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类不干预,森林大火能燃烧多久?会烧遍全球吗?

最近森林火灾频发,一方面是因为一些地区天气干燥,山上落叶、枯草等易燃物较多。另一方面临近清明节,我国的清明节传统会上山祭祖,用火时不规范或者违规用火容易出现危险;除此之外雷电也是森林大火的原因之一。

但是问题来了,在远古时期时,地球也会经历森林火灾,这些森林火灾究竟是怎么被扑灭的呢?

森林火灾如何被扑灭?

现在消防员在面对森林火灾时主要的防守措施,一方面消防员人工开辟一处隔离带,这样大火烧到隔离带时,就会因可燃物燃烧殆尽而熄灭。另一方面消防员会使用高压水枪,浇灭火源。

其实这些思路,就是和自然界学到的。

在远古没有人类时,一般森林火灾熄灭的方式有两种:

遇到大江大河的阻拦,或者是可燃烧物殆尽自然熄灭。

降雨导致森林火灾被扑灭。

目前来看,从地球诞生到现在,还没有任何一场大火能够燃烧到全球,之所以会如此,就是因为大火烧久了,一定会降水,具体原因和雨的形成有关。

雨是怎么形成的?

我们知道,水有三种形态:固态、液态、气态,当外界温度大于100摄氏度时,水会呈现出气态。

但在平日里,液态水也会通过蒸发变成气态水。之所以会蒸发,是因为空气中的氧分子有时会和水分子结合起来,把水分子的氧置换出来,但是置换之后的水分子结构像是一个气球状的物体,在斥力的作用下水分子会推开别的水分子,进入到空气中(具体过程非常复杂,我们只需要了解这么多就行了)。

根据平日的生活经验我们知道,温度越高,风速越快,空气与液态水的接触面积越大,水的蒸发速度就越快。

此时空气中的水分子就变得较多,我们想当然地以为空气中的水分子较多,就可以形成降雨。其实并不是。

由于水分子和水分子之间存在着斥力,所以它们不会主动凝结在一起,之所以它们会凝结成雨,离不开空气中的微小颗粒。

这些微小颗粒会充当凝结核,吸引周围的水分子汇聚在自己身上,当水分子凝结的足够多时,此时就形成了雨滴,并降落下来,这就是降雨的过程。

森林火灾之后为什么会有降雨?

之所以森林火灾之后会有降雨,实际上是因为森林火灾满足了形成雨的条件,首先植物体内以及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子,当森林火灾发生时,较高的温度可以促使该地区的水分子蒸发到大气层中。

再者,森林火灾燃烧过程中,会有大量灰尘释放到空气中,这些灰尘可以充当凝结核,凝聚周围的水分子。

但是,如果森林火灾规模足够大,在燃烧时,已经凝结的雨滴在降落过程中会被重新蒸发到上空,所以有些深林火灾在刚发生时不会发生降雨。

只有当火灾规模变小或者燃烧了非常久,超大量雨滴落入到地面,这些雨滴在降落的过程中即使会被蒸发一部分,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可以降落在地面,从而形成降雨,浇灭火灾。

比如:澳大利亚超大规模火灾爆发时,虽然大气层中有大量雨滴,但这些雨滴在降落的过程中又因为高温而重新蒸发成水蒸气,以至于人们期盼的大雨很久都没有降落。

除此之外,森林大火在燃烧时,不仅会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还会有各种硫化物,这也会导致在后期降雨中形成酸雨,破坏当地的环境。

也就是说,单纯依靠自然界调节的力量,该地区会损失惨重。

森林大火的预防

对于自然界来说,每一次森林大火燃烧之后,都可以改变当地的生物群格局,比如:像桉树这样喜火树木会趁机壮大,但其他不耐火生物可能会导致数量减少。当该森林的植物种类发生变化时,也会深深地的影响着当地的动物种群,比如:桉树增多时,考拉的数量可能会上升。

但是,对于人类而言,森林大火意味着毁灭,因为人类的村落、城市、农业用地等,可能就在森林的附近。

虽然目前我们有了专业并且不怕牺牲的消防员,以及先进的消防设施,但是在面对森林大火,并最好的方式是平日里预防。

平日里需要及时清理易燃物、枯草枯树等,村民或者游客等要做到上山不使用火种,这样一来可大大降低森林大火的发生率。

最后再强调一下:世界上90%以上火灾是由人为引发的。在中国,人为因素引发的森林火灾占98%以上。为了不要再有消防员们牺牲,请一定一定要谨慎用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