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争霸中原、吴国北上,越国称霸后的迁都,都是为了啥?

导读:

公元前586年,寿梦即位。这是吴国历史上除了泰伯、仲庸以外第一位有文献记载了生平事迹的王,同样也是在与中原文化隔阂了数百年以后,第一位率领吴国重新与中原文明地区产生联系的君王。寿梦是一位有着远大理想的君主,也是一位有作为的君主,他的一生几乎可以用“文韬武略”四个字来形容。

寿梦即位以后的第一件大事

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寿梦即位以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出兵攻打北方的郯国,并在战争中大获全胜,迫使郯国向吴国称臣。这次战争,其意义不同于吴国以往的任何一次。郯国虽不是什么强国,但它的地位却与吴国以前灭掉的那些国家有着极大的不同。

郯国被认为是属于中原的国家,是当时中原第一大国、霸主国——晋的附属国之一。寿梦的这一做法轰动了中原,不论吴国以前吞并过多少政权,那些国家都和它本身一样,是中原人眼中的“蛮夷”。“蛮夷”的事情,他们内部解决就好了,中原的各文明国家是不会插手的。但这一次郯国因为迫于吴国的“淫威”而叛变,这令当时的霸主晋国很是生气,于是晋国联合了地处山东半岛、距离郯很近的两个强国——齐国和鲁国一起讨伐郯。战争的结果我们不得而知,因为历史文献当中并没有记载。不过通过后来夫差讨伐齐国、郯国出兵相随这一记载,我们可以判断出无论这场战争的结果如何,郯国在这100多年间一直是吴国的臣属国。

寿梦的这一次出击让中原各国注意到,在长江下游的荒蛮地区,还有一个叫做吴,且具有相当武装实力的“蛮夷国家”。寿梦本人也因此出了名,中原各国的国君通过这一事件都认识了吴王寿梦。这在当时来说不是什么好事,因为此时距离晋文公组织诸国共伐楚国的时间并不遥远,中原各国非常不乐意看到有第二个“蛮夷”像曾经的楚国那样强盛起来,这会对中原各国构成巨大的威胁。

寿梦新官上任的第二把火

寿梦新官上任的第二把火是朝贡周朝、出访鲁国。如果说攻打郯国的目的是为了扩充领土,增强经济与军事实力,那么此次出行的目的则是为了学习文化,增强国民素质。

在春秋时期,对于一个地处荒蛮的英雄或者国家来说最最诱人的不是黄金白银、玛瑙翡翠,也不是辽阔的土地、兴旺的人口,更不是绝世的美女和强劲的军队,这些都可以通过战争手段掠夺而来,而唯一无法掠夺的,就是中原地区的文化。

楚国争霸中原、吴国后期的北上,以及越国称霸以后的迁都,都是为了向中原靠拢。中原永远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地方,能够在中原地区拥有一块落脚之地,比在荒蛮地方给他一座城池都重要。

寿梦父子二人到周朝学习文化

据说,寿梦不仅自己来到周朝学习文化,还带上了他最喜爱也是内定继承人的小儿子——季札。父子二人尽管来自“蛮夷”,但因为根正苗红,祖上泰伯、仲庸就连周文王也要喊大伯、二伯,所以受到了当时的周天子——周简王的亲切接见。

在周朝,礼乐制度是治国之根本,这也是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打得不可开交之时仍没有人主动去推翻周朝,却还要尊敬周朝的原因。孔子还专门为这两门学问制定了《礼经》和《乐经》,并把此二门学问列入“六艺”之中,是孔门弟子的必修课。

顺便还要说一下,制定礼乐的人是周公,姓姬名旦,又被称为“周公旦”,他是周武王的弟弟,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周武王去世的时候,继位的周成王年纪尚幼,于是本来被封在鲁地的周公并没有赶赴鲁国,而是留在周地主动担当起了摄政王的角色。这一行为在当时的王室内部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认为周公是趁机阴谋篡权,事实上周公若想篡位也极其容易,他在朝中手握重权,况且本身就是周武王的弟弟,废掉年幼的侄子对他来说简直是易如反掌。

然而《尚书大传》当中的一段记载反映了周公摄政时期他都做了什么:“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可见,周公摄政期间做成了很多有助于周朝发展的大事,而且在第七个年头,也就是周成王十二岁时又将朝政交还给了周成王。有了周公奠定的基础,周朝在周成王及其子周康王的治理下社会安定、百姓和睦、经济发达,这段时期在历史上也被称为“成康之治”。周公功成身退,面对巨大诱惑仍不为所动的美德一直被后世传扬,他是孔子最推崇的圣人之一。

寿梦父子把礼、乐两个文明的代名词带回了吴国

寿梦父子来到周国,开了眼界,没想到治理一个国家还可以依靠这样的手段!尤其是寿梦的儿子季札,他接触到了礼、乐之后,便着了魔,终其一生研究这两样东西。

寿梦父子把礼、乐这两个文明的代名词带回了吴国,这是寿梦在位时期对吴国文化方面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当然,这两人只是象征性地把礼、乐带回了吴国,实际上从后来的发展来看,这两样神奇的东西并没有给吴国带来太大的影响,可能因为吴国的贵族们受教育的程度实在太差,实在欣赏不了这么高雅的玩意儿。

另外,这一次出行除了收获之外也留下了一个后遗症,就是小儿子季札从此迷上了文化,多年以后他成了一位深谙礼乐的文化人,但也从此对继承王位这件事失去了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