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土耳其空军接连击落叙利亚空军的苏-24战斗轰炸机和L-39教练机的消息很是夺人眼球,特别是关于土耳其空军的F-16战斗机在交战期间“全程不开雷达”的作战方式更是让很多人真正意识到了预警机在现代空中对抗中的重要作用。但对于这两次土耳其空军所取得的战绩,很多人在审视其经验时往往带着“有色眼镜”,甚至认为土耳其方面取得的胜利没有研究价值。但实际上,这种并不对等的空中对抗形态,已经成为了当代空中交火的主流模式,而它所带来的一个问题也不容忽视——现代局部战争之中,传统意义上的“战斗机”是否仍然占据一席之地?
在近期的叙利亚战场上大出风头的土耳其空军F-16战斗机
从交战双方的作战能力和飞行性能来看,F-16能够接连两次取得战果实属必然。苏-24虽然是一种超音速作战飞机,但该机本质上是一种轻型轰炸机,其空战能力极其羸弱,仅能挂载设计于上世纪60年代的R-60红外制导近距空空导弹进行自卫性空战,该机推重比仅有0.83、机动性能极差,因此即便能在敌方导弹发射后及时进行预警,也往往难以通过机动摆脱锁定。同样的问题还出现在另一种被击落的叙利亚空军飞机L-39上。L-39并非是一种标准的作战飞机,而是高级教练机,因叙利亚空军目前装备短缺才被当做轻型攻击机使用。L-39在亚音速飞机中机动性不错,但仍然无法与战斗机相比。同时,也缺乏完善的锁定告警系统,更没有可以探测空中目标的机载火控雷达,所以L-39在遭到F-16锁定和攻击时甚至可能是处于毫不知情的状态。可以说,F-16攻击苏-24和L-39完全没有技术性可言,其难度比空空导弹射击训练时击落一架靶机没什么区别。
因此,虽然土耳其空军近期看似战绩辉煌,但事实上取得这种一边倒的胜利实属理所当然,用全副武装的第四代战斗机去攻击轻型轰炸机和教练机,即便从飞机性能上来说也不难理解这种战绩出现,更不用提从体系角度来说叙利亚空军远不如土耳其空军——在F-16背后,有着包括地面预警雷达、预警指挥机、地面指挥系统在内的全套体系,这种完全不对等的系统构成之下,即便叙利亚空军出动诸如米格-29一类性能能与F-16持平的战斗机,也很难说会占到便宜。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两次空战当中土耳其空军的F-16就像机动灵活、有“场外指导”、不仅会用重剑刺杀而且也能用弓弩远程攻击的剑士,而叙利亚空军的苏-24和L-39就像素质一般、单打独斗的杂兵,这两者遭遇时的胜败结果几乎是完全没有悬念。不过,如果单纯认为这种战果没有什么研究价值那可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发生在土耳其和叙利亚两国之间的空中交火,恰恰是当代空中交战模式发生重大变化的证明。
虽然苏-24对于叙利亚空军仍然是很重要的资产,但这并不意味着该机拥有良好的空战能力
对于这种场面上很“不好看”的空战,或许很多人会认为相当无聊,甚至可能会令人感觉土耳其单方面倚强凌弱“胜之不武”。然而,回顾近三十年以来的空中对抗局面,不难发现“单方面屠杀”式的空战经常上演。现代战争中空中对抗的模式,早已悄然发生了改变。风靡全球的空战类游戏《皇牌空战》中经常出现的十几架乃至几十架战机进行狗斗的场面固然令人血脉喷张,但毫无疑问的是,高技术战争中的空中对抗,不但近距离格斗(俗称“狗斗”)的情况越来越少,而且交战双方的技术差距也正在越拉越大。越南战争中越南空军利用米格-17和米格-21优异的机动性对美军战机进行近距袭扰的战例虽然给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但这已经是近距格斗在现代空战中最后的辉煌。甚至可以说,在当代局部战争之中,双方战斗机为争夺制空权大打出手的局面,在越南战争后已经开始落幕。
在第四代战斗机开始服役后,空中对抗和空中交火的形态开始加速转变。1982年的贝卡谷地空战,首次向由领先对手一代的战斗机与预警机联合形成压倒性优势的局面。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中距空空导弹取得的战绩首次超过近距空空导弹,这个战后讨论海湾战争时极少被提起的情况事实上非常关键——从冷战时代开始各国空军一直追逐的目标,终于最终实现了突破,而海湾战争中多国联军对伊拉克空军的单方面优势,则标志着“非对等空战”时代的来临。而到1999年的北约入侵前南斯拉夫期间,虽然看似出现了南斯拉夫空军的米格-29与北约联军的第四代战斗机交战的“对等空战”局面,然而考虑到双方整体实力的差距、特别是北约方面在空中作战行动的体系支持方面远胜南斯拉夫,因此最终出现南斯拉夫空军被“单方面屠杀”的局面。
关于贝卡谷地空战,很多人往往只看到了以色列装备的美制战机对落后一代的叙利亚装备的苏制战机的单方面优势,却往往没有注意到体系完善程度造成的战场信息单方面透明,这才是以色列空军大获全胜的关键
而到了2003年的第二次海湾战争前,甚至有参与作战行动的美国空军的F-16战斗机中队指挥官如是训斥下属:“谁在空中击落了一架伊拉克飞机,我就让谁滚回基地去扫地板。”这句话包含双重含义:第一,作为美国空军对地攻击任务的主力机型,F-16别去抢执行制空任务的F-15的活;第二,美军的目标就是确保伊拉克战斗机不能升空对美军形成威胁,如果谁在空战中击落伊拉克战机,则意味着这一目标已经失败。不得不说,这位指挥官的态度狂则狂矣,但其中反映的美国空军的作战思想,则确实很值得品味和商榷。
如今反观叙利亚冲突发生以来的空中交火情况,再回顾近三十年来空中对抗的发展趋势,熟悉空军发展历史的朋友或许会想起一个很有历史感的名词:战斗机无用论。1921年,意大利空军创始人朱里奥·杜黑在总结以往空中力量运用学说的基础上编写了《制空权》一书,该书作为第一部明确指导了空中作战力量战略思想的学说,至今仍然对各国空中作战力量的建设发挥指引性作用。由于《制空权》中提出独立的空军力量需要通过摧毁敌方航空器来夺取制空权、因此需要建设以轰炸机为主的空军来将敌方空中力量摧毁于地面的作战思想,上世纪30年代前后,在很多国家的航空作战力量中“战斗机无用论”一度甚嚣尘上——持此论调者声称战斗机只能在空中摧毁敌机、却难以通过大规模摧毁敌方机场和机群确保制空权,因此战斗机是一种“没用的装备”,只需要为轰炸机增强自卫武装就行了。自然而然,这种理论在日后被证明完全是错误的,但现今的空中交战模式,却似乎让“战斗机无用论”竟然具有了一些“前瞻性”。
即便是F-16这种设计时完全没有考虑攻击任务的战斗机,在服役后也越来越多地被用来执行攻击任务,这倒从侧面证明了现代战场上“战斗机无用论”并非完全的“歪理邪说”
具体到叙利亚战场来说,这其实是一次对于《制空权》理论不太典型的实践。叙利亚空军使用轰炸机和教练机空袭反政府武装阵地,目的在于运用战区制空权迫使反政府武装放弃对实控区域的控制,反过来支持叙利亚反政府武装的土耳其派战斗机进行拦截并发起攻击,这看似都是很符合《制空权》理论的实践。但这种战场局面还隐藏着另一层问题:从叙利亚空军被动挨打、土耳其空军却对叙利亚空军的活动了如指掌来看,土耳其才是当地制空权的实际拥有者,而叙利亚空军反而是在缺乏制空权的情况下冒险行动。在这种情况下,土耳其即便不出动F-16,哪怕只是使用F-4E-2000这种“老爷机”或者发射远程地对空导弹,都能轻易击落叙利亚空军作战飞机。换言之,这种情况下的战斗机与其称为“战斗机”还不如称为“截击机”,其运用模式与前冷战时代大量使用战斗机与敌方战斗机交火夺取制空权的情况截然不同。
苏-30SM属于四代半重型战斗机
实际上,单一用途的战斗机,早就已经遭到淘汰了。从第四代战斗机开始,各国研制的战斗机或多或少地都具有部分多用途能力,在具体的作战行动中也往往承担过去由轰炸机或攻击机承担的作战任务。这其中固然有作战飞机价格越来越贵、各国空军都不希望维持作战用途单一、性价比低的机型的因素,但仅能用于制空或夺取制空权的战斗机在现代空军中找不到定位,恐怕才是更重要的因素。类似F-15E和苏-30MK一类多用途战斗机在国际市场上的走俏,绝不是偶然因素。而美国空军宁可停产F-22A、也要大规模采购空战性能略差的F-35A,也是基于相同的原因。我们甚至可以断言,传统意义上的“战斗机”早已退出历史舞台,现在所谈及的“战斗机”只不过是“多用途战斗机”作为“战斗机”的功能。而随着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即便是战斗机之间发生争夺制空权的交火,发生交战双方规模接近、且存在大量近距空中格斗的作战形态也将越来越少,交战双方都将更倾向于在中远距离上解决问题。
为什么要狗斗?因为我有超机动性!不,那是因为你傻
对于叙利亚战场上发生的空中交火,或许仍然有一些人会认为因属于交战双方其中一方不具有完善的作战体系而不具有典型性。但事实上且不谈两个都具有完善空中作战体系的国家发生军事冲突、并爆发大规模空中对抗的情况概率有多低(这一类国家基本上都是军事强国,发生军事冲突的潜在后果可想而知),即便交战双方确实都具有完善的空中作战体系,双方战斗机将主要执行的任务除了攻击、侦察等传统上并非由战斗机完成的任务外,也将主要用于拦截敌方执行攻击、侦察任务的战机而非耗费在与敌方争夺制空权上。这种设想或许违背很多人对于战斗机主要任务的基本认识,但在战场环境复杂化、且战斗机生产上无论资金成本还是时间成本都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尽量避免“势均力敌”、而选择“以强凌弱”很可能成为未来空中交火的主流形态。无视这一点、总寄希望于进行骑士决斗式的“空中决战”的指挥者,在未来的空中交火中将白白蒙受不该承担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