弩和弓究竟有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2019年底热播的电视剧《大明风华》背景设置在明朝初年,女主角孙若微和男主角朱瞻基的第一次接触,便源于孙若微隐藏的一支弩箭。可以说,正是通过这一支小小的弩箭才给观众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明朝历史演绎的画卷。那么用作远距离攻击的冷兵器,弩箭和弓箭、弩和弓究竟有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大明风华(剧照)

“峙峪遗址”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峙峪村附近,南北长100米,东西宽15米。据C14同位素年代测定,峙峪遗址的绝对年代距今约2.8万年,也就是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了用很薄的长形石片制成的尖锐周正的燧石镞头。镞头也就是弓箭的箭头,这说明弓是抛射兵器中最古老的一种武器。

弓由弓臂、弓弦组成,把拉弦张弓过程中积聚的力量在瞬间释放时,便可将弓弦上的箭或弹丸射向远处。

在我国周朝贵族的教育体系中说“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六艺”就是指礼、乐、射、御、书、数)。拉弓射箭是古代相当长时间中公卿士大夫必须通晓的一门技艺。以至于在后来发展到民间更成为了一种礼节,例如说古代生了小男孩必然会在门口挂一张弓,有“男儿何不带吴钩”之意。

盛唐时期的《唐六典》将弓分为长弓、角弓、稍弓、格弓四类。长弓装备步兵;角弓装备骑兵;稍弓用于近战;格弓则用于仪仗。

现在,我们一般用化学纤维复合材料来制作弓弦。那么,古代人们是使用什么材料来制作弓弦的呢?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告诉我们,北方少数民族用牛脊梁上的生筋做弦,而中原汉族百姓则以丝、麻、以及牛筋混合编织而成弓弦。

宋代砸缸的司马光可谓赫赫有名,他于宋神宗时期写了一本书《投壶新格》。投壶就起源于先秦时期的射礼,射礼就是宴会的时候请客人射箭。司马光在此书中对投壶的名称和计分规则,以“礼”的眼光做了详细的规定。

所谓“投壶”,大致是宾主双方轮流以无镞之矢投于壶中,多中者为胜,输了的一方则饮酒作罚。明朝诗人苏葵有云“投壶莫问输多少,愿博江门一醉归”。

到了《大明风华》的明代,投壶在宴会的时候更成为了一种有着上百种玩法的高级游戏。原因除了历史传承之外,主要是当时火器已经得到初步的发展和实战应用,明军还成立了专门使用火器的神机营。

由此可见,古代官府对于弓箭的管理并不严格,不但老百姓打猎可用,就连聚会喝酒的时候也会用到。然而,在《大明风华》中当锦衣卫搜查时,主角孙若微看到地上的弩箭内心为何又会七上八下、忐忑不安呢?

弩作为一种古代重要的远距离杀伤武器,是步兵克制骑兵的有效武器之一。

诸葛亮研发的“连弩”在《三国演义》中被描述成他临终传授给徒弟姜维的秘技之一。诸葛亮在之前的弩基础上创意、构思、设计了一种叫“元戎”的弩,可以一次发射十支长八寸的铁弩箭。它的威力很大,姜维用它把魏军连人带马射死不计其数,吓得司马昭只好困守于山顶。

其实,弩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要远远早于三国时代。《战国策·韩策一》说“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可见早在战国时代弩就已经被用作军事用途。

弩大致可分为臂、弓、机三个部分。弩上的弓是横放的,发射时先张开弦,将其挂在弩机的桩子上,箭矢装于弩臂上的箭槽内,然后扳动机关让桩子下缩,弦随即脱落,利用张开的弓弦急速回弹形成动能,高速将箭射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的弩上还有一个特别的装置名叫“望山”。所谓“望山”类似于我们现在枪上的准星。到西汉之后,“望山”上还出现了刻度,用来按目标距离调整弩发射的角度,提高射击的命中率。

弩在后来还发展出了三弓床弩、绞车弩等等重型武器。例如宋朝的三弓床弩,需百余人绞轴张弦,箭矢状如标枪,射程超过1000米。

由于弩的射击精度高、使用者门槛低并且威力巨大,因此古代官府对弩的控制及其严格。唐朝的《唐律疏议》中明确规定私藏弩一张,有期徒刑两年半;私藏弩三张,流放两千里;私藏弩五张,绞刑。

到明朝中后期《大明律》规定弓、箭、刀、枪、弩等“皆民间之所宜有”,就是说不再禁止范围。但在明朝初期,仍然大致沿袭了唐宋以来禁弩的规定。孙若微担心自己隐藏的弩箭被锦衣卫发现,所以才会内心惶恐、瑟瑟发抖。

弓弩手

弓弩手,顾名思义就是指使用弓或弩的士兵。

唐朝大诗人杜甫在《遭田父泥饮美严中丞》中说:“回头指大男,渠是弓弩手。”意思是,缠着他喝酒的成都田老汉回头指着大儿子说,他以前是军队里的一位弓弩手。

那么,在历史长河中同样是弹射武器的弓与弩为何会长期同时存在呢?

原来,它们两者各有各的优势与不足。弓的射击更为灵活,既可以拉满弓射重箭,也可以拉半弓射轻箭。但弩一旦制成,其射程、初速、穿透力便基本定型。弩的持续作战能力、精准度要高于弓,但其装填、连发速度要远远低于弓。弓的制造成本高于弩,但耐用性、可维护性又远高于弩……

由此可见,弓与弩不但在我国历史悠久,即便是到了现在,我国火箭军、武警和特种部队仍在使用弓弩作为特种武器。

弓弩手

究其原因是因为弓弩具有无光、无声等隐蔽优势,不但能够悄无声息地杀敌于无形,同时还能避免煤气、油罐等易燃易爆物品的爆炸等等。在反恐处突和特种作战任务中发挥着其他技术装备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作者:程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