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万年经历了冰火两重天,仅剩38只的沙漠鱼,如今怎么样了?

魔鱂(mó jiāng)是世界上最稀有的物种之一,它生活在世界上最干旱的地区之一——美国莫哈韦沙漠,所以有人又叫它沙漠鱼,被生物学家称为“进化的奇迹”。

在地球上生活的6万多年里,它经历的不仅仅是酷热的沙漠,还有严寒的冰期。严寒和酷热并不足以形容它的遭遇,它所承受的比这多得多,下面我们就来聊聊这个神奇的物种的前世今生。

极度恶劣环境

我们常说乱世之中出枭雄,人类的起源也离不开东非大裂谷形成造就的东非恶劣的环境变化。在很久以前正在经历了严寒冰期的莫哈韦沙漠还不是沙漠,这里气候凉爽、湿润。当时沙漠的心脏“死亡谷”由于地势低的缘故,雨水及其他湖水支流的灌溉形成一个巨大的盐湖,大量鱼类在这里栖息,如今的死亡峡谷还可以看到远古遗留下来的海滩沉积物。

后来地球冰期褪去,气候变得干燥,盐湖开始蒸发,而死亡峡谷周围的三座大山阻隔了云层的进入,雨水便无法进行充足的补充。一年当中有10-11个月都没有水,原本生活在这里的鱼类有的顺着支流离开了,有的则灭亡。还有一部分各种不同的方式幸存下来,面对这样的恶劣环境开始了它们不同的演化之路。

目前在死亡谷内存在着种鱼类,其中一种为后期入侵的物种,而魔鱂就是演化道路上最特别的存在。“死亡谷”从字面就可以知道它代表着死亡,环境的恶劣程度达到美国之最。当人们第一看见魔鱂时总会惊奇地说:“这样的地方竟然会有鱼”。

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它生活在死亡谷的一个石灰岩洞——魔鬼洞,它又属鱂属。洞中的小水塘面积仅10余平,所以它也是脊椎动物中种群生活面积最小的物种。死亡谷是全世界最热的地方,地面温度一度达到57度,即使是在洞中的,水塘的水温也达到了33度。水温和溶解氧浓度都接近了鱼类致死的极限。

死亡谷的空气中的湿度接近于零,并且洞中暗无天日。我们知道地球的能量主要来源于太阳光,洞穴及水塘中的植物,微生物都需要摄取能量才能长存。而在洞中独立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底层生产者没有足够能量来源,那么上级消费者也获得不到足够的能量,魔鱂为了减小能量输出所以体型只有2.7厘米,并且活动极少。它就是在这种地球极度恶劣的环境下生活了数千年。

数量下降

虽然水塘面积很小,但是含水层接近8米连着地下水,所以水塘并没有蒸发掉。不过近年来魔鱂的数量呈现下降的趋势。1970-1996年平均稳定在300条,2006年4月降低到38条,2013年达到历史最低35条。美国政府颁布法令对其进行严格的保护,目前在100条左右。

科学家发现数量下降的有可能是出现了一种潜水甲虫,它以鱼卵为食。这种甲虫是外来物种,还是后期演化而成还有待考察。另外一个原因是由于地下水错综复杂,科学家在2012年墨西哥地震的同时,在魔鬼洞内产生了迷你海啸。死亡谷附近的地下水农业灌溉,也可能导致了水塘水量不足,目前美国政府下令也对附近地下水进行严格的控制。

科学家曾经试着对它们进行圈养,他们发现圈养的魔鬼鱼体型会变大,失去它们原本可以承受极端环境的特性。科学家尝试让魔鱂与沙漠中的其他鱼类进行杂交圈养,防止在其灭绝时,其对抗极端环境的特殊基因因此丧失,为日后的研究做准备。

影响

魔鱂的研究可以教会科学家如何适应缺氧、缺能量、高温等极端环境下生存。如果我们把地球生态比作一块布,每次物种灭绝时,就相当于抽去了布中的一条棉线,这样会削弱布的强度,随着一条条棉线被抽离,最终即使还有大量的物种存活,这块布也会散掉。魔鱂的灭绝或许在今天看来并不会对人类带来严重的危害,但我们丢失的是物种的多样性,后面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只有等时间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