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学者争论不断的 “史上最小恐龙” 事件,本周再次有了新的进展。
3 月 19 日,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已经将对 “宽娅眼齿鸟(Oculudentavis khaungraae)为史上最小恐龙” 论文的英文质疑文章提交给相关杂志进行同行评审,并同时在预印本网站 bioRxiv 发布。
此外,质疑文章的作者称,他们已经第一时间和在美国的 “宽娅眼齿鸟” 论文的通讯作者取得了联系,通讯作者表示,他们曾经考虑与《自然》杂志的编辑协商撤稿。
但据财新报道,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外籍研究员邹晶梅表示,她已经联系了《自然》杂志的编辑并将勘误,但期刊编辑认为无需撤稿,因为毕竟科学界经常犯错,并且,对论文进行同行评议的评审员们也都认为这是鸟类。“先前的错误将由科学家们再纠正。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这样,我们提出假设,找到了新的数据,再提出新的假设”。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王敏告诉 DeepTech,是否撤稿还仍未知,需要考虑多方因素。
最新证据
据财新报道,论文作者之一邹晶梅认为,质疑者的观点无法成为确凿的证据。比如,质疑者提出鸟类存在眶前孔,而琥珀化石内的 “眼齿鸟” 并没有眶前孔,因此认为其不是鸟。但邹晶梅认为,鸟类也存在没有眶前孔的情况,所以这一质疑并不成立。
但英文质疑文章进一步指出,原论文作者报告了泪骨的存在,在鸟类中只要存在泪骨,眶前孔就不可能与眼眶融合而消失。他们根据 CT 扫描数据确定,泪骨确实存在,且紧贴上颌骨,这意味着 “眼齿鸟” 的泪骨并不是鸟类中的状态,且眶前孔不存在,这符合蜥蜴的特征。
在此次预印本的英文质疑文章内,除了重申了之前的诸多质疑,如眶前孔缺失、侧生齿、系统发育分析仅在鸟类中进行外,在取得原论文原始 CT 扫描数据后还补充了重要的、从未在原论文中提及的新的解剖学证据,包括证实了方轭骨的缺失,与松果体感光有关的顶孔的存在,以及在腭骨和翼骨腹面存在齿列等。质疑者表示,这些重要解剖结构同样从未在恐龙和鸟中发现过,但在蜥蜴中却是十分常见的,进一步支持这件标本属于某种蜥蜴。
“最小恐龙” 事件回顾
3 月 12 日,一篇关于 “史上最小恐龙” 的研究登上了《自然》杂志封面的文章。研究论文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外籍研究员邹晶梅和美国洛杉矶自然史博物馆恐龙研究院院长 Luis Chiappe 等多位学者共同完成。
论文作者在一块约有 9900 万年历史的琥珀中发现了如蜂鸟一般大小的恐龙(广义恐龙包括鸟类),其颅骨保存完整,喙后长度仅为 7.1 毫米。鉴于该标本形态特征与其他所有鸟类都不同,论文作者建立了新属新种,并将其命名为宽娅眼齿鸟(Oculudentavis khaungraae)。
据论文描述,琥珀化石中 “宽娅眼齿鸟” 的头骨长仅约 14 毫米,可见一巨大的眼窝,直径约 4 毫米,尽管宽娅眼齿鸟体型很小,但它的牙齿比其他所有的古鸟类都多,上颌每侧有 18–23 颗牙齿,齿骨每侧有 29–30 颗牙齿,它还有着尖锐的喙部。从宽娅眼齿鸟的头骨尺寸来看,它比蜂鸟还要小一些,是迄今发现的最小的古鸟类,可能代表了迄今为止最小的中生代恐龙。
但仅仅过了一天,该论文就遭到了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王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李志恒、王敏、易鸿宇、卢静,以及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胡晗等多位同行的质疑。他们认为,“宽娅眼齿鸟” 不是鸟,而更像蜥蜴。
质疑者表示,将 “宽娅眼齿鸟” 归到鸟或恐龙的篇幅极其有限,且 “宽娅眼齿鸟” 头型的形状,并非只有鸟类才有,与鸟类 / 恐龙亲缘关系甚远的爬行动物,也有嘴尖而长、鼻孔后移、大眼等头型,比如蜥蜴中的铲吻蜥、安乐蜥类等。因此,仅仅基于这些连续形状的相似性,无法得出标本属于鸟 / 恐龙的结论。
而且,“宽娅眼齿鸟” 头骨上并没有眶前孔,也没有眶前孔留下的任何痕迹,而所有的蜥蜴都没有眶前孔。据此,质疑者认为,从这件标本没有眶前孔来看, “宽娅眼齿鸟” 更像是一种蜥蜴。
除了眶前孔,“具有侧生齿” 和 “没有方轭骨”,也是质疑者认为 “宽娅眼齿鸟” 更像蜥蜴的理由。
根据论文内的图文描述,琥珀中 “宽娅眼齿鸟” 上颌骨的牙齿明显具有侧生齿的特征,这在蜥蜴中很常见,但所有鸟类 / 恐龙的牙齿,都是长在颌骨齿槽里的槽生齿。
在邢立达等学者论文的描述中,没有看到 “宽娅眼齿鸟” 具有明显方轭骨的特征。眼眶下后方的方轭骨是蜥蜴和鸟类 / 恐龙头骨的一个重要区别,在进步的今鸟类中,方轭骨在轭骨支末端愈合在了一起,而蜥蜴则完全没有方轭骨。在这一点上, “宽娅眼齿鸟” 也更像是蜥蜴。
此外,蜥蜴才有的巩膜骨特征在琥珀标本中十分明显。据王维等学者的文章描述,尽管恐龙和鸟也有巩膜环,但每一片巩膜骨的形状都很简单。在论文中的 “宽娅眼齿鸟” 头骨中,每片巩膜骨中段缩窄,整体呈勺状,这种特征只在蜥蜴中发现过。
基于以上疑点,质疑者认为,“宽娅眼齿鸟” 不是鸟,而更像是蜥蜴。
争议继续?
质疑者之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王敏对 DeepTech 表示,生物学领域的众多学者不缺乏与业内同行的观点碰撞,对某一位学者的研究方法和结论提出自己的质疑或反驳十分正常,他们只为追求科学的真相。
面对质疑,论文作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对 DeepTech 表示,“新发现有争议(很正常),我们建议对方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讨论。”
此外,邢立达也在个人微博上表示,“学术问题有自己的规范,我们建议有兴趣参与讨论的学者,按照学术流程来讨论 ...... 由于保存的因素,大部分化石标本都有自己的局限性 ...... 我们期待在讨论中进步。”
但质疑者认为,结合最新投稿评议文章,以及原论文的公开信息可见,这件标本在琥珀中保存非常完好,骨骼结构非常清晰,没有太多变形。合作团队的 CT 扫描技术过硬,扫描结果也非常清楚,形态特征分析本不易出现偏差。
邹晶梅表示,唯一能确凿说明这一新物种不是鸟的证据,来自于一个新的样本,这一样本提供了颅后骨骼的数据,但关于新样本的研究尚未经过同行评议且出版发表,因此暂且不能被正式当作支持该物种是蜥蜴而不是鸟的 “科学依据”。
目前,英文质疑文章已经提交给相关杂志进行同行评审,并同时在预印本网站 bioRxiv 发布。(论文预印本网址: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3.16.993949v1)
质疑文章能否通过同行评审?“最小恐龙事件” 的真相究竟是什么?让我们期待两支团队的后续研究与学术观点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