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从来没见过闰正月?

现在还活着的人,大概都没有机会见到闰正月。因为,上一次闰正月发生在1640年,而下一次将发生在2262年,期间相隔622年。

闰正月如此稀少与农历中置闰的方式有关,而这又要从历法中为何有闰说起。

历法,根据所依照的主要天体不同,一般被分成太阳历、太阴历和阴阳合历。

太阳历根据太阳在天球的运动确定回归年,进而推算出各个月份。回归年来自于地球公转和自传倾角的共同作用,因而非常稳定,理论上讲同一个月份所在的季节永远相同,确定农耕的时令非常方便。

可惜地球公转并没有义务配合地球自转,成为它的整数倍。回归年的长度实际上是365.24217天,这就有了回归年和历年的冲突。

比如古埃及人观测天狼星的运动确定回归年,规定每年都是365天。于是他们的新年一直在缓慢平移,以1460年为一个周期,天狼星又能在新年的开始时刚好偕日升(heliacal rising),这被他们称为万物复原(apokatastasis)。

然后继续循环。

为了解决这种季节在日期中漂移的问题,置闰就出现了。公元前46年,尤利乌斯·凯撒在希腊天文学家的帮助下,重整罗马混乱的历法,颁布了儒略历。

其中规定,平年有365天,连续三个平年跟着一个366天的闰年。这相当于规定一个回归年是365.25天,大致可以解决问题。

不过这依然与真实的回归年有0.00783天的误差,因而每128年就会滑移一整天。一直到1582年格里历才对儒略历做出调整,一口气吃掉10天,并把累计出一日误差的时限延长到3300年。这也就是现在公历的起源。

太阴历则主要依靠月亮确定历法。月相圆缺变化,每完成一个循环,被称为一个朔望月,平均29.53天。

所以一般设置大月30天、小月29天,间隔或随意排布,凑足12个月就是一年。其优势在于历法月和朔望月基本保持一致,既符合直观又与潮汐等自然现象紧密相连。

而且,只要放弃思考与公历换算的难题,以及节日在四季中急速漂移的问题,这堪称一种轻松又愉快的历法。伊斯兰历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纯太阴历。所以他们什么时候过节,对外人来说永远无法捉摸。

最后就是阴阳合历了,也就是测定回归年并确定历法年,同时以朔望月确定历法月。理论上,这类历法兼具太阳历与太阴历的优点,但是两者的麻烦也被叠加放大,因而其置润规则无比复杂。比如我国的农历,这也是本期的重点。

我们所熟知的节气其实是太阳历的产物。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高表测影法,也就是测量日影长度,就可以得到夏至和冬至的时间。古人据此把一年的时间平均划分为24份,也就是二十四节气。这被称为恒气法(平气法)。

而现在的农历是把黄道均分成24段,对应24个节气,按照太阳真实到达的位置来确定节气。这被称为定气法。相同的节气因而在每个公历年的日期总是非常接近,比如我们很容易通过公历知道冬至是哪天。

当我们把月亮也加进来,麻烦就产生了。12个朔望月是355天或356天,与回归年相差10天左右。

因此每隔两三年就要增加一个闰月,把开始滑向夏天的正月初一拉回立春。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十九年七闰。

这时候就需要考虑把闰月放在哪的问题了。

其规则如下:古人们把节气分成两类,奇数的叫节气,偶数的叫中气,也就是节和气。在最理想的状况中,每个月刚好有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

但是两个中气平均间隔30.5日,朔望月平均29.53,显然可知,迟早会出现某个月没有中气。当需要置闰的时候,这个月就会被当成多余的闰月,不参与月份计数,当年就有了13个月。

同时因为节气是等角度划分,但地球的运行轨道是个椭圆,十一、腊月、正月靠近近日点,运行速度快、节气平均间隔只有29.74天,很难出现分不到中气的情况;而农历五、六月靠近地球远日点,中气间隔较长,于是更容易出现抢不到中气,变成闰月的局面。

同理,闰腊月比闰正月更少见,上一次出现还是1574年,下一次要到3358年,相隔1784年。

如果再把地球轨道进动造成的岁差考虑进去,关于历法的问题就会更加复杂难解。不过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