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作为东方大国,一直以来都被世界所瞩目。可是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却有接近整整一个世纪的黑暗时期,这场黑暗的开端,正是“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实录图
“鸦片战争”,即“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与英国在1840年发起的一场“通商战争”,战争共耗费了两年的时光,最后以清政府的惨败而告终。正是因为此次战争的败北,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被签订,在《南京条约》上,赫然出现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并对英军赔款2100万银元等内容,令人触目惊心。
当清廷谈判代表耆英在条约之下签字的时候,大清国的迷梦彻底被击碎,自诩为“天朝上国”的清廷,不得不向“蕞尔小邦”的蛮夷低下高贵头颅,并乖乖掏出银子交到对方的手中。
更可怕的是,熟读《马可波罗游记》的欧洲人,一直认为东方的中国是最神秘、最开明、最先进的国度。可是英军的坚船利炮却告诉他们的主人,对方只是一只纸糊的雄狮,一旦被戳破,将会瞬间变成一堆废纸。
读及此处,可能很多读者都在抚案叹息,遗憾晚清皇帝无所作为,致使大清国陷入了任人宰割的地步。可是您也许并不知道,其实鸦片战争的发生原因,并不是在于鸦片本身,而是在于英国对大清王朝的过早的垂涎。
公元1792年时,英国政府派遣外交家马戛尔尼为访华大使,前来觐见大清乾隆皇帝。对于英国使者的主动到来,乾隆皇帝表示欢迎,但是双方就外交礼节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致使见面的气氛稍显尴尬。
清朝末年的行礼图
马戛尔尼此次到来的真正目的,就是想在大清国设立几个通商口岸,如此双方可以互惠互利,并缓解英国内部极大的经济矛盾。不得不说,在18世纪时,中国的丝绸、茶叶以及陶瓷等,都是欧洲地区贵族与贫民们的抢手货,可英国的毛、棉织品,却在中国本土销路不大。
马戛尔尼认为,乾隆皇帝应该会立马答应自己的请求,并携手与日不落帝国合作。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乾隆皇帝断然拒绝了这个请求,只是赏赐给使团大量珍宝,以表示泱泱大国的阔气与魄力。
乾隆皇帝不会想到,正是因为他的强势拒绝,令马戛尔尼难以归国复命,只能在民间巡视,继而窥探到更多关于东方的秘密。马戛尔尼走访民间才知道,原来所谓的“康乾盛世”,只不过是一个巨大的谎言,“盛世”二字只适用于官僚与皇帝,而民间的百姓却只能在“盛世”的阴影下畏缩求生。他们衣衫褴褛,眼神中充满着麻木与无知,所有清朝的子民似乎都是行尸走肉,仿佛对自己的惨状早就习以为常。
马戛尔尼对此感到很惊讶,生在重视人权的英国之内,他根本不敢相信眼前的情景。在马戛尔尼使团归国之前,他们还顺便将大清的海岸线进行了系统测量,期间并未遭到任何人为干扰,这不是大清国的自信,而是连乾隆皇帝本人都不知道海防的重要性,满朝文武更不知道其中的利害。
鸦片战争
马戛尔尼归国面见女王时,将所有的见闻都陈述了一遍,女王的脸上从期待变成了愤怒,又从愤怒变成了轻蔑。自此之后,欧洲开始为大清贴上了几枚刺眼的标签:“财富”、“愚昧”、以及“落后”。日不落帝国的侵略野心更大了,那个令它一度恐惧又期待的东方大国,开始逐渐被自己视作一只猎物,一只美味却又沉睡不醒的猎物。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是历史上著名的“虎门销烟”,诚然,这种被国人视作义举的行为,的确触犯了英国的利益,但是虎门销烟销毁的鸦片数量,只是英国在中国鸦片生意中获取利益的九牛一毛,可该事件却如愿为英国人找到了一个对大清帝国“单挑”的最好借口。
清朝满八旗与绿营军
在战争期间,清军上下的表现令人极其失望,甚至现今看来还多少有一些滑稽。入关时的八旗兵,可谓是轻弓快马来去如风,可到了清代后期,落后的军体制度,让八旗子弟丢下手中的刀枪,转而照顾笼中的鹰雀,甚至连盔甲都要卖到当铺换酒喝。
士兵如此,将帅更是如此,他们出则前呼后拥,入则三五成群,专门徘徊于赌坊妓院,直至战争命令一下达,这群官爷才赶忙招呼乌合之众集合,再匆匆忙忙找些苦力凑数。
林则徐虎门销烟
至于武器方面,在1835年时,关天培就主持建造了40余门海炮,可试验结果却令人吃惊,40门海炮无一例外的都炸膛或哑火。更令人尴尬的是,在与英国人对峙期间,将帅们居然会认为“夷人每天以牛羊肉磨粉为食,不易消化,必然结肠便秘而死”,正因为如此,他们还煞有介事的控制茶叶与大黄的出售,毕竟这两样都是通便的灵丹妙药。
在开战失利之后,道光皇帝还要命人打造夹杂牛皮的藤牌,以抵挡英军的大炮,还企图用钩镰枪钩断英军的马腿。索性这个天真的决定没有被采纳,否则的话,道光皇帝恐怕又会在后世留下一个大笑柄。
在很多著作中,都毫无质疑的认为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耻辱的开端,是令人铭记且不齿提起的窝囊仗。可是在笔者的眼中,鸦片战争的结果虽然难以直视,但是在被迫打开国门的同时,一直处于迷梦之中的东方大国,也开始有了苏醒的迹象。换句话说,鸦片战争只是黎明前的那一片黑暗,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它的出现应该值得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