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为什么被后人高度推崇?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六月,在江西的鹅湖寺,大宋宰相吕蒙正的后人吕祖谦邀请了两位重量级的大咖前来。

一开始,大家的气氛尚属融洽,但很快这两位大咖便唇枪舌剑,争的不可开交。

这两位大咖便是朱熹和陆九渊。

鹅湖之会与太极辩论

朱熹和陆九渊的争论焦点是“教人之法”,也就是“如何拯救失足青年”或者说“年轻人应该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朱熹像

他们二位都说了,人性都是好的,但很可能被会被外界的物欲所蒙蔽,进而偏离了正道。

那该怎么办呢?

这就需要老师和朋友的帮助,切磋琢磨,鞭策自己,如此就可以恢复心灵的本来面目,使得心灵能够灵便,道理能够明确。

但朱熹认为,这需要的是“格物致知”,具体点说就是要多读书,多观察事物,根据经验,加以分析、综合与归纳,不断的教化。

陆九渊则认为,最重要的是“发明本心”,心明则万事万物的道理自然贯通,不必多读书,也不必忙于考察外界事物,他认为读书不是成为至贤的必由之路。

陆九渊像

陆九渊认为朱熹的学问涵盖了天地宇宙和社会伦理,宏大但是支离破碎,毕竟强行把世间万物和伦理道德扯上关系,逻辑上就会出问题,比如将子女孝敬父母和太阳东升西落挂钩,我们也觉得有点牵强;

朱熹则认为,陆九渊过于强调内心,这和佛家禅宗讲的“莫向外求”是一个意思,这哪儿还是儒家,已经成了佛家,做事情一定要实事求是,饿肚子就要想办法解决饿肚子,一句“莫向外求”,这也太简单了。

他们唇枪舌剑地辩来辩去谁也驳不倒谁,结果大家拂袖而起,不欢而散。

然而在鹅湖之会后,朱陆二人却并未因此而耿耿于怀,反而对各自在当时的态度,都有愧疚之意。朱熹曾主动致书陆九渊,表示不忘其在鹅湖之会后的教诲。随后,二人又多次相会讲学,互致书信。

特别是淳熙十四年(1187),朱熹与陆九渊各自往来书信二十余封,针对太极图说中的无极而太极,展开了一场长达两年的辩论。

对朱熹而言,一方面将陆九渊视为其终身的论敌,但是另一方面,朱熹又将陆九渊视为一起弘扬儒学的战友。无论任何事情,都无法从根本上伤及二人之间的亲密友谊。

当听闻陆九渊去世的消息之时,朱熹竟然率领门人前往寺中设灵位哭之,情真意切。

朱熹此人一向恃才傲物,但却唯独对陆九渊这个论敌如此另眼相看,足见其之器重。


然而,如此让朱熹器重的心学开祖陆九渊,在身后却长期默默无名,除了圈内人士之外,几乎罕有人知,其名气甚至不如后学王阳明,这又是为何呢?

王阳明为何比陆九渊红

我们都记得,前些年有个广告:“今年过节不收礼,送礼就送脑白金”,这个广告词颇具洗脑效果,不管脑白金是否因为这个广告而销量剧增,反正我们逢年过节,一想到送礼,脑海中就能浮现这个广告。

假设,脑白金选择了另外一种宣传方式,让一个权威的医学专家穿上白大褂,跟我们说,这个脑白金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氨基酸之类的,还能达到上面那种效果吗?

很显然是不能的,因为对于大众来说,越简单越好,这也是为什么多少句高深的革命理论也不如“打土豪、分田地”来得实在,更能引起百姓共鸣的原因。

这个定律,在思想上依旧适用。

就拿佛教来说,如果我们做个统计,汉传佛教中人数最多的是净土宗,为什么呢?

因为理论简单,只要一心念佛就可以了,一个佛国“极乐世界”,加上六道轮回出离心。非常多的人,听说佛教,就是从听说净土宗的理念开始的。

同样在儒家思想上,无论是早期的孔孟、汉代的经学、宋代的理学,都要求一个人有极高的文化素养,儒学一开始是针对士大夫精英群体的,所以理论层次比较高。

陆九渊的心学思想直接承袭自孟子,自己并不做分解与立意,若是不熟悉儒家思想经典,后人学起来便很难理解其中的意思。

还有就是陆九渊本人与禅僧交往密切,故而其在反对佛教的同时,又主张为学应如禅学明心见性般简易直接、直契本心,这也影响到了陆九渊的讲学方式,跟禅宗一样多遮拨语,点示语,这点上朱熹倒没有冤枉他。

这便使得人们要理解陆九渊的思想,除了对儒学经书的把握之外,又必须具备相当高的禅学素养,由此更是增加了陆九渊心学的入门难度。

故而,他的思想有着很浓厚的阶级性,他也压根儿没想过自己的思想能得到草根儿的认可,受众群体自然就少。

而王阳明却恰恰反其道而行之,很少谈高深空悬之论,而是将心学思想拆解并建立了一套精神上承袭孟子、陆九渊,语言上原创且很通俗易懂的阳明心学,使初学者容易入门。

在受众群体上,王阳明推崇众生平等,甚至提出“百姓日用即为理”的革命言论,而且王阳明一句“人人皆可成为圣人”,甭管是否如此,至少迎合了大众。

何况王阳明不仅在学术上颇有建树,在治军理政也是一把好手,古往今来,能做到如此全面的儒学大师寥寥无几。

很大程度上,王阳明之所以比陆九渊更有人气,与其说是学术义理上的立言,不如说是因个人事业上的立功。

虽然夹在朱熹和王阳明两位巨人间的陆九渊不怎么出名,但他的思想还是有督导之处。

陆九渊思想与王阳明、朱熹的不同

任何一种哲学思想,无非纠结三个问题: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2.人与世界的关系如何;人应该如何做,才能与世界合拍。

从这三个层面分析,陆九渊虽然是心学创始人,但思想与王阳明根本不同,在第一个问题上造成两人的根本分歧。

陆九渊认为世界是实实在在的,有自己的运转规律,也就是“天理”;王阳明则认为“心外无物”,也就是说这个世界是虚拟的,不过是在自己心中的映射罢了。

进而在第二个问题上,陆九渊认为人与世界是紧密联系的,“天理”与“人欲”都是永恒不变的,仁义礼智信都是人心之中本来就与生俱来的;王阳明却认为,“天理是天理,人欲是人欲”。

拿我们孝敬父母来说,陆九渊认为孝敬父母是天理,也是人的内心需求,如果一个人不孝敬父母,那是违背天理的,也是没有良心的;王阳明却认为仅仅是人的需求,不然天下逆子那么多,也没见地球从此停转。

朱熹在第一个问题上,与陆九渊看法相同,世界都是实实在在的,也认为天理与人欲密不可分,但在第三个问题上,朱熹与陆九渊又有了差别。

朱熹认为要想掌握“天理”,就要去研究客观事物,研究多了你就能从具体的事物之理悟到这个世界的最高本体了。

但陆九渊认为,既然理可以被我的心认识到,那么我为何不去探究内心,而要研究客观事物呢?

假设你在生活中被一个朋友冒犯了,朱熹会鼓励想想为什么,去大自然中观察,再不济你也要去四书五经里找一下孔子孟子是如何解决这类问题的;陆九渊则鼓励你,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如果你觉得这个朋友不值得交往了,那就散伙。

朱熹认识世界,在处理社会关系中,依赖经验;陆九渊却充分尊重人的本能。

可以看出来,陆九渊在前两个问题上认同朱熹,在后一个问题上,又和王阳明比较接近,是朱熹的“世界观”和王阳明的“方法论”的结合。

理学与心学,乃至陆九渊与王阳明的思想,并不能以简单的优劣来划分,关键是将这些思想用于实践的人们。

我们能够感觉到,他们的思想都有闪光点,至于哪一个适合于我们,还得我们自己去摸索。

不过,朱熹和陆九渊虽然为学术而争吵不休,却又不影响私交的高风亮节;王阳明先生对于朱熹这种权威思想的怀疑,以及“敢为天下先”,将知识普及大众的良苦用心,毫无疑问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