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朋友每天都问 “你是不是不爱我了”,怎么办 ?

KY作者 / 罗勒

编辑 / KY主创们

最近收到一个男生的留言:

“KY,我女朋友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总是一会儿好像对我很满意,说我好爱你、你也好爱我。可过一会儿因为一点点小事(或者其实我自己都觉得没有任何事发生),就跟我翻脸,抓着我问‘你是不是不爱我了?是不是?’ 有时一天都能生气好几次,问好几次。

如果真的翻脸起了,她是很可怕的,发很大的脾气,或者要分手,每次都让我非常痛苦。朋友都跟我说我女朋友太作了,劝我不要这么累了,但我真的很爱她,还舍不得离开她。

每次花很大力气哄好以后,她也会道歉说自己太患得患失,好像挺愧疚的。但其实她还是会那样。

大半年了,我真的觉得很累了,不想再这样折腾。你是女朋友推荐给我的,我想问问,这种情况到底是为什么呢?”

现实生活中也的确有一些这样的人,并且并不只有女生,男生也有存在类似表现的:Ta们对另一半的感情总是在两个极端之间来回摆荡——时而将对方视若珍宝,时而又对对方完全失去信任;

并且,Ta们对自己感情的这种“摆荡”束手无策,因此也很难拥有一段长久稳定的关系。

Ta们为什么会这样?真的只是太“作”了吗?今天的文章,我们来看一看“情感反复”背后的深层动机。        理想化的扭曲(idealized distortion),指的是人们把他人过度理想化,认为对方是完美的,是真诚地、善良地爱着自己的;

而偏执化的扭曲(paranoid distortion)指的就是人们偏执地认为他人是无情的,甚至是会欺骗和伤害自己的,即便事实并非如此(Clarkin,Yeomans, & Kernberg, 2006)。

一个人在情感上反复摆荡,一时觉得对方完美无缺,一时又觉得对方一无是处,其根源可能在于,Ta的内心同时存在“理想化的扭曲”和“偏执化的扭曲”,交替出现。

并且,关系里的一些小事,比如对方没及时回复消息,就可能会激发他们在这两种极端之间来回“切换”。

为什么Ta们会有这样的“内心戏”?事实上,理想化与偏执化的扭曲,是这些人应对内心负面感受的防御机制(Clarkin, et al., 2006)。

  • 理想化的扭曲,可以说是一种最原始的防御机制(primitive defense mechanism)。


通过将亲密关系理想化,Ta们感到“有一个完美的人全心全意地爱着我”,感到自己是“值得被爱”、“可以被爱”的,内心的焦虑感也得到了安抚。每每想到那个理想化的对象存在、且爱着自己,就会由衷地感到温暖和快乐。

  • 而偏执化的扭曲,则是一种“投射”(projection)。


当Ta们内心感到不安和痛苦(比如,感到被抛弃、不相信自己可以被爱),Ta们便有可能把它投射给他人,认为是对方不够好,才导致了自己的痛苦,从而想要去攻击对方。


人们之所以会形成“理想化与偏执化”的扭曲,与Ta们童年的不良经历密切相关。        当我们还是个婴孩的时候,由于认知与心理功能尚未发育完全,我们对于外在他人的认知是局部的、碎片式的。

比如,当照顾者(主要是母亲)回应我们的需求时,我们便会认为Ta是“好的”,而当Ta未能回应我们的需求时,我们便会认为Ta是“坏的”(Klein, 1935)。

随着与照顾者在互动中积累起足够多的被满足/关爱的经验,以及认知能力的发展,我们才有能力去理解和容忍“外在现实与内在感受”的复杂性。

这种复杂性体现在:真实世界并非是非黑即白的,“好与坏”可能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人身上;“一个我认为的好人、爱我的人,也可能做出一些让我感到不满的事”;“当我的愿望暂时无法被满足,我是有能力忍受的”。

由此,我们也才拥有了一种对他人的完整的、连贯的认知(anintegrated concept of others)(Klein, 1957; Clarkin, etal., 2006)——在成年之后,当我们信任的人偶然做出令我们不满或失望的事情时,我们就不会轻而易举地颠覆自己对Ta的态度和看法。

相反,如果在幼年时期,我们没有得到照顾者足够的关爱与回应,甚至持续地被忽视、被虐待的话,即使长大以后,我们对他人的认知依然会停留在之前的“分裂”(splitting)状态(Klein, 1946)。

这意味着,我们会在绝对的“好与坏”之间来回摆荡——当对方做出让我们满意的举动时,我们便会将Ta“理想化”,而当对方令我们不满时,我们便又立刻“偏执化”对方。

在“创伤性”的环境中,理想化与偏执化的扭曲的确是有效的防御机制,可以帮我们实现自我保护。不过,当我们不再处于那样的情境时,这种心理模式对关系会造成巨大的破坏。

特别是,当偏执化扭曲发生时,对关系往往是毁灭性的冲击。       要想避免让情感的反复伤害我们的亲密关系,我们需要有意识地提升“主动控制力(effortful control)”。

主动控制力,指的是人们能够在面对一些情境时,有意识地克制自己的“首选”(dominant)反应,而选择做出“次选”(subdominant)反应的能力(Rothbart & Bates, 2006; Eisenberg, 2012)。

比如,对方没有及时回复消息时,我们能够有意识地让自己从关注“Ta没有回复”(首选反应),转移到去想“Ta平时有空的时候都是会及时回复消息的;Ta很坦诚,有什么事情也会直接表达;Ta一直以来都很爱我”(次选反应)。

抑或是,我们会在对方没有回复时,感到愤怒。而愤怒可能会让一个人做出冲动的、破坏性的举动(首选反应),比如疯狂打电话联系对方,逼迫对方给解释,威胁要分手等等。

然而,主动控制会让我们能够感受到愤怒的同时,选择“暂不发作”(次选反应),比如,试着等到对方回复自己时,再询问刚才不回复的时间里发生了什么。

这种主动控制力,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看到对方单一行为之外的“整体”,避免因为偶然的事件就全盘否定对方;

同时,它也能够帮助我们调节冲动、控制行为,避免因一时情感的波动而做出伤害关系的举动。        研究认为,主动控制力的形成与发展,受到先天因素与后天家庭环境的共同影响(Eisenberg, 2012; Fei, et al., 2011)。而如果你已经发展出了“理想化与偏执化”的扭曲,后天的家庭环境,恐怕也不利于你发展出足够好的主动控制力。

所以,在成年后,如果想要获得更稳定的亲密关系,你需要更多地觉察自己在关系中的防御模式,刻意练习自己的主动控制力。

首先,你要学会在当时当地的情境中去看待对方的行为,不要过度想象和解读。

比如,在对方没有回复的时候,有些人会想象对方正在做一些背叛自己的事;或者,坚信对方既然“没有及时回消息”,(潜意识里)必定已经不如从前那样重视自己、在乎自己了。

但,很多时候,“未及时回复”就是未及时回复本身,而它所承载的其他意义是我们主观赋予的。

其次,你也要学会从情境中走出来,提醒自己要看到事情的整体性和复杂性。

世界与他人其实远比我们想象得更复杂:真挚中可能包含做作,高尚中可能包含卑鄙,而在邪恶里也同样找得到美德。

即便在与对方陷入矛盾冲突、或是对方令你不安痛苦的时候,也要能够想起你们彼此拥有的美好时光,以及一起克服困难的时刻。       最后,一段稳定、安全的关系,也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帮助到你。

这段关系可能是恋爱关系,也可能是亲密的友情——Ta不会因为你情感的反复起伏而离开;在你激怒Ta、伤害Ta的时候,Ta仍然能够持续地回应你,给予你安全和信任。

一方面,这能够帮助你积累更多的积极经验(“对方能及时回应我的需求”),让你练习去忍受短暂的痛苦感受(“对方有时不能回应我的需求”),逐渐获得对他人“完整”的认知,调整应对消极感受的心理机制。

另一方面,Ta在被你“激怒”、“伤害”时候的稳定表现,也有助于你去学习和获得主动控制的方法。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对于情感反复的人来说,尤其如此。

你可能会反复受挫;可能会在关系好不容易稳定的时候,因为突发事件,又回到旧有的模式里。但是,在你保持自我觉察、不断努力自我调节的过程中,改变也在悄然发生。以上。

References:

Clarkin, J.F., Yeomans, F.E., &Kernberg, O.F., (2006). Psychotherapy for Borderline Personality: Focus on ObjectRelations.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Inc.

Eisenberg N. (2012). Temperamental EffortfulControl (Self-Regulation), Encyclopedia on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Fei, G., et al., (2011). Non-sharedenvironment and monozygotic adolescent twin differences in effortful control. Social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39(3), 299-308.

Klein, M. (1935). A contribution to thepsychogenesis of manic-depressive states. In: The Writings of Melanine Klein,vol. 1, p.262-289. London, Hogarth Press.

Klein, M. (1957). Envy and Gratitude, aStudy of Unconscious Source. New York, Basic Books.

Rothbart, M. K., & Bates, J. (2006).Temperament. In N. Eisenberg, W. Damon, & L. M. Richard (Eds.), Handbook ofchild psychology: Vol. 3, Social, emotion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6thed.) (pp. 99-166). Hoboken, NJ US; John Wiley & Sons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