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的欧洲,人们为什么不效忠国王却服从领主?

1796年,腓特烈大帝时代的辉煌一去不复返,普鲁士以及整个欧洲,都战战兢兢地生活在法国拿破仑的阴影中。几次大战下来,普鲁士军队主力被歼灭,被迫签订屈辱的《提尔希特和约》,夺得波兰的领土被划走,军队只能保留4万人。

此时的普鲁士人口和领土都减少了一半,从强国沦为一个三等国家。但是,拿破仑把法国大革命的“火种”传播到了德意志地区。他按照法国的模式,推翻封建等级制度,强行推进资产阶级改革。具体的内容和做法是:

首先,废除农奴制度。德意志的农民们,与他们的领主取得了在法律上的平等地位,第一次获得了人身自由。他们不再受人压迫,拥有了自己的土地和支配权,甚至可以自由的恋爱、结婚。他们和过去的领主一样,都是拿破仑的臣民。

其次,废除什一税,打破政、教合一的传统。基督教会利用《圣经》中农牧产品的1/10“属于上帝”的说法,向信徒们征收此税,但负担大都落在了农民的身上,废除此税,深得民意。同时,没收教会财产,取消他们的一切特权。

更重要的是,推行《拿破仑法典》。作为资本主义国家最早一部民法典,它不仅保护了个人私有权,激发工作积极性;而且还确认了自由、平等的原则,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工商业的自由发展提供了法律保证。

同时,废除德意志地区的内部关税,统一的货币和度量衡。在过去,一件商品每经过一个邦国就要交一次税,到达目的地时,这件商品的价值几乎翻了一倍。废除关税和使用统一标准后,极大刺激了该地区自由贸易的发展。

对于拿破仑来说,这些变革无非是将领主剥削农民,得来的钱财归为己有,继续他的侵略战争。至于促进工商业的发展,似乎更像是“把猪养肥再吃”。然而,从历史的角度看,他推行的一系列资产阶级变革,还是有着积极的作用。

在拿破仑的暴政下,德意志民族主义开始觉醒。

我们常说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其实诞生的非常晚,它始于拿破仑时代。在此之前,人们对于国家的认可度,以及民族意识非常淡薄,他们对国王没有效忠的义务,只服从和认同自己的封建领主。所以,当时的人们普遍信仰宗教。

对于同一教派的人群,人们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但自拿破仑来了以后,封建领主被铲除,教会也给予严厉打击,社会各阶层、各教派必须绝对服从他的指挥。正是这样的暴政,激发了包括普鲁士在内的,欧洲各国对拿破仑和法国人的仇恨。

也正是这种仇恨,欧洲各民族的民族主义情绪,被彻底地激发了出来。在普鲁士,无论是国王、贵族、传教士,还是普通的民众,都成了暴政下的受害者,他们纷纷团结在一起抗击暴政,而“国家”和“民族”的号召,最能团结大多数人。

1813年,在莱比锡会战中,各民族寻求解放和民族自决的愿望更加强烈,普鲁士、俄罗斯、奥地利等国组成“反法同盟”,集合了30万大军向18万的法军发起进攻。半年后,攻占巴黎,法国无条件投降,拿破仑被囚禁在一个小岛上。

这次战争,在欧洲历史上被称为“民族之战”。此时的欧洲,已经不再是一盘散沙,许多民族都自觉地团结起来,并成为一个个“结晶化”的民族国家。一个新的欧洲即将诞生,而德意志民族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也愈发强烈。

他们清醒地意识到,在战乱不断的欧洲,由于长期的分裂,德意志地区成为大国争霸的主战场。“他们遭到历史上最没有纪律的暴兵的蹂躏。到处是焚烧、抢劫、鞭打、强奸和屠杀,到处是一片人去地荒的景象,但受苦最深的又是农民。”

他们开始从分裂走向团结,随着德国的统一,法国长期称霸欧洲大陆的局面被彻底改变,并且成为主导欧洲最为重要的一员。但值得一提的是,法国夺占去的阿尔萨斯和洛林,成了德、法两国冲突的焦点,双方反复易手,直到二战结束。

“世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一个饱经战火、四分五裂的民族,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团结,尤其是在国家和民族的感召下,所爆发出的能量是惊人的。于是,德国人在战争中所展现出的、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也就不足为奇了。

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和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