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的文人们,辞官后如何“转型”成为一方富商?

?…

袁枚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人都有印象。

他正是上图中这首古诗《所见》的作者。在我们小学一年级刚开始感受、探索中华文明之美时,接触到的就是他的诗歌。

这朗朗上口又言简意赅,用短短20个字勾勒出一幅生动牧童景象的诗歌,正是袁枚“性灵说”的代表。他因提出讲求性情个性的创作,反对清初以来仿古及形式主义的作诗方式,成为乾隆时期的诗坛领军人物。

后来正是在他《所见》这种直白的诗歌美学影响下,才出现了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直抒胸臆式千古名句。

●李可染《归牧图》

在文坛上,袁枚诗文双绝,是与纪晓岚齐名被称“南袁北纪”的清代骈文八大家之首。但在生活中,这个老头可一点都不像一个备受尊敬的文坛老前辈。

他年少成名,参加科举一路绿灯直杀到宫中翰林,被大学士史贻直赞为“当世之贾谊”,却因为不懂满文被外派当一个小小的知县。年轻任官,他将县民管理得井井有条,人人交口称赞,却在三十多岁辞职归隐,开启新的人生。

如果只看前半生,袁枚算得上一个清代诗人、政客、文学家。而后半生就精彩了,他成了一个美食家、旅行者、园林建筑师、田产投资商,甚至还留下了几段“采花客”的风月逸事。

●《清代学者像传》之《袁枚像》

袁枚的一生,是标准的“没落贵族”开局。

他的祖上曾是明万历年间的进士,官至布政使。但朝代的更迭也伴随着他们家族的没落,到了他父亲这一带,已经沦落到到处给人当门客为生了,而实际上一家人的生计主要还要靠母亲做针线活来勉强维持。

幼年的他发奋苦读,只为出人头地。这个小孩发奋到什么程度呢?“少聪颖,年十二能文”——年仅十二岁的他就以出彩的文笔考中秀才,获得到县城“进修”的机会。

●袁枚手迹《致西崖书札》

二十岁他第一次获得参加博学宏儒科考试的机会,“下笔千言”,令人大为赞叹。然而由于当时年纪太小,未被录取。“年轻人再等两年吧,给那些考了半辈子的前辈留一个机会。”

两年后再来,轻松考中举人;隔年殿试,又中进士。就此,年仅二十四岁的袁枚获得了留京当官的入场券。古人所谓“光宗耀祖”,也不过就是如此了。

然而由于满文学得不好,不受京城内的达官贵人们待见,袁枚被外派出去当了一个小知县。二十出头的年轻知县,就像是现在的大学生村官一样,很多老辈人还是觉得不怎么靠谱。

——袁枚的父亲就是其中一个怀疑者。他偷偷跑到儿子治下的溧水县问县民对新知县的看法,没想到大家交口称赞,说“吾邑有少年袁知县,乃大好官也。”

其实,少年知县有他的一套独门秘籍。清乾隆年间民间治安尚好,罕有刁民或悍匪作恶。因此做坏事的呢,大多是当地有头有脸的土豪劣绅。袁枚文笔好嘛,于是每次审案后他就写一篇令坏人看了都面红耳赤的公告,贴在衙门,并规定改过三年后才撕毁。

大家都要面子,因此这个方法比用刑更能降低犯罪率。

●袁枚(1716-1798)

接下来的十二年间,袁枚被调度当了四个地方的知县,全都管理得政绩突出。一直到三十八岁那年,袁枚突然间厌倦了官场——世界这么大,好玩的东西那么多,我也想去看看、品品。

袁枚的辞职看世界,并不是突然来了情怀的冲动之举。他一辈子推崇的“性灵派”反对空谈心性,因此在生活中,他也不想当一个坐吃山空的穷文人。

早在休官之前,他就买下了金陵小仓山的破旧“隋园”。又自行设计、彻底改建了一番,并将其命名为更具诗意的“随园”。这个园子据说最初是曹雪芹家族的所有,而《红楼梦》又是当时民间说书人最火的素材之一,人尽皆知。

●大观园

因此袁枚就打出了大观园的旗号,“随园”由此声名鹊起,很多达官贵人慕名而来,为袁枚后半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后来,乾隆下江南甚至也指名想住大名鼎鼎的随园,机智的袁枚以园子破败为由给拒绝了——对于已无心官场的他来说这可是破财吃力又难讨好的亏本买卖。

他在园中研究诗词,写下《随园诗话》奠定了自己的诗坛元老地位。又到处搜罗研究美食,写下《随园食单》这一著名的清朝美食专著。然后呢,他就在随园招待各种达官贵人,富豪美人。

招待也不是白招待,文声在外的他给富豪们提供写对子、诗词、传记甚至墓志铭的服务,收费颇高。再加上随着“随园”这个IP知名度越来越高,他的《随园诗话》、《随园食单》系列大卖,攒下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袁枚的“大卖系列网红作品”

但写书、招待达官贵人毕竟是脑力加体力活,袁枚还要想一个长远之策。

于是他十分超前地开始了自己的田产投资之路。他将赚来的大部分钱买下大量田产,又雇佣佃户形成稳定收益。一直到袁枚去世,竟然留下“田产万金,余银两万”的惊人遗产。

解决了温饱的长远问题,袁枚的下半生喜爱声色,据载这个诗坛大家“夜夜青楼”。而他家中也是娶妻纳妾,六十余岁侧室还给他生了个儿子,取名袁迟。(是挺迟的)

关于袁枚精彩的一生,有人欣赏有人贬。

但最后我想讲一个有趣的跨越时空的故事。1912年世界文坛上的大师卡夫卡在写信给他当时的未婚妻时,引用了袁枚的一首诗,名叫《寒夜》:

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尽炉无烟。

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是几更天。

我想袁枚这潇洒的一生以及他直白的表述,或许道出了全世界文学家共有的梦想吧。

内容为『手望Sowarm』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