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动物是雄性追求雌性,而人类女性却会追求男性?


雄性动物为什么要追求雌性?

我们知道,在动物界中,雄性追求雌性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繁衍。

生物的生殖一共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无性生殖,也就是无需寻找异性,即可完成繁殖;另一种是有性生殖,需要寻找异性才可以繁殖后代。

在地球生物中,结构相对简单的生物会选择无性繁殖,因为无性繁殖不用寻找配偶,也不用求偶,因此可以节约能量。但是无性繁殖的弊端是进化速度慢,很容易因环境变化而灭绝。

结构相对复杂的生物,采取的方式是有性繁殖,有性繁殖虽然需要浪费能量寻找配偶,并求得对方的欢心,但这种生殖方式能让进化速度变快,容易适应环境,因此不易灭绝。

既然地球上大多数高级生物采取的是有性繁殖,那么在日积月累的基因变异之中,生物演化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性别,既雄性和雌性。

不同的性别,采取的繁殖方式也不相同。

雄性采取的生殖策略是:将自己的生殖细胞注入到雌性个体的体内,让雌性帮忙繁殖后代。也就是说,它们不用承担怀孕、养育后代的辛苦。正因为如此,所以它们后代的成活率无法保证,为了尽可能的让自己的基因流传下去,雄性会尽可能多的和雌性繁殖。

这样一来,雄性对于雌性的外貌、体型等特征均没有要求,所以雄性不会挑选雌性,但却要接受雌性的挑选。

(正在求偶中的鸟)

雌性采取的生殖策略是:自己生育后代,因为这样可以保证后代的存活率。受限于食物,雌性每次只能养育数量有限的后代,所以它们不会像雄性一样,生产数以万计的生殖细胞,而是生产数量有限的后代。

为了让这些后代都尽可能地适应环境,雌性会认真挑选雄性。在大多数动物之中,雌性在发情期时会释放出信号,吸引周围的雄性前来相会。

一般情况下, 1只雌性周围会吸引多只雄性,此时雌性就会认真挑选雄性;而雄性为了让自己的基因尽可能的遗传下去,会与其他雄性展开同性竞争。

(多只雄性求偶)

同性竞争的方式有很多种,有些是比拼外貌,比如:孔雀比拼谁的尾巴更漂亮;有些比拼才艺,比如:园丁鸟比拼谁修建的凉亭更漂亮;有些则比拼武术,比如:只有狮王才可以与领地内的雌性繁衍后代。

而雌性则会根据自己需要来挑选雄性,这样产下的后代,才更有可能存活下去。

在我们的认识里,经常把拥有多个配偶的生物叫做一夫多妻制,事实上大多数生物是多夫多妻制,比如:一只鸟窝里同时孵化的4只幼鸟,分别有着4个不同的父亲。

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雌性会尽量让自己的后代具有不同的基因,以便提高幼崽的存活几率。

总结一下,之所以动物是雄性追求雌性,是因为雄性和雌性的生殖策略不同,雄性如果不追求雌性,那么它们将无法将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而雌性则不会。

人类女性为什么会追求男性?

我们知道,人类是一夫一妻制的生物,而且据科学家研究发现,在远古时期人类就保持一夫一妻制度,但也存在少数的一夫多妻现象。这点在鸟类中也很常见,大约有90%的鸟类保持着一夫一妻制度。

一夫一妻制的生物有个特点,就是雄性会和雌性一样养育后代,也就是说,雄性在繁衍后代上,付出的精力会和雌性一样多。

然而科学家还发现,虽然大多数鸟类保持着一夫一妻制度, 但它们都会偷情,比如:一只雌鸟生出的4个后代,只有一个是丈夫的后代,其他后代分别拥有着不同的父亲。

而雄性也没闲着,它们也会出轨寻找其他的配偶。

(鸳鸯出了名的花心)

虽然雌雄双方都会出轨,但它们表面上还维持着一夫一妻制度,如果雄性发现雌性出轨,雄性将会拒绝抚养后代;雌性发现雄性出轨,将会将雄性驱逐。

人类在远古时期时,应该和鸟类一样。属于一夫一妻制的生物,互相都不挑剔对方,但也经常有婚外情的现象。

后来,随着人类诞生了文化,产生了道德,婚外情现象大幅度下降。也就是说,男性不能通过婚外情的方式延续后代,只能与妻子生育数量有限的后代。

在这种情况下,男性的生殖策略也会调整,他们也会重视下一代的基因,因此会对女性有所要求。

由于男女双方的生殖策略相同,因此在人类世界中,男女双方会相互挑选。也就是说既会有男性追求女性的情况;也会有女性追求男性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