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智人能统治地球,为何采用一夫一妻制?或与智人爱唱歌有关

说起几万年前多个人类种族割据一方,我们能想到的都是野蛮、血腥的场面。事实上,“野蛮人”也有柔软的一面。

有研究表明,音乐充当了远古人类在语言发明之前的交流工具,与一夫一妻制也存在联系,还促进了早期人类社会的形成。

音乐与艺术是社会的粘合剂

目前,最早的乐器拥有4万年历史,出土于欧洲,正好是我们走出非洲不久,能否统治地球的关键转折点。

此时欧洲是尼安德特人的家园。尼人和我们同源于海德堡人。在我们进入欧洲大约5000年左右,人口占比已经超过了90%,尼人最终慢慢消失。

从两族人类的遗址中可以发现,尼人并不愿意花时间去装饰生活的洞穴,虽然在尼人晚期的洞穴中也发现一些壁画,但是相比于智人,那根本不叫艺术。

智人洞穴中的墙壁,简直就是一块画布。不仅如此,智人还会雕刻人像与动物,我们甚至发现了智人已经开始创造抽象的“神话故事”——人狮雕像,而乐器也源于智人的手工雕刻。

从表面上看,音乐与艺术似乎与智人战胜尼人无关。在传统观点中,音乐固然有趣,但是并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也不是人类进化的必要条件。

然而,从出土的乐器及象征性艺术品可以发现,其制作过程并非一个人可以完成,智人存在分工协作,然而音乐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乐器的制作。

在现代很多人虽然不懂其他国家的语言,但却能“听懂”其音乐。我们能从音乐中,感受到旋律带给我喜怒忧伤。即便是无言的旋律也能让我们感同身受,但是两个语言不通的人类却很难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当国歌响起,或许我们的内心有种莫名一致的凝聚感。

音乐与艺术是社会的粘合剂,会让智人在茹毛饮血的时代产生认同感、信任感,使智人拥有了沟通的符号,帮助智人团结在一起,并促使他们的社会形成文明的雏形。

尼人的认知能力不输智人,但尼人更像孤胆英雄。有资料显示成年的尼人甚至可以单挑熊,居住的洞穴很有可能从熊手上抢过来的。

尼人也是孤独的灵魂歌手及粗浅的抽象画家,形成了一个相对分散、基础的社会形态。相比于智人,他们缺乏音乐形式及文字或艺术“符号”,无法形成可以达成社会共鸣的现象,产生高度的社会团结,这很有可能是它们最终被淘汰、吞并的原因。

音乐与直立人存在联系

目前也有证据表明,智人并不是音乐的发明家。人类学家通过对非洲原始部落的观察,发现很多部落传统乐器都是由易腐烂的材料制成,很有可能4万年前就已经存在乐器,存在音乐。

人类发声部分软组织的结构与头骨底部结构存在关联。通过头骨结构科学家判断,早在200万年前,人类可能具备粗糙的音乐发声能力,这正好是第一批直立人走出非洲的时间。

一夫一妻制

在达尔文《人类的起源和性别选择》书中曾提到,鸟的鸣叫有助于它们吸引异性,警告竞争对手。在现代原始部落中,还有部分人类使用鸟鸣来进行沟通,特别是在森林中狩猎时。

苏黎世大学研究团队,发现一些会唱歌的灵长目都是一夫一妻制,而竞争异性时会用声音决斗的鸟类,主要也都是一夫一妻制的物种。唱歌或许与一夫一妻制的关系进化存在某种联系。

人类音乐的源头

我们说话时,相同的语言,不同的语调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意思。音乐和语言的出现很有可能是早期人类为了交流情感。

在史前时期的某个时刻,人类开始以更大的群体聚在一起,并需要一种向更多个体传播情感状态的方法,以保持群体团结,于是音乐就出现了。

同样是200万年前,由于身体结构改变,导致古人(猿)出生时都是早产儿,相比于其他初生的动物,显得更惶恐无助。母亲往往会用温柔的语调及轻柔的音乐传播安抚情绪,这也有可能是人类音乐的源头。

有科学家还发一些灵长类动物,可以像人一样分辨不同的旋律及不同的词组,即使是微小的变化,或许在演化成人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具备了歌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