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巴巴罗萨计划”,在德国被誉为其军事艺术的“最高成就”。它以“总体战”、“闪击战”作为理论基础,整合了德国对外扩张战争的所有经验,体现了当时德国的主要军事学说和战术原则。
该计划从它一问世就处于严格的保密之中。苏联方面尽管不知道具体的进攻时间,但德军的企图,他们还是知道的。于是,将朱可夫升任红军总参谋长,帮助铁木辛哥积极备战。但令人意外的是,战争伊始,朱可夫的大纵深防御体系土崩瓦解。
大纵深战役理论的核心,就是要拥有绝对的实力优势。
1941年2月,朱可夫出任红军总参谋长后,立刻着手进行战争动员。随着德军在欧洲的肆虐,苏军上下深知大战在即,在思想上十分重视备战工作,各类演习不断地进行,军官培训班也加快了培养进度,各类准备工作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首先,注重后勤保障。“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赢得战争的保证,尤其是大纵深战役理论更强调后勤的重要性。朱可夫与中央供应部、边境军区,对全国的物资进行摸底,积极协调国家储备,将大量的燃料、粮食、弹药送往边境。
其次,对苏军实行战时整编。将过去的步兵师,整合为合成化师,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两个炮兵团,以及其他专业分队,一个标准化步兵师要达到14500人。战争前夕,边境部队的170个师,有100个师达到了满编。
更为重要的是,加大装甲坦克部队的建设。苏联自恢复组建独立的机械化军和坦克师后,已决定组建9个机械化军,朱可夫到任后,提出扩建到20个。这可是32000辆坦克,就当时苏联的工业水平,在一年之内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
同时,加强新式战机的研发,并大量生产,特别是扩大航空兵学校的招生规模。在朱可夫的一揽子操控下,苏军进入了全面备战的状态,他一有空就到边境军区指导工作,并要求各军区建立指挥所,进行各类突发事态的演练。
不过,平心而论,朱可夫虽说是大纵深战役理论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但作为战略性协调工作,他的经验还很少。更何况,留给他的时间只有4个月,前线的准备情况离他预想的,还有很大差距,但也有近300万人的部队驻守边境。
可为什么面对德军的“闪击战”,苏军连一点“反抗”的意思都没有呢?
对于德国人的野心,苏联人不能说没有准备,甚至说是十分重视防御,他们在开战前2年,就建立了一条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防御屏障——东方战线,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但为什么苏军300万部队,在德军进攻时,连个反应的时间都没有?
一是,大纵深防御体系并未完全建立。按照朱可夫的预想,苏军的准备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尽管在乌克兰地区的苏军实力强大,但局部的优势,不能扭转战局。在德军“闪击战”的攻击下,大纵深防御体系极容易被迂回、包围。
二是,战役突然性,苏军猝不及防。作为一场精心准备的战役,德军可谓是煞费了苦心,他们伪装成苏军,在开战前深入苏联境内,切电话线、炸物资仓库、制造混乱。让本就没有什么战争经验的苏军,一下子就处于惊慌失措、混乱的状态。
面对德军的“钢铁洪流”,零星的抵抗根本不起作用。对苏军官兵们而言,溃逃是唯一的选择,但怎能跑过坦克的速度,许多人成了俘虏。最惨的是空军,可以说是,一夜之间1200多架战机被击毁在陆地上,从而丧失了至关重要的制空权。
更令人痛心疾首的是,苏联领导人依然寄希望于“东方战线”,坚持认为是边境小规模冲突,迟迟不下反击命令,丧失了最宝贵的10小时,致使没有第一时间向前线发出命令,等到反应过来后,前线的苏军已经“兵败如山倒”了。
当然,战略上也有问题。按照苏联领导人的武断想法,德军的进攻方向在乌克兰地区,朱可夫尽管不这么认为,但对基辅军区的投入是最大的。而德军是分3路全线进攻,这是他没有想到的。战争初期,苏联的这个战略错误是致命的。
当然,就实力而言,德军远胜苏军。
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红军总参谋长朱可夫建立的防御体系,在德军“闪击战”的迂回包围中,土崩瓦解了。根本原因在于,大纵深战役的核心是要靠实力说话的,但就实力而言,苏军还不具备实施大纵深战役的实力。
首先,朱可夫上任时间仅为4个月,战争就爆发了。他所要求的20个机械化军只组建了10个;飞机的数量也远远不够,陆军缺口更大。作为大纵深战役的倡导者,朱可夫认为,这样的实力,不可能抵御德军的“闪击战”。
也只能在局部上实现大纵深防御,那就是基辅军区。朱可夫就是从这里走向总参谋长岗位的,昔日的部下对他的战术十分了解。面对德军,乌克兰地区的苏军确实抵挡了一阵子,尽管从全局看用处不大,但大纵深战役的思路是正确的。
其次,双方实力差距较大。当时的德国,已经夺取了欧洲几乎所有的战略资源,他们拥有罗马尼亚的石油,钢产量是苏联的2倍、煤产量更是达到了27倍。仅开战当年,德国就生产了1万架战机,5千辆坦克,3万门火炮。
而苏联生产这些武器至少需要3年。当然,德国经过多年的战争,工业生产已全部转入战时经济轨道,他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建成了300多家军工厂。这在客观上,也让朱可夫的战争优势,一时间很难实现,更不要说实施大纵深战役了。
更关键的是,苏联尽管为了应对战争,进行了战时动员,但只是部队进入了战备状态,并没有实行全国性战时动员。这样的结果,让朱可夫在兵员数量也仅仅只是增加了80万人,还有70个师没有达到满编,所以,他的防御计划不可能实现。
“战争就是命令”,战争爆发的当天下午,苏联就下达了全国动员令。14个军区管辖内的23-36岁男性公民全部征集入伍,所有行业实行军管并转产,所有的交通工具用于输送部队。并于第二天成立了最高统帅部,负责领导全国的武装力量。
此时的朱可夫,进行战略性备战的意义不大了,作为战将,战场是他发挥优势的最好地方,他被最高统帅部调往西南方面军,在那里有他的老部队和老部下,由他去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当然,与总参谋长比起来,他更喜欢上前线。
由此可见,苏德战争初期,双方的实力差距,才是影响战争进程的关键,纵然再先进的战术原则,也要凭实力说话。朱可夫的大纵深防御体系,在战争初期土崩瓦解,不代表其战术思想错误,只能说是德军的实力过于强大。
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和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朱可夫传》、《回忆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