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小的时候,宝塔糖可以说是不少人的回忆,在那个物资缺乏的年代,缺少甜食的我们,会把宝塔糖作为糖果来食用,因为当时公共卫生健康并不如现在,农村县城有许多人会患上蛔虫病,蛔虫是最常见的人体寄生虫,接触温热潮湿的土壤、吃了未洗净的瓜果等都容易造成感染。
蛔虫能寄生在人的小肠中,以夺取人的营养为生,一般雄虫体长15-31cm,雌虫20-35cm。肝吸虫也是人体常见的寄生虫,吃生鱼、生海鲜容易感染。肝吸虫容易携带细菌,会导致胆管炎、胆囊炎、肝性脑病等疾病。那个医疗水平相对较差的年代,蛔虫病非常令人头疼,而宝塔糖的作用就是打掉人体内的蛔虫。
宝塔糖的出现最早是在解放初期,科学家发现蛔蒿能够有效去除人体内的蛔虫,所以1952年我们就从苏联进口来20克的蛔蒿种子,蛔蒿是一种耐寒冷的野外原生植物,蛔蒿中含有一种名为“α-山道年”的物质,是一种广谱性杀虫物质,所以在植物学上又称“山道年蒿”,是北极圈内的特有的药用植物。
为了让小孩愉快地服药,在蛔蒿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食糖后,制造为淡黄色、粉红色圆锥体的宝塔形状。人们便将这种驱蛔药称为宝塔糖。当时我们从苏联引进了蛔蒿,想要在全国范围内试种,只有潍坊农场试种成功,为全国十几家制药企业提供“宝塔糖”生产原料,还有少量出口。
然而随着中苏交恶,苏联单方面撕毁援助合约,撤走了提取蛔蒿的全部实验机器,没有了苏联的提炼技术,医药公司束手无策,我国种植的蛔蒿基本成为废品。
这也提醒我们,任何东西都应该要学会自产自研,依靠其他人,终究是不靠谱的,只有技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才是王道。
后来因为经历10年动荡,蛔蒿的种植更是经历来波折,再后来,我国开始自行研究提取技术,最终能够自行生产宝塔糖。
1979年,卫生部以及国家医药管理局推广全民服用“宝塔糖”驱蛔药,宝塔糖在全国开始流行,山东省内药厂几乎都在生产宝塔糖,导致库存积压严重,各大药厂随后终止了蛔蒿的种植生产,这时中国研制了更好的驱虫药物。服用宝塔糖的这股浪潮仅仅持续了3年。
1982年9月,卫生部和国家医药管理局对包括“宝塔糖”驱蛔药在内的127种药品与剂型予以淘汰。随着库存的逐渐减少,宝塔糖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因为宝塔糖退出历史舞台,蛔蒿种植生产也被终止。为避免蛔蒿绝种,药材公司的一些老同志将一些蛔蒿种子装入大瓶子里,置入深井进行贮藏,时间一长,最后都无法种植。1985年,蛔蒿在中国绝种。
蛔蒿的绝种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淘汰一种药品的剂型不等于淘汰这种药品的提取原料,因为说不定蛔蒿还能开发成其他的药物。
后来,人们再利用左旋咪唑制造宝塔糖,但是这和蛔蒿宝塔糖已经不是一种东西了。宝塔糖退出历史舞台可以说是一件必然的事情。
随着医药技术已经进步,有了更有效的打虫药取代宝塔糖,相比宝塔糖的驱虫效果,如今的驱虫药物可以快速抑制寄生虫对葡萄糖的吸收,导致虫体糖原耗竭,并抑制延胡索酸还原酶系统,阻碍ATP的生成,致使虫体能量代谢障碍。临床用于治疗蛔虫,鞭虫,蛲虫,钩虫,绦虫,粪类圆线虫所引起的单独或混合感染,并能破坏肠虫再次感染的循环。
而且宝塔糖是一种把肚子里的蛔虫麻痹的药,你吃了之后,蛔虫会昏迷,然后跟着你的排泄物一起排出,如今的驱虫药能杀死体内寄生虫并将虫体融化,然后随排泄物排出体外,不会排出整条虫子。
其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食品生产技术进步,市面上出现了更多的零食和糖果,人们对甜食的需求不再依赖于宝塔糖。任何物品都是如此,当需求量减少,慢慢的就会淡出人们的视野,最终彻底消失不见。
最后就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社会公共卫生越发重视,蛔虫病的数量也在慢慢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