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不吃燕子,燕子的数量为什么却在逐渐减少?

在以前,人类最为熟悉的鸟类,莫过于燕子,它们喜欢把泥黏在楼道、房顶、屋檐等的墙上或突出部上为巢,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燕子的主要食物是昆虫,而且是喜食在空中飞行的蚊、蝇等昆虫,所以燕子的体型形体较小,呈流线型,翅膀尖长,利于空中飞行,它的尾巴呈剪刀状,而且修长,长着尾羽,有利于迅速调整飞行的姿势,在空中做出各种高难度的飞行动作,可以高胜率地在空中捕捉到飞行中的昆虫。

据统计,一只燕子每个季度能吃掉害虫25万只,一年就能吃掉100万只。而且古时候农民发现,一旦发生三五成群的燕子越飞越低,或者成群的燕子紧贴着地面急速地滑行,或者成群的燕子拍打着翅膀,站在原地徘徊不动这样的景象,不久便会天降大雨。

这是因为下大雨之前,空气会变得很潮湿,会把天空中飞行的昆虫翅膀沾湿,又由于气流的作用,下雨前的气压会稍稍降低,空气会变得稀薄,含氧量也会随之降低,所以昆虫会在低空聚集。燕子在这个时候就会在低空盘旋捕食昆虫。

另外,在大雨来临之前,大气中的气流非常紊乱,这使得燕子得不到合适的风力,所以它们也很难展翅高飞,只能在低空中飞行。

在以小农经济的古代,人们发现燕子的存在会帮它们减少昆虫的数量,而且可以通过燕子预知天气,所以就任由燕子在屋檐下生活。

而燕子发现在屋檐下生活,不仅更好遮蔽风雨,还可以抵抗天敌,人们住的房子的适合燕巢搭建,所以(环境)就没有筛选出不会再人类屋檐下筑巢的燕子。

然而,这些年燕子的数量却急剧减少,这都是因为燕子面临着一个人类一样的问题——住房难。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瓦房都慢慢翻修成平房,而燕子的巢穴都是把衔来的泥和草茎用唾液粘结而成,内铺以细软杂草、羽毛、破布等,还有一些青蒿叶,这样的巢穴是怕雨的,燕子如果巢建成后,发现渗水也会放弃。

所以要建造在宽屋檐与外墙棱角处,前方有下垂结构能引导流水的屋檐有更大吸引力,防止巢穴进水,

而平房的玻璃、瓷砖、水磨石、各种塑料装饰板等表面太光滑,与泥粘结不牢,不再适合燕子筑巢,燕子只能在在树洞或缝中营巢,或在沙岸上钻穴,而这些地方,往往天敌众多,燕子无法抵御育雏期的喜鹊、灰喜鹊等鸟类和鼠、猫、狗、鼬等兽类的侵害,它们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恶劣。

还有一点就是,农村人口越来越少,燕子是不会再没有人的房子上筑巢的,因为没有人的房子蛇鼠会更多,会给燕子带来威胁,所以在古代,燕子成为一种好的象征,去谁家搭窝,说明这家“兴旺”,

麻雀也会抢占燕子的巢穴,燕子是一种迁徙鸟类,每年的春夏会在农村的屋檐下筑巢繁殖,秋冬季节就会迁徙越冬,这时燕子的窝就有可能被麻雀占领,麻雀也多活动在有人类居住的地方,性极活泼,胆大易近人,但警惕却非常高,好奇心较强。

燕子是争抢不过麻雀的,即便是人类强行将麻雀移走,窝里留下了麻雀的气味,燕子也不会再来了,最终这里只会沦为其它麻雀的窝。

这要是在以前还好,燕子可以很容易找到其他筑巢的地方,但是现在,燕子想要找到一个筑巢的地方需要更大付出的努力。

燕子如果没有筑巢,也就很难正常进行育雏,燕子一般在4~7月繁殖,每年繁殖2窝,大多在5月至6月初和6月中旬至7月初。每窝产卵4~6枚。第二窝少些,为2~5枚。

另外,因为农药的普及,在农田之中,昆虫的数量也在减少,缺少了食物来源,燕子幼崽只能饿死,所以燕子数量少了很多,除此之外,昆虫身上也会沾染农药,吃了昆虫的燕子,毒素会在体内聚集,这直接导致燕子数量减少。

燕子还是迁徙动物,冬季,燕在温带地区的食物供应大为减少,因而许多种类进行迁徙。但与其他大部分雀形目候鸟不同的是,燕在昼间迁徙,而且为低空飞行。此外,它们还经常在迁徙途中觅食,因此脂肪储备量较同等大小的其他候鸟低。这样就更容易遭遇到危险,据生物学家统计,每年因此牺牲的燕子占到了80%。

这些年随着环境、人类获得等原因,燕子为了生存,也在不断开拓新的居住地,如红额燕的分布范围向南扩大到了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穴崖燕则从墨西哥进入了美国南部。而环境的变化同样会引起分布模式的变迁。如家燕的英国种群在南非过冬,如今它们在那里的范围已向西扩张,原因是西部降雨量增加。

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于昆虫的治理以及天气的预知已经不再需要燕子,但人们也应该注重和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过度开发、改造和破坏自然环境,最终只会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