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头盔刻梵文,刀剑痴迷镔铁,古代中国有哪些武备没自主产权?

编者按:《左传》成公十三年 周礼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世界各国总把最先进的技术投入到军事活动中。我国也不例外。在中国武备交流史上,既有输出国外部分,也有输入域外部分,所谓域外对于动植物来说是原产于域外或者是域外最先驯化的。笔者试举几个我国引进域外武备文化交流案例以供大家参考。
文字篇:中国武备文物中的外国文字。梵文:印度的古典文字。是印欧语系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同时对汉藏语系有很大的影响。中国对悉昙体梵文的学习和使用颇为盛行,后传入日本,至今日本还保存了最原始的悉昙体经书。

▼图为日本镰仓时代带梵文的大磨上(为缩短刃体将一部分刀刃改刀茎)太刀。铭文为备前国长船住景光 元亨二年(1323年):

梵文从十二世纪开始使用天城体字母,现在学习、佛学院中教授的梵文大多为天城体梵字。还有一种流行于西藏和尼泊尔的蓝查体梵文,随着中国明清统治阶层对藏传佛教的重视,而流行于中国汉地。

▼清代梵文皮、铁皇帝大阅胄,表明皇帝崇信佛教,又自喻为佛的化身:

▼带有梵文的明清刀刃局部,梵文已经成了装饰性文字,多不可读:

明清武备文物之所以出现梵文铭文,是因为朝廷崇信藏传佛教,将藏传佛教中种子字的寓意寄予武备中,至于有些刀剑上有国外蚀刻花纹及外文字母铭文,是因为那些刀剑刃身本来就是国外的,配之以中国外装而已。

▼图为故宫所藏西洋改鞘腰刀:

材质篇:镔铁。镔铁这个词在中国词汇中表述还是挺模糊的。古代中近东、南亚有花纹的刃器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种以乌茨(Wootz)钢为原料制成;一种以高碳钢和熟铁叠打而成。不得不说中国史籍在对镔铁这个词的描述中,混淆了渗碳结晶钢和人工锻焊钢的区别。原因在于当时有的引进的是制成品,有的引进的是原料钢材。《魏书》卷102《西域传》说:波斯国(今伊朗)出镔铁。我个人认为是经坩埚渗碳,高温熔化后的材料钢。唐代僧人慧琳《一切经音义》卷55认为镔铁出于罽宾(今克什米尔)等外国,又说镔铁“以诸铁和合,或极精利铁之上者”,我个人认为是人工锻焊的成品。出产地域方面还有出自大食国等说法,总之,所谓的镔铁的分布在西域地区有一定的广泛性。镔铁约在南北朝时传入中国。此后中国也掌握了制炼人工锻焊镔铁的技术。镔铁主要用来制作刀剑,花纹堆累,绚丽多姿。至于锋不锋利,好不好用,和开刃角度及刃器姿形有关。

▼笔者旧藏清代人工锻焊刀局部照片:

人工锻焊或渗碳结晶钢刀表面花纹如不明显,古人会把把表面磨光刀再用腐蚀剂处理,可见花纹,也叫称“宾铁”。明代曹昭的《格古要论》卷六说,镔铁有旋螺花、芝麻雪花;常用的腐蚀剂为金丝矾,又名黄矾(硫酸铁)。元朝工部设镔铁局,明代山西出产的镔铁,个见是多为人工锻焊,而新疆出产的镔铁则有可能是渗碳结晶钢。器械篇:明清引进日本及西洋刀剑的情况,请见《清朝皇室的“万事屋”,看皇家级别的长矛都啥材质,雍正造办处了解下》等相关文章,说过了不再赘述。我们说下锁子甲:锁子甲是古代战争中使用的一种金属轻便铠甲。公元前五世纪或更早,可能是黑海北部的斯基泰人首先发明了锁子甲。锁子甲在中国古代又称“环锁铠”。一般由铁丝或铁环套扣缀合成衣状,每环与另四个环相套扣,形如网锁,不同文明地方制作材料不同。锁子甲由西域传入中国,最早记载见于曹植《先帝赐臣铠表》。《晋书·吕光载记》描述此类铠甲中的最高品“铠如环锁,射不可入。”《唐六典》,并将“锁子”列为十三种甲制之一,元代使用已经较为普遍,但元锁子甲外缀有铁甲片。明清两代锁子甲还有沿用。个见锁子甲防劈砍还是有一定效果的,对穿刺防护效果未必理想。

▼清乾隆《皇朝礼器图示》,实物为北京故宫旧藏,难得完整,存有下裳:

▼古代绘画(天津博物馆藏阿玉锡画像)中的锁子甲和实物锁子甲对比图:

植物篇:布面棉甲:中国棉甲起兴起较晚,原因很简单,作为主要材质的棉花在中原引进得晚。棉花原产于印度和阿拉伯。我国至少在公元以前,广西、云南、新疆等地区已采用棉纤维作纺织原料。但是在中原地区,起初人们只将棉花作为观赏植物,并未认识到它的经济价值。在棉花传入中原之前,中原只有可供充填枕褥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宋以前,中国只有带丝旁的“绵”字,没有带木旁的“棉”字。“棉”字是从《宋书》起才开始出现的。可见文化的发展是早于文字的发展的。所以绵甲也写作棉甲。棉花最迟是在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原的,棉花大量传入内地,当在宋末元初,关于棉花传入中国的途径,王璨在《明清关中棉桑关系研究》:说:“宋元之间始传种于中国,关陕闽广首获其利,盖此物出外夷,闽广通海舶,关陕通西域故也。”

▼棉花及棉田:

元代出现的布面甲是用布帛做表里,表面钉甲泡,内衬铁甲片,其形制完全是一件长袍,兼有防寒效果,这是我国最后一代铠甲,明后期与清代基本都采取这种甲衣。

▼日本画《蒙古袭来绘词》描绘出它的形象:

除布为面里,中间钉缀甲片,表面钉甲钉外,真正的绵甲兴起了。明代朱国祯《湧幢小品》说:棉甲以棉花七斤,用布缝如夹袄,两臂过肩五寸,下长掩膝,粗线逐行横直。缝紧入水,浸透取起,铺地,用脚踹实,以不胖涨为度,晒干收用,见雨不重,霉鬒不烂,鸟铳不能大伤。

▼清乾隆《皇朝礼器图示》中护军校棉甲资料与实物对比图:

动物篇:这期我们先不说马,因为马太重要,要分期逐条说。先要说说战争运输中的其他役畜。

▼家驴:家驴的祖先是非洲索马里(左)和努比亚野驴(右):

中国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殷商时代,新疆莎车一带引进了家驴,因为春秋时期赵国就有了骡的出现,中原最早引进驴的时间可能比学界所说的秦汉之际早几百年,但不普及。驴从西域及印度进入内地,被当作稀贵家畜。东汉是驴在中原逐渐普及的时代。三国时许多关于驴故事,如诸葛瑾之驴,曹丕学驴叫,反映了这点。到唐宋驴以遍及全国。

▼家驴的祖先并非产于我国的蒙古野驴(左)和西藏野驴(右):

因人工培育,家驴有很多地方特色品种同时存在。按体型分有大中小三种,1)大型驴(左)体高在130厘米以上,体重260公斤左右;中型驴(中)体高在110-130厘米左右,平均体重180公斤左右;小型驴(右)体高在110厘米以下,体重130公斤左右。其中小型驴一般叫毛驴,有的大型驴的体型超过一般蒙古马。军队中用大型驴驮载成为现实。但驴脾气不好,所以应用有限。

▼图为国家博物馆藏蓝釉驴及局部图(驴带无衔铁笼头而不是马辔):

骡:在世界范围内用马和驴繁殖骡是公元前2000的事。西周到战汉汇编成文的《逸周书》记载的駃騠即为驴骡。《吕氏春秋》载:春秋时期晋国的赵简子(赵鞅 ?-前476年)有两白骡而甚爱之。如这个白骡确指马驴杂交的骡的话,明代马中锡的《中山狼传》中和赵简子唱对手戏的东郭先生的驴就可能是真实的,如无驴哪来的骡呀?汉代《盐铁论》中的“赢”可能为骡,晋郭璞注解《尔雅》:赢者马(母)牝驴(公)牡所生,似驴而健于马。

▼骡有两种:公驴和母马杂交生出的后代被称为马骡(左),也可以称为骡。公马和母驴的后代被称为驴骡(右):

北齐墓葬出土了一些被收藏界称为“驮包驴”或“北齐驴”的陶俑,笔者认为是骡或者驮载用马,和国博蓝釉驴不一样出土北齐驴的马辔一般带马衔铁,以便于控制。

骡堪粗饲,耐劳苦,抗病力及适应性强,挽力大而能持久。寿命长于马和驴。一般无生殖力。军中多作挽、驮用。公骡无生殖力;母骡偶可产驹。骡和驴都是用于在山地作战中驮载运输装备和武器,一直沿用至今。

单峰驼:单峰驼原产在北非和亚洲西部及南部干燥地区,除个别地区二次野化外并无野生品种,目前单峰驼饲养于阿拉伯、印度及北非。有证据表明在公元前1800年单峰驼就已在阿拉伯被人驯养了。历史上单峰驼也分布在新疆南疆,近代种群数量衰减直至消失。

▼北京故宫陶瓷馆展出的馆藏三彩单、双峰骆驼实物对比图:

双峰驼:中国北方军队中长期使用的双峰驼也是外来驯化引进物种。家养双峰驼驯化时间的推测约为距今4500年前,其驯化地点相关的证据主要集中在伊朗北部和土库曼斯坦南部等地区。野生双峰驼种群主要分布在亚洲及周边较为凉爽的地区,如蒙古国、中国、哈萨克斯坦、印度北部以及俄罗斯,驯化种群目前分布在中亚的一些国家,如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北部和印度的荒漠草原,向东可延伸到俄罗斯的南部、中国的西北部、蒙古的西部。然而现代分子遗传学的研究彻底打破了此种说法;吉里穆图等对家养双峰驼和现存野生双峰驼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进行了分子遗传学分析,表明家养双峰驼和现存野生双峰驼没有直接的关系,属于不同的母系起源,且两个亚种之间的分化可能发生在70万年前。

▼野骆驼(左)和家畜骆驼(右),清注意驼峰的区别:

家畜骆驼陶俑三例,作者对于家驼的驼峰形象认识还是很清晰的。

骆驼用于战争最著名的是驼城了,万余骆驼就是这样缚蹄卧地,背负木箱,蒙以湿毡,环列为营,名为“驼城”,面对清军的大炮,其结果是驼死兵败。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冷艳锯,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