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爱军事的国王,如何带领普鲁士成为欧洲列强?

人类历史上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都与德国密不可分,但无独有偶,法国也是不能忽视的“当事人之一”,或许大家对英、法两国对德国采取的绥靖政策,所表现出的软弱表示无奈。殊不知,正是德、法两国的“世仇”,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

国家间的战争,最根本的还是国家利益。想要了解德、法两国的恩恩怨怨,自然要从他们的自身利益说起,更要从战乱不断的中世纪欧洲,去寻找答案。为什么两个国家的战争,却演变成两场世界大战?这都与德意志民族主义的觉醒分不开。

腓特烈大帝与普鲁士王国。

从国家的角度看,德国的历史也只能追溯到中世纪的普鲁士。那时的德意志民族,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他们大都分布在现在的德国和奥地利周边区域,他们分属300多个小邦国和上千个骑士庄园领地,拥有独立的政权。

普鲁士就是其中的一个小邦国。1700年,统治德意志地区的罗马帝国,陷入一场与西班牙的战争,急需普鲁士的帮忙,腓特烈也趁机“坐地起价”,不愿当什么“候”、“爵”,要罗马皇帝册封他为普鲁士国王。至此,普鲁士正式建国。

这时的欧洲,有点像我国的春秋时期,各个国家似乎都十分热衷于战争,非要拼出个“老大”出来才肯罢手。而成为国王的腓特烈一世,自诩“士兵国王”,整天骑在马上带着部队四处征战,欧洲各国都惊呼普鲁士人十分好战。

但真正让各国侧目而视的,是他的儿子——腓特烈大帝。在即位前,他非但对军事毫无兴趣,而且还一门心思地酷爱诗歌和文艺,是个典型的“文艺青年”。这让好战的将领们,对这位王子暗自叹气,担心普鲁士王国将来会毁在这他的手里。

谁知,28岁的腓特烈大帝,继位后的第5天就宣布废掉了其父亲时代的征兵制,敞开向民间征兵,并迅速法办了一批军队里的腐败军官,不仅严格抓训练,而且强调荣誉感和钢铁般的意志力。短短几年,一支规模庞大的铁血军队称霸欧洲。

就是这个“文艺青年”,一打就是46年。昔日孱弱的普鲁士,在他的带领下征战四方,两度参与瓜分波兰,领土扩大至原来的1.6倍,人口达350万人,一跃成为欧洲的新兴强国。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德意志民族落得一个“好战”的名声。

好景不长,拿破仑来了。

1796年,腓特烈大帝时代的辉煌一去不复返,普鲁士以及整个欧洲,都战战兢兢地生活在法国拿破仑的阴影中。几次大战下来,普鲁士军队主力被歼灭,被迫签订屈辱的《提尔希特和约》,夺得波兰的领土被划走,军队只能保留4万人。

此时的普鲁士人口和领土都减少了一半,从强国沦为一个三等国家。但是,拿破仑把法国大革命的“火种”传播到了德意志地区。他按照法国的模式,推翻封建等级制度,强行推进资产阶级改革。具体的内容和做法是:

首先,废除农奴制度。德意志的农民们,与他们的领主取得了在法律上的平等地位,第一次获得了人身自由。他们不再受人压迫,拥有了自己的土地和支配权,甚至可以自由的恋爱、结婚。他们和过去的领主一样,都是拿破仑的臣民。

其次,废除什一税,打破政、教合一的传统。基督教会利用《圣经》中农牧产品的1/10“属于上帝”的说法,向信徒们征收此税,但负担大都落在了农民的身上,废除此税,深得民意。同时,没收教会财产,取消他们的一切特权。

更重要的是,推行《拿破仑法典》。作为资本主义国家最早一部民法典,它不仅保护了个人私有权,激发工作积极性;而且还确认了自由、平等的原则,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工商业的自由发展提供了法律保证。

同时,废除德意志地区的内部关税,统一的货币和度量衡。在过去,一件商品每经过一个邦国就要交一次税,到达目的地时,这件商品的价值几乎翻了一倍。废除关税和使用统一标准后,极大刺激了该地区自由贸易的发展。

对于拿破仑来说,这些变革无非是将领主剥削农民,得来的钱财归为己有,继续他的侵略战争。至于促进工商业的发展,似乎更像是“把猪养肥再吃”。然而,从历史的角度看,他推行的一系列资产阶级变革,还是有着积极的作用。

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和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