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六月,来自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海水在南非的厄加勒斯角交汇,这种能量和营养的混合,吸引大量的鱼类,各种捕食者追随而来。
大白鲨常年在附近捕猎,它们是海洋中最著名的猎手,也是最凶残的猎手。就连皮肤上都长满了倒刺,绝大部分生物经过它的撞击就会直接丧命。处于食物链金字塔顶端的大白鲨好奇心非常强,无论遇到什么,都会毫无顾忌的咬上一口,从不放过任何。
水中摇曳的大白鲨(图片源自pixabay)
成年大白鲨独居,平均体长在四至六米之间,平均体重为两吨,已知最大的大白鲨长度达七点二米,体重三点二吨。一般而言,雌性大白鲨略大于雄性。
大白鲨拥有乌黑的眼睛、三角形锯齿缘的牙齿,以及有力的双颚。它们的体色多为灰色、淡蓝色或淡褐色,腹部呈淡白色,背腹体色界限分明,体型大的大白鲨色泽较淡。身体硕重,新月形的尾巴嵌于其后。在所有的鲨鱼之中,大白鲨是唯一可以把头部直立于水面之上的鲨鱼,这赋予它们在水面之上寻找到猎物的优势。 大白鲨的听力极佳,可以清晰听见两公里以内轻微的震动。
关于大白鲨的凶残,还有着这样一段悲惨和值得永远铭记故事。
那是在1852年2月,英国“伯肯黑德”号运兵船行驶到南非杭斯拜附近的海面上。距离海岸一公里的地方,在水下两米深处,有一处暗礁。只有当涌浪通过,形成独特的卷曲波浪时,这处暗礁才会出现。当时是凌晨两点,船上有六百多人,大部分是士兵,它们正在赶往战场。运兵船直接撞到礁石上,而“伯肯黑德”号只有三只救生艇,救生船让给了妇女和儿童,受到重创的运兵船沉没了。士兵们跳大海里逃生,数百只大白鲨将他们包围。无情的攻击,牺牲人数多达四百人,鲜血染红了海面。后来这处暗礁被命名为伯肯黑德礁石。这就是“妇女儿童优先”传统的由来,并成为沿用至今的伯肯黑德条例。
附近的吉萨礁上居住着约三千个海狗家族,大约有六万只海狗。它们历时十个月在每年的春天迁徙到这里,只是为了种族的延续。海狗是群居动物,每一个家庭由一只雄性和一只到数十只雌性海狗组成。海狗是哺乳动物,因其体型像狗得名。它们四肢呈鳍状,适于在水中游泳,上陆后则可用四肢缓慢而行。海狗喜食鳕鱼和鲑鱼,也吃海蟹、贝类等。白天在近海游弋猎食,夜晚上岸休息。听觉和嗅觉灵敏。
在吉萨礁的对面不到十公里的岛礁就是戴尔岛那里是鸟儿的保护区,两座岛礁之间的这片狭长的海域叫做鲨鱼巷,是大白鲨捕猎的水域。同样。这片水域也是海狗的生活区。
凯尔是一只雄性海狗,它有着5位妻子。清晨凯尔率领着妻子们和其它家族的海狗,一起潜伏在岸边的海草中。凯尔不时地浮起身子换气,同时也四下张望,保持着警惕同时观察着周围的动静。也许是默契或者是种族遗传的习性,所有的海狗几乎同时冲出海草区,向深海区进发。只有那里才有可口的鳕鱼。
凯尔一家今天非常幸运,搜寻到一大群鲑鱼。集体捕猎是海狗们与生俱来的基本技能。它们在海中围着鱼群不停地游动驱赶,慢慢的将鱼群赶向海面。只有在海面,鱼群的活动范围才最小,才最容易捕杀。它们欢快地捕食着,鱼群跳跃发出的巨大的响声很快引来了大白鲨。大白鲨在水下潜游悄悄的接近战场,停留在战场的正下方。凯尔它们还在高兴地进食,没有发现危险的到来。
大白鲨的身体慢慢的变成直立状态,它选中了目标。然后突然发动攻势,巨大的身躯以五十公里的时速,迅速冲向正在捕猎的海狗。凯尔本能的感觉到了身体下方海水的异常波动,向一侧稍稍划动了一下,这一点距离救了自己一命。“轰”的一声,凯尔被大白鲨的头顶出了海面,足足在空中飞行了十几米。大白鲨整个身体也同时跃出、,回落时,重重砸向海面,溅射起漫天的浪花。海狗们四散而去,眨眼不见了踪影。
冲破水平面的大白鲨(图片源自unsplash)
“逃”这是凯尔唯一的想法,依靠强健的体魄和灵活的技能同敌人周旋。大白鲨的牙齿几次划过,凯尔鲜血淋漓,一次又一次的被抛向空中。在强大求生欲望的驱使下,凯尔终于逃到了大白鲨的身体后面,弱小的凯尔随同大白鲨一起游动,这是海狗逃避被大白鲨捕杀的唯一方法。
几经波折,凯尔终于安全的回到了家中,经过几天的修养,和家人的照顾,凯尔再一次回到了捕猎的队伍中。
大白鲨继续它的捕猎生涯,它们不单单的欺辱弱小,有时也会向比它们体型大三四倍的鲸和同类亮出獠牙。为领地而战,为生存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