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谁?这个问题有唯一确定的答案吗?

温蒂·约翰逊(Wendy Johnson)是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心理学家,她在童年时期是一个非常害羞的孩子。“有 一张关于我的报告卡上说:温蒂太害羞了,害羞到人们只是看看她,她都会受伤!”温蒂现在却不再这样害羞了:“我绝对是一个学会了克服过度害羞的人。”她的研究课题是“含羞”,她认为害羞是外倾性较低的一个指标,而外倾性是人格的关键性特质之一。不再害羞是否意味着她的人格已经发生改变了呢?她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这个回答可能会让你感到惊讶。大多数人都认为人格是称之为“自我”的本质,它完整且保持不变。在1887年,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做了很多研究,以论证人格在30岁会“像石膏一样”稳定。他的观点滞后了。心理学家们对如何测量人格这个问题争论了很久,最终决定使用“大五人格模型”。至少他们关于人格的定义达成共识:人格指的是个体的思维模式及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一直存在。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质疑这一定义。人格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变。这可能会让我们觉得有点不安,但是这对于我们中接近90%的,那些希望自己人格可以发生哪怕只有一点点改变的人来说,也可以算是一个好消息。

你是谁?

人格是一个容易掌握的概念,但是我们却难以对其测量。多年来心理学家尝试了多种测量系统,最终大多数人选择了“大五人格模型”。该模型包含了五个独立的人格因素:外倾性、宜人性、尽责性、神经质、开放性。测量的过程即需要被试单独评估他们对一系列陈述句的认同程度,例如“我是这个聚会中的一员”用来测试外倾性水平,“我对于很多事情很担心”用来测试神经质水平。

尽管大五人格模型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该模型也存在一定问题。首先,人们在该测验上的得分并不能很好地代表他们在面对真实压力以及行为后果时候的反应。行为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因具体情况而异。

更为根本的是,我们逐渐认识到把人格分为五个因素还远远不够。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心理学家温蒂·约翰逊说:“这个模型把不符合社会需求的因素排除在外:侵略,异化,残酷,操纵等等。即使是自信心也没有被包含在内。”比如,宜人性测量我们对他人的反应,但它并没有对我们的某些行为做出合理的解释——为什么有人会从工作场所偷窃?为什么有人会窃取其他人的劳动成果?

这导致了我们需要第六个特质,也就是“诚实-谦逊”来测量人的马基雅维利倾向。

加利福尼亚州马林县的心理学家伊莱恩·阿伦(Elaine Aron)认为,大五人格模型忽略了人格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她开创了“敏感”人格特质这一概念,用以描述对周围环境有更多生理反应的人。他们不一定是神经质的,但在行动之前会暂停与思考,不会鲁莽行事。

毫无疑问人格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遗传的,但我们不确定的是它多大程度上由先天基因决定,又有多少由后天培养决定。新生儿不具备上述人格特质,但却有自己独特的行为和反应方式,也就是心理学家称之为“气质”(或者气质类型)的东西。这包含了面对挫折的持久性以及反应性。(与前动性相对应,主要强调个人的行动没有主动性、超前性,只是对于刺激的反应。)反应型儿童会很害羞并且回避新异刺激。气质类型通常被当作人格的生理基础,但它并非是天生的。甚至在人们出生以前,环境与基因就产生交互作用从而对人格产生影响。举个例子,有证据显示怀孕期间焦虑的孕妇更可能生下一个焦虑的宝宝。

童年的经历也会影响我们的人格。研究表明当某个小朋友与拥有外向特质和更努力的小伙伴们相处的时候,他也会变得更加外向与努力。父母的教养行为同样也会对人格产生影响。哈佛大学的杰罗姆·卡根(Jerome Kagan)率先开始对反应性的研究,他发现如果父母鼓励反应型儿童尝试社交与冒险,他们会变的不那么害羞与恐惧。这可能就解释了气质为什么并不总能预测人们五个人格特质的后续评分变化。比如,喜欢微笑的儿童在将来并不一定会变得多么外向。并且,卡根发现只有25%的高反应性儿童会在15岁的时候非常害羞、焦虑、胆小或者谨慎。

你是谁?是时间里可延续的实体,是拥有独立人格的个体,还是独一无二的记忆载体?

从群体层面而不是个体层面来看,到成年时期,基因似乎占影响大五人格每个因素变化的40%左右。不过因此假设遗传与环境分别独立影响人格则是错误的。约翰逊认为它们不会单独影响人格。考虑基因影响的另一个方法是弄清有多少基因与五个因素中的任何一个明确相关。“一个也没有,”约翰逊说,“每次当我们发现有基因与其中一个因素相关时,都会发现它其实与所有的因素都相关。”

换句话说,环境与遗传以复杂的方式产生交互以影响我们的人格。但是,有没有证据显示这个交互作用到我们30岁的时候就停止了呢?显然没有。事实上,一旦科学家们抗拒了这种观点的直观吸引力以后,他们就有了很多与之相矛盾的发现。

第一个直接的挑战来自于对成年人长期以来的研究。2003年发表的研究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将会变得更加随和、尽责以及情绪稳定。最近的研究则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连接,即人格特质与老龄化大脑的生理变化相关。在意大利卡坦扎罗大学,罗伯塔·里塞利(Roberta Riccelli)与她的同事们发现了更高水平的神经质与更厚、更少褶皱的皮质之间存在相关性。他们还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皮质会越来越薄,褶皱则会越来越多。但这是否是一个因果关系还有待考察。

今年,新西兰梅西大学的皮塔·梅洛杰夫(Petar Milojev)及其同事发表了一项研究,阐述了人格如何随年龄变化。他们研究了4000名年龄在20岁到80岁之间的被试的数据后发现,人格在成年期早期与60岁以后最不稳定。对此,梅洛杰夫解释说:如果说环境的变化可以改变人格,那这个研究结果就说得通了,因为在成年期的早期和晚期这两个阶段里,人们会倾向于去经历最大限度的境遇变动。

现在我们越来越能确信,重大的生活事件在任何时候都会对我们的人格产生长期的影响。一段浪漫关系的开始可以降低神经质的水平。一项美国的研究显示,离婚让女性变得更具有外倾性与开放性,而让男性尽责性降低。不过一项德国的研究结果表明离婚会让男女都变得外倾性降低。

失业对人格产生的影响更大。我们早就知道失业会对幸福感产生重大影响。“它可能是所有生活事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英国斯特林大学的克里斯托弗·博伊斯(Christopher Boyce)说道。他发现失业对人格的影响有两倍大,它倾向于使人的尽责性与随和性降低。工作也可以改变你的人格。目前就职于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内森·哈得逊(Nathan Hudson)发现,全身心投入工作的人往往表现出尽责性水平的增加。即使是搬家到一个新的城镇都会影响你的人格,举个例子,居住在纽约的人往往是高神经质水平的,而伦敦居民则表现为低水平的随和性。

有一些因素会让人格产生暂时性的改变。比如,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的塞巴斯蒂安·辛德勒(Sebastian Schindler)发现,在实验室中诱导被试产生悲伤情绪以后,他们的神经质水平增加了10%,外倾性水平则下降了2%-4%。辛德勒认为这些数字虽然看起来比较小,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所探讨的人格被定义为“稳定与持久”。

情绪会影响人格(也就是思维与行为的一般模式)可算是老生常谈了。然而在我们一生中,环境塑造人格的程度也很显著。在约翰逊和她的同事去年发表的论文中,她们纵向比较了被试在14岁与77岁时的人格测验结果。他们发现,“虽然测量不够精准,但是找不到有关于人格稳定性的证据。”

这并不是说我们受制于反复无常的环境。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我们可以积极地塑造自己的人格并从中获益。特别是,有很多研究结果显示,低水平的神经质和高水平的外倾性与更健康还有更高的主观幸福感有相关性。

此外,哈德逊还发现:有87%的被试希望看到自己的五项人格指标可以发生改变,哪怕改变的程度很小。他认为这些数据与现实情况相符,即大多数人的理想状态是:更加精力充沛,在社交上更加友善,对他人更爱护,更有责任心,更有生产力,更少的压力和焦躁,更具创造性和深思熟虑。

改变人格的途径之一还有心理治疗。在今年一月份,伊利诺伊大学的布伦特·罗伯茨(Brent Roberts)与其同事声称,四到八周的心理治疗可以让人格发生改变,最显著的是外倾性水平的上升与神经质水平的大幅度下降。

迷幻物也可以改变人格。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表明,食用神奇蘑菇对人格会产生很大影响。即使单一一次心理测量也会高估被试的开放性水平,但是一年后,他们依然保持高强度的开放性。

不过神奇蘑菇在很多国家是违法的,心理治疗也不针对每个人。那么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改变人格?是否存在一个专属路径通向你的另一个人格?为了探讨这个问题,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哈德逊和克里斯·弗雷利(Chris Fraley)让一群学生志愿者写下他们最想改变的特质,然后帮其确定具体需要改变的行为以实现这一目标。同时哈德逊也指出太宽泛的目标并不容易实现。

四个月后,志愿者们报告人格特质水平出现重大变化——外倾性水平和尽责性水平上升,神经质水平降低。更重要的是出现了一个良性的循环,即行为变化导致特质水平发生变化,而这又反过来导致行为的变化。

心理学家们还在继续争论着成年后人格的可塑程度。不过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成年期以后人格仍然可以改变。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个好消息。博伊斯说:“现在你知道了自己在30岁仍具有掌控权,你可以告诉自己你的人格并没有被固定住,仍旧可以发生改变。”

迷失自我

在某些条件下,我们会失去某些觉知自我的关键因素。

  • 人格解体障碍

    你是否曾经感觉自己从肉身中脱离,以第三者视角观察自己?对于患有人格解体障碍的患者来说,这种感觉持续存在。他们觉得想法与行为已经脱离了自我的控制,这感觉就像是他们变成了机器人或像是活在电影中。

  • 身体完整认同障碍

    有一些人认为自己的躯干不是自我的一部分,这感觉会变得异常强烈,以至于驱使着他们把这段“不属于”自己的部分进行截肢。神经科学家认为,这是因为大脑中给予他们身体认知的脑区出现了故障。

作者信息:

EMMA YOUNG

科学与健康记者,拥有杜伦大学心理学学士学位。曾为《卫报》《悉尼先驱晨报》和《新科学家》等撰稿。著有《Sane》。


翻译:Harrit 校对/编辑:EON

原文:Your True Self -Mercurial You

神经现实是公益的科学传播组织,专注于神经科学、认知科学和精神病学等领域的深度报道和前沿解读。欢迎微信、知乎、知道日报、企鹅号等各大平台搜索“神经现实”获得更多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