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眼部动作与你相关?

眯眼——近视眼的“助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只要留神观察,就会看到:一些人看东西,特别是视远物,往往要把眼眯起来看。在这些人当中,患近视眼的人占多数。因此,近视眼有个雅号——细眯眼。那么,为什么患近视眼的人要眯眼呢?

我们知道,患近视眼的人,一般其眼球的前后半径较长,大于24毫米以上。近视度数越高,前后半径越长。当看远物时,眼内所成的像并不在眼底上,而在眼中间,眼底上只是一个模糊的像圈,要看清物体,必须使物像刚好落在眼底上。于是,近视眼患者就把眼眯起来。眼一眯,由于眼球表面的泪液层大门——睑裂变小,以及虹吸作用,形成一个凹面。这样,犹如在眼前戴上一副无形的近视眼镜。当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通过这样一块“凹透镜”时,能产生散射作用;另一方面,当眯起眼时,眼内肌收缩能使眼内的凸透镜——晶体状改变屈光度数。这样,二者的共同作用使近视眼能较好地看清物体。

当然,这种眯眼的代偿作用只限于低度和中度深的近视眼,高度近视则无济于事。另外,近视眼患者并不是总靠眯眯眼就可以完全解决问题,而是要配戴一副适度的近视眼镜。

眨眼——不可缺的护眼动作

眨眼,是一种很重要的生理性保护动作。正常人1分钟眨眼10余次,每眨一次,就能把眼球表面的灰尘等细小异物和有害病菌冲刷掉,并以溶茵酶杀死病菌。眼球前部的黑珠由于没有血管,加之暴露体外,更需要眨眼来保护其一定的湿润度,供给部分营养以增强抵抗力。因此,眨眼就好像一次“大扫除”和“给养”,如果没有这种眨眼动作,5分钟后,眼球表面即会干燥而引起病变。

众所周知,眼泪是不间断地从泪腺中分泌出来的,为了使其分泌量不过剩,需要不断排泄出去。否则会流泪。排泄泪液也靠眨眼动作,眼睛一眨,由眼外肌的收缩,形成一种唧筒作用和推动作用,使眼球前部的泪液通过上下小泪点,到泪囊,再经鼻泪管,排入鼻腔。

眨眼次数过少和过多都是病态。过少,是由于某种神经麻痹所致,应该马上就医,否则就会引起不少的眼病。过多,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常见的如沙眼、倒毛、炎症等,一般只要及时就医,就可治好。3岁以内的婴幼儿眨眼过多,一般以下睑倒睫居多,因为此时的婴幼儿,脸蛋胖,肌肉松弛,下睑容易发生倒毛。通常,这种病无需特别治疗,父母可经常拉下婴幼儿的睑,或在其下穹窿处放点眼药膏即可,或用橡皮膏牵拉一下,随着年龄增长,大部分会自然纠正过来。少数儿童要长大些才需要考虑以手术等治疗。小儿的一种神经官能性习惯也会造成眨眼,但次数不会频繁。次数频繁的就是病态,应请眼科医师看看。

揉眼——有损于眼的动作

有不少人,当感到眼痒、异物感等不适时,经常用手去揉眼。揉眼是一种有害眼部健康的不良动作。在临床上,一种原来很容易治疗的眼病,由于病人不知护眼卫生,经常揉眼,结果产生严重并发症,甚至最终导致失明。

沙眼是一种常见眼病,因其常在眼睑的结膜上长出一种类似沙粒的滤泡和乳头,使人常有强烈的异物感。有人一感到难受,就使劲揉眼。结果:乳头和滤泡与角膜相摩擦,轻则造成角膜上皮损伤,严重者可因角膜损伤,继发感染而使视力减退。

在进行工农业生产时,操作人员常会有碎玻璃、小铁片等锐利的、硬的、脏的异物溅入眼内。在异物的刺激下,人们常会无意识地去揉眼。这种碎片如不去揉眼,一般取出再经治疗,后患不大。但是,如果使劲地揉,尖锐而硬的异物会刺伤眼组织,甚至刺入眼球内而需动手术;如果异物上带有毒性较强的细菌,诱发眼内炎,后果更不堪设想。

再如,当具有酸、碱性质的溶液溅入眼内,混合在泪液中,如果及时冲洗,然后就医,一般病情即可控制。但是,溅入后只要一揉眼,酸碱物质就会侵及眼组织,或渗入眼球内,引起各种严重的眼病,造成各种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