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下西洋第一人杨良瑶
在郑和下西洋之前,早在唐朝就有杨良瑶率领船队出海南下,到达了遥远的阿拉伯半岛。作为宦官,他的一生在口碑不佳的历代宦官中可谓一股清流。
提起下西洋,很多朋友脑海中一定会出现一个名字,没错,就是郑和。作为七下西洋的领导人物,郑和以其丰功伟绩将自己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了历史长河的记忆中。很多人甚至认为,郑和是中国下西洋的第一人。
其实,鲜为人知的是,唐朝就曾经有人出使西洋,而且此人也是宦官,他出海的时间比郑和早了整整620年。
他就是杨良瑶,陕西省泾县人。杨良瑶的曾祖是唐朝开国功臣,官至云麾将军、五官中郎将。杨良瑶祖父杨怀贞,做过许州别驾。其父杨彦昱乃是一介布衣之身,娶妻刘氏,杨良瑶是父亲的第四个儿子。唐肃宗至德年间,时年二十出头的杨良瑶入宫做了宦官。至于他为什么放弃妻子,入宫为宦,历史上并没有记载。
入官之后,楊良瑶多次奉命出使,屡次立功。
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山西慈县等地发生叛乱,狼山部落首领塌实力率领部属掠夺州县,给山西地方造成了极大的动荡。当时,两河一带刚刚平定,百姓需要休养生息,朝廷暂时无力大规模东征,唐代宗派遣中使刘崇进前往招抚,杨良瑶充任判官与之同行。哪想到,见识到了叛贼的凶残,刘崇进畏惧胆怯不敢前往。关键时刻,杨良瑶挺身而出,在叛军面前宣读了皇帝的口谕。狼山部众摄于杨良瑶的威严,纷纷屈膝跪倒在地,解下盔甲,将弓箭丢弃在地上,表示臣服。
唐代宗大历六年(771年),杨良瑶晋升为朝议郎,任官闱局丞。他先后出使安南,传达朝廷宣慰之意。之后,他又招抚广州叛军首领哥舒晃,大义凛然,不辱使命。代宗皇帝赏识他的办事能力,升迁其为宫闱令。建中四年(783年),发生了泾原兵变,唐德宗被迫逃亡奉天。杨良瑶随驾有功,再次受到德宗重用。
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大唐境内各地反叛势力蜂起,德宗只好借师助剿,派遣杨良瑶出使回纥。杨良瑶成功借到回纥之兵,帮助大唐平定了叛乱。当年,杨良瑶因功被升为内侍省内给事,六月,又加朝散大夫。
此后,杨良瑶迎来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使命,出使黑衣大食,也就是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帝国当时处于阿拔斯王朝时期,是西亚强大的帝国,当时的唐人称呼该国为黑衣大食。唐德宗派遣杨良瑶出使黑衣大食,有重要的政治军事目的。
崛起于青藏高原上的吐蕃王朝,在松赞干布时期,就已经开始挑战大唐帝国的权威。两个政权时战时和,历时百余年。安史之乱爆发后,吐蕃乘着大唐内乱无暇顾及边陲,趁机攻取了河西诸镇。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吐蕃军队攻破长安。唐德宗时期,吐蕃依然步步紧逼,接连攻陷唐朝西陲重镇,严重威胁到了唐都长安的安全。
唐朝在西部边疆面临着巨大压力。一代奇相李泌主张联盟周边各邦国,提出了一项重要战略计划。此计划可以概括为“北和回纥,南通南诏,西结大食、天竺”,实现四面围困吐蕃,以达到牵制削弱敌手的目的。
而当时的大食同大唐帝国之间关系紧密。自从天宝十载(751年)怛罗斯之战后,唐和大食因为边疆稳定,进入了和平共处时期,双方边界贸易繁荣,大食也多次派遣使者到大唐,进行睦邻友好访问。
唐德宗贞元元年(785年),杨良瑶被赐予绯鱼袋,充任国使出使黑衣大食。
时年50岁的杨良瑶看着手中的国书,感觉到了肩上沉甸甸的重任。这次出使非同寻常,他选择了走海路出访大食。面对波涛汹涌的南海,他剪下自己的头发,来祭祀海神,以求海神护佑使团平安到达大食。
杨良瑶一行从广州南海登船,沿着南中国海航行,经过门毒、古笪、逻越、佛逝、天竺等国家,最终到达大食国。一路上,行程艰险,自不必言。所幸,使团最终安然到达大食国。杨良瑶见到了大食国王,运用他的外交才能,成功地促成了唐与大食之间的政治联盟。
联盟的效果是显著的。在两国结盟后,吐蕃被迫将大部分军队调动到西边,以防御大食的攻打,唐朝的西疆由此得以安定。
贞元十五年(799年),淮西吴少诚叛乱,关东震动。德宗派遣夏绥节度使韩全义带领二十万大军前去征讨。韩全义指挥失误,大军屡次失败。德宗见势不妙,直接让监军杨良瑶负责指挥前线军事行动。杨良瑶安定军士民心,派遣探子打探敌人情报,同时修缮城防工事,完备后勤储备。最终,在他的正确指挥调动下,永贞元年(805年),淮西叛乱被平定,立下大功的杨良瑶以本官领右三军僻仗。
杨良瑶历经四朝,屡立大功,已经成为了唐顺宗身边的股肱重臣。但他并不恋权,晚年更是笃信佛教,专注于修庙宇,抄经书。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七月二十一日,杨良瑶病死于长安,时年71岁。
世人皆道唐代中后期宦官专权,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曾经有这样一位宦官,他忠心为国,并以出使西洋国家第一人的功业将自己的名字留在了浩瀚史海之中。
作者:郑云鹏
来源:《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