众警示周围的百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