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战到二战,英国从超级强国迅速沦落为二流国家。这成为20世纪经济学之谜。解释有战争论、金融论、殖民地论、价值观论等等,其中最不能忽略的是技术革新论。
传统经济学家(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将英国的崛起归因于自由贸易。经济学家熊彼特第一个明确反对这一说法。他将英国崛起归结为工业革命时期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
英国鼎盛时期当属维多利亚时代(维多利亚女王1837年—1901年在位)。这一时期,英国享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红利。
1851年5月,维多利亚女王在伦敦海德公园举行了一场轰动世界的工业科技展会——万国博览会。在一座巨大的“水晶宫”内,展出了包括轨道、牵引车、高速汽轮船、起重机、厨具用品、铁制品等万余件工业品,博览会历时五个多月,吸引了六百多万名参观者。
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在“灿烂光辉的玻璃顶下举行了他们的工业和和平的凯旋式”。但是,这时,英国的危机其实已经逐渐逼近。英国著名的经济史学家威廉·詹姆斯·阿什利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自由贸易政策使英国财政受惠,但却忽视了英国的工业发展”,“他们坚信 “维多利亚繁荣”就是纳索·西尼尔所指的自由贸易理论的胜利,并为这种表面的繁荣所陶醉。”【1】
维多利亚鼎盛时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了。但是,英国在技术革命、产品革新上却落后于德国、美国。
19世纪末,美国、德国在电力、内燃机、柴油机、电动机、汽车、飞机、电话、打字机等方面的产品、工艺及管理创新要领先于英国。贝西膜工艺、西门子工艺,为美国、德国钢铁业带来了高速发展。美国管理学家泰罗推行科学管理,极大地提高了美国托拉斯组织的生产效率。
为什么英国没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保持技术领先地位?
在电力革命中,英国也有一些发明,如合成染料、贝氏炼钢法、蒸汽涡轮等,但是这些发明无法与美德的电力、发动机相提并论。
更重要的是,英国缺乏对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动力。英国在19世纪70年代末发明了从廉价的铁矿石中提炼钢的方法,但是在英国却长期沿用传统的低效的炼钢法。
1880-1913年,英国钢产量从130万吨增加到770万吨;而同期,美国的钢产量却由100万吨攀升到3100万吨,德国从70万吨增加到1890万吨。【2】
英国经济学家、国家创新系统学派的克里斯托夫·弗里曼指出:“电力出现的情况很少见(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虽然各个方面都承认电力的好处,但是由于私人电力企业的绩效微不足道,因此难以引起政府的主动性和公共计划。”
其实,尽管有些电气工业的发明与创新源自英国,但是德国、美国的电气技术要领先于英国。美国将电力技术大量推广到船舶制造领域。到了19世纪下半叶,英国传统的造船业已经远落后于美国。英国贸易四分之三的海运任务,都是由美国制造的船只运输。
为什么英国不像德国、美国一样大面积推广电气技术、炼钢工艺以及化工新材料?
最重要原因或许是海外殖民地的廉价资源红利。
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号称“日不落帝国”,在全球拥有极为广泛的殖民地。这些殖民地,为英国企业提供了大批廉价原料、劳动力,同时也是英国资本输出、商品输出的海外市场。
在自由贸易的环境下,英国将大量产业、资本转移到殖民地。即使使用落后的工艺技术,英国制造的产品依然可以保持一定的成本优势。产业转移导致国内资本不足,技术革新和推广的动力不足,逐渐失去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导权。
早在19世纪50年代,英国就率先研制出了人工合成染料,但这一材料的应用却极为缓慢。德国人从英国人手上获得这一技术,在短短30年间便成为英国最大的染料进口国。更有意思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不得不从敌国德国进口染料来武装自己的军队。
英国则向德国出口染料的原材料——焦炭,似乎沦为一个初级原料出口国。主要原因是,英国可以从大片殖民地中获得丰富而廉价的原料,转手卖给德国。如此,初级品贸易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英国,则无心开发、推广染料技术。英国就此丧失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关键的有机化学工业的领导权。
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英国的贸易额依然非常惊人,但结构性问题逐渐暴露。
1864-1873年间,将近三分之二的英国贸易是以制成品换取原料和食品。1874-1903年间,该比重已降低到不过三分之一。制成品和半制成品进口却从1870-1875年间占进口总额的18.4%升高到1890-1895年间的24%。【2】
到了19世纪末,英国大量进口工业制成品,尤其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出来的新工业制成品。其中,机械、化学制品、加工食品以及金属工业品,都依赖于美国和德国的进口。
这时,英国基本上形成了“从美国和德国进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制成品,对外出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制成品”的工业贸易结构。
弗里曼指出:“这种贸易结构变化的结果是,英国工业耗尽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早期由创新集群创造出来的财富。”
1894年,美国工业总产值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一。英国的衰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就已经决定了,二次世界大战只是催化剂。
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美国当年底子薄、基础差,在第二次美英战争(1812年)后,不问欧洲事务(孤立主义),北方实业家一心谋实业,试图以工业立国。后起之秀的德国在结束了四分五裂之后,采用国家主义手段建铁路、搞技术,迅速从欧洲大陆的俄国与法国的夹缝中崛起。英国却躺在殖民地的温床中,掉入了“资源陷阱”,染上“荷兰病”。
在“资源陷阱”中,最不能忽略的是,英国强大的信贷资本输出,对其制造业及技术革新带来的伤害。
英国经济史学家约翰·哈罗德·克拉潘指出:“老牌资本主义的英国当时并没有认识到对外直接投资与货币资本输出的致命区别,在引进德国和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同时,大量对外借出资本。英国信贷供应了差不多全世界的资本。”【3】
1821年,英镑正式采用金本位制。1844年英格兰银行根据“比尔条例”确立了英镑的法定地位。此后,英镑随着英国工业及贸易大潮成为了首屈一指的“世界货币”。
作为“世界货币”,英国源源不断地向世界各国及殖民地输出信贷资本。早在19世纪上半叶,英国频频发生过剩性经济危机。这时,英国开始向海外输出资本。但这一过程,逐渐模糊了产业投资与资本信贷。
1819年,英格兰银行过去出口繁荣时积累了大量黄金,便做起了推销外国公债的生意。1821年到1825年,伦敦交易所共对欧洲和中南美洲国家发行了4897万英镑公债,而英格兰银行对国内私人贷款却急剧萎缩。
1825年下半年,中南美投资泡沫崩盘,超过3000家企业倒闭,纺织机械价格大跌80%。由于本轮增长得到大力信贷支持,危机外溢到金融系统,股票价格暴跌,近百家银行破产。
1825年底,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储备从1824年底的1070万镑降至120万镑。最终风险传染到机器制造业、建筑业以及其他几乎所有的行业。
英国凭借英镑优势在全球做起了资金贩卖的金融投机生意,而当时美元尚未具备英镑的统治力,美国则倾向实业投资。
到了19世纪末,美国与英国进行了互逆操作:英国大量货币资本流向美国,而美国大量的对外直接投资流向了英国,这是导致英国衰落、美国兴起的重要原因。英国金融机构片面地攫取利润和剪息票,忽视新技术对大规模融资的需求。【2】
所谓实业兴邦,大意如此。
英国犯了海外殖民地资源红利的“荷兰病”,最终在焦虑中患上了“英国病”,否定过去的自由贸易,寻求贸易保护主义。
1876年,在纪念《国富论》发表100周年的斯密晚宴上,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最喜欢的学生之一”亨利·坎宁安,公开质疑他的老师们的自由贸易学说。坎宁安等人逐渐倒向了历史学派,意在复兴重商主义、贸易保护主义。
1881年,自由贸易怀疑论者组成了公平贸易同盟要求先制订外国制造品的适度的进口税,豁免允准英国制造品自由进口国货物的进口税。
1903年5月15日,维多利亚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年近七旬的约瑟夫·张伯伦站在伯明翰市政大厅里演讲,他打着关税改革的旗号呼吁,在整个大英帝国的领土上,建立起一个贸易保护之墙。
这次演讲标志着,英国打响了贸易战的第一枪。贸易战的对象是正在快速崛起的德国与美国。
这意味,英国最高决策层否定了大英帝国立国之基石——自由贸易。
张伯伦曾经担任英国的殖民大臣和贸易大臣,这位“帝国政治家”主张帝国特惠制,希望建立一个强大的英联邦经济帝国。帝国内部自由贸易,实行零关税,但对帝国之外的商品征收高关税。
张伯伦的贸易保护主张使英国内部开始分化,他们长期对立,上百万人为此整整辩论了三年,导致英国政治出现了自17世纪以来最大的分裂。
1915年,英国推行产业保护关税;1932年,又执行“渥太华协定”的“帝国特惠制”。如此,英国彻底回到贸易保护主义的老路,但却已完全丧失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导权。帝国霸权一去不复返。
参考文献:
【1】英国的经济组织,威廉·詹姆斯·阿什利,商务印书馆;
【2】英国因何丧失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先地位,邓久根、贾根良,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文 | 智本社
智本社 |一个听硬课、读硬书、看硬文的硬核学习社。微信搜索「智本社」(ID:zhibenshe0-1),学习更多深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