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俯瞰纽约
美国著名诗人哈特?克兰(Hart Crane)曾有“不爱国”之名言,“美国与撒哈拉是世界上唯二(only two)极其无聊的地方。”这话说得妙,克兰1932年驾鹤西行,他看到尽是美国一片大兴土木之景,置身于世界上最大的工地之中,感觉想必好不到哪里去,因而牢骚满腹。可叹老先生生不逢时,无缘看到美国梦的高潮期——纽约翻修的百老汇大街与圣路易斯的大拱门。只是这一梦黄粱,恍然醒悟,今日的美国,似乎又轮回到克兰笔下。这个国家,似乎不太好玩。
但是偏偏有人愿意为美国摇旗呐喊,而且还是中国网民,这太奇怪。有调查结果称,中国人最喜欢的国家是美国,而且中国人公认的四大购物天堂,美国竟然也占其中之一,直可与巴黎、香港、东京相媲美。为了称道美国,网络写手们也是拼了命,物价低廉、品种繁多、购物方便、服务周到,似乎这世界上好事让美国一国占尽,其他国家只有流口水的份儿。吹嘘之处,真是令人酸到掉牙。
为了写这篇文章,我自己倒是充当了一回网络信息分析师,查出来的结果让我倒吸一口凉气,鼓吹美国是消费天堂的帖子,竟然多达十几万条,帖子里有图片,有数据,有真相,有分析,真是让人不信都难。
但是据国际门户网站统计,世界上排名前十位的优质购物城市(Best Selling Cities),几乎没有美国的份儿,倒是中国的香港、上海、北京接连上榜。除了纽约之外,美国也似乎难以有哪个城市真的属于“血拼之城”。要说青山绿水城市的排名,美国恐怕会因地广人稀而折桂,但要真说“购物天堂”,我看美国还排不上号。
毕竟此时此刻就在美国,并且已经生活了不算短的一段时间,而且正在自驾旅行十余州,堪称云游了半个美国。美国是不是购物天堂?美国的物价真的比中国便宜?答案与真相早已了然于胸。因此,即使当我再面对这些天花乱坠的网文时,既无法相信,也懒于一驳。
可是,在美国购物,确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体验,除了在一篇文章中曾提到过的“旧货市场”之外,美国其余的购物场所,也别具一格。毕竟意味着不同的异域文化,这显然是值得成文一篇的。
(一)
(图)二十世纪纽约街头商贩
本文所称的“购物”,并非只是大包小包的“血拼”,而是包括日常购物在内的零售。
要想了解美国的购物,势必要了解美国的城市格局。与中国不同,美国没有明显的城乡差异,除了一个州主要的几座城市之外,其余的一眼望去,都是乡村,但仔细一看,一些高档超市、购物区都隐藏在茂林修竹之中,因为美国的富人区、大学与工业园,基本上都在乡下。
如果你认为富人区在乡下,进而可以大大的“血拼”,那就大错特错。以本人所居住的庙岭镇为例,这里既是美国的大学城,也属于北卡州的富人区之一,就在我们公寓的周围,大约有几家步行可达的超市与“商圈”,荒郊野岭,只能说是满足日常需求,决然谈不上繁华。
细致说来,我们公寓周围大概有如下几个商圈,一个是举步可达的Whole Food超市,这是全国连锁的高档超市,主要出售有机食物与进口食品,大约相当于我们“华联BHG”或是“中百Theater”;一个距离亦不遥远,也是全国连锁的Harris Teeter超市,论规模,与Whole Food不差上下,但论档次却略逊色于Whole Food,就在这家超市对面,有一个规模不大的市场(mart),叫大学商城(University Mall)。
这两家超市都只有一层(美国几乎没有两层楼的超市),孤零零地矗立在一片空地之上。里面售卖的商品价格比国内略贵,但也能接受。但凡除了电器之外的日常生活用品,在里面都能买到,可选择的空间也很大,与国内超市相差无几,但要说逛超市,确实没有什么可看之处,因为里面大多数东西中国人都不会购买——譬如奶酪、培根之类,而这些商品占了超市相当大的一片空间。
如果细论价格,美国超市里的蔬菜绝对不能算是便宜——除了二十磅一袋的土豆之外。其余蔬菜的价格,基本上是国内同类产品的三至五倍。但如果打上“Organic(有机)”的字样,价格还会更高,像鸡蛋、牛奶、鲜肉等等,一旦属于“有机”食品,立刻像获得功名的举子,身价立刻翻倍。
而大学商城则是一个乏善可陈的商场,里面有数十家不同的店铺、餐厅与一家名为南季超市(Southern Season)所组成,大约像我们的“万达商场”的微缩版。但是商店所售卖的商品实在难以激起我的兴趣,因为许多店铺都在不约而同地出售非常粗劣、款式极其难看且不知品牌的服装与鞋类——大约类似于三线城市的“服装城”,而“南季超市”则销售物价颇高但质量委实一般的商品。
“我们是不会去南季超市的。”一位旅居北卡多年的华侨如是说,“这里买的东西太贵,也没有什么值得买的东西,很多东西比一般超市贵一两倍,质量又不好。”
在美国其他州,也基本上是这种情况。除了在都会市中心(downtown)之外,绝大多数的购物区都是满足基本需求,如果不是真的有需要,这些购物场所,难以激起购物欲。
(二)
(图)美国纽约街头
当然,这远远不是美国生活零售市场的全部。
在不计其数的“网帖”中,纠结最多的,并非是日常用品,而是服装、化妆品等“大牌”。不少网民普遍认为,美国的这类“品牌货”价格比中国低不少。
美国的服装、化妆品等“品牌货”,一般在三种地方销售,一是百货商店,如梅西百货(Macy)、贝克百货(Belk)等等,当然这些商店里的折扣都不会太高,且装修也比较简陋,有点像中国九十年代的商场;二是奥特莱斯(Outlets),美国的奥特莱斯,一个州能拿得出手的也就一两个,论规模,也不过与中国二线城市的奥特莱斯相仿,价位、折扣也差不到哪里去。
我想说的是第三种市场,叫微型折扣店,以斯坦商场(Stein Mart)、马歇尔(Marshalls)、马克斯(T.J Maxx)等等,这些都是全美连锁的小商场,他们均匀地分布在全美各地的商圈内,是不少美国人购买“品牌货”的主要渠道。
这些店铺规模都不大,基本上都是两三百平米左右。主要出售各种打折的品牌服装,也兼售一些快过期的日化品。中国国内被称为大牌的Ralph Lauren、Tommy、CK、Lee牌与阿迪达斯等各类服装,在这种店铺里堆砌如山,价格从十几美金到几十美金不等,其余品牌可以说是闻所未闻。档次再高一点的衣服,这里就看不到了。
中国网民最喜欢比较的,就是美国的休闲服饰与牛仔裤的价格。这一点微型折扣店里,尤其明显。
美国人做衣服,符合美国的国情,所谓国情,就是国人的平均体型。我在国内买衣服,需要三四个加号的大码,到了美国,大号足以。若是三四个加号的衣服,恐怕可以装下两个我,当然,还有五个加号的巨硕服装,一般是五尺二腰围的裤子,或是袖长一米二的衬衣,连乔丹、艾弗森穿起恐怕都可以扬起水袖。这种衣服在美国也没有多少人适合,到了微型折扣店,也就几美元一件。
这种衣服当然比中国同品牌的衣物便宜不少,但是却鲜有人问津。我们当然不能因为其便宜,就认为美国所有的商品都便宜,这一叶障目,很容易受到误导。
微型折扣店在美国可大行其道,很大程度乃是因为美国国内消费能力有限,而因为人力资本昂贵,使得库存费用成为许多厂商难以承受的负担。这些折扣店集中盘活了库存,将服装这种没有保质期的商品推销到全国各地,当中既有断码的商品,也有不少是残次、瑕疵商品,实在谈不上使人有购买的欲望。
因此,在微型折扣店中,买到称心如意的商品只能靠机遇。就我个人而言,为了打发时间,我也会经常去这些店铺看看,但是说实话,实在是没有什么商品值得我购买,这几年中国人生活质量也直线上升,国人也不是什么洋垃圾都往身上套的三等公民。记得当时在Stein Mart商店里闲逛时,偶然碰到一位在刚来此地做生意的上海人,我问他是否常来这里,他倒是一脸惊讶:“我今天是第一次来,这里的东西太差劲,今后恐怕是不会再来了。”
(三)
(图)昔日美国城市景象
超市如是,零售业如此。那么美国的专卖店与网上购物又如何呢?
美国没有淘宝网,只有类似于淘宝网的“亚马逊”。若论它与淘宝网的方便程度,相去何止以道里计。很关键因素在于,美国没有中国如此发达的快递业务,美国只有邮局一家送快递,而且美国的网上购物也并非人人青睐,因此“亚马逊”上的商品比商场里也便宜不了多少。
有趣的是,美国许多专卖店都有网店,有点类似于我们的“凡客诚品”之类的购物网站,特别是服装、图书与日用品类,网上购物与网下购物同步。享誉美国的社区日化杂货店Walgreens(近似于我们的“屈臣氏”超市)就有网上购物区,甚至你可以通过网上检索,来看离你最近的连锁店里有无你需要的商品。
这样的方便程度,目前国内大多数连锁商店都没有做到,显然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但我们也应看到,因为美国人口稀少,且分布开阔,因此每个商场里的顾客不过寥寥几人而已,大多数商场里服务员比顾客人数还要多许多。
当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乔治·班克(Jos.A. Bank)服装店。
我曾在《何谓公心》一文中提到过这家服装店,但囿于篇幅,没能说清楚。这家商店是美国最资深、最有品位的服装店之一,与阿兰·爱蒙(Allen Almonds)的皮鞋齐名,是美国历届总统、政要最为青睐的“国货”。据说乔治·班克曾一度连续服务十三届美国总统,直至肯尼迪(J. Kennedy)遇刺之后这才作罢,但不计其数的部长、议员仍然青睐于乔治·班克的量身定做(specially tailored),堪称“纸牌屋”的重要见证人,也是无数“老克勒”的衣橱标配,但它迟迟未有进入中国市场,因此一直未能被中国顾客认可。
近年来,阿兰·爱蒙与乔治·班克相继走向美国的民间,价格也亲民不少,在我们小区旁边就有一家。其店铺设计老成持重、富于绅士风情,与周围其他的时装店、童装店与运动用品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几次我被店内的标价吓得望而却步,不敢进入。后来发现,标价是一回事,折扣又是另一回事,打折下来,竟然比国内的衬衣还便宜不少,于是斗胆开始试衣。
说是试衣,其实就是享受非常周到细腻的服务。在乔治·班克的店铺内,永远会有一位裁缝作为标配,他既承担修改裤腿、缝扣子、剪西服袖标的职责,也负责帮顾客量体选衣,而且一般都是五六十岁的长者,着装一丝不苟,动作专业细致,营业员永远是笑脸相迎,宛如招待旧雨新知。这样的服务,在美国也只有极少数老派的店铺提供,乔治·班克算是个中翘楚。
在美国购物,最使人深刻的就是对于传统的敬畏。但凡是百年名店,服务员都会让顾客感受到宾至如归,这大概是不少中国人觉得贴心之处。但是,这几年美国的欧洲传统开始逐渐丢失,年轻人似乎也不太敬畏传统,嘻哈文化、街头文化以及哈莱姆(Harlem)文化兴起,崇尚繁文缛节的乔治·班克究竟还能维持多久?很难说。
(四)
(图)美国纽约旧照
乔治·班克只是个案,美国大多数零售服务行业,其实并不太使人愉悦。
究其根本原因,乃是美国的种族歧视制度使之然也。在美国的零售业中,除了如乔治·班克这样老派的店铺之外,其余商店的中下层与底层基本上收入微薄的黑人或是南美人,而中层以上直至高管,则以白人居多。在这种前提下,服务员的态度,比较难指望。
在美国,有几种超市的巨无霸,像沃尔玛(Walmart)、Target等等,属于“什么都卖”的超市,上到冰箱电视,下到棉签牙刷,可谓是应有尽有,规模都是上万平米,光是在里面闲逛,就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
在来到美国前,我曾听过一个段子,一个中国人在美国的沃尔玛超市购物,因为多收了一美元,顾客发觉之后,找服务员理论,结果惊动了经理,当天数百美元的购物全部免单,经理亲自驾车,将顾客送回家里。
这个故事流传太广,以至于我时常“被阅读”,因为美国的卖场客人不多,因此很难有找错钱的情况。所以来到美国几个月,也没有被我们体验过这种“超上帝服务”。
人算不如天算,有一日,我与妻驾车从北卡州动物园旅行回家,忽然发现路边有一家沃尔玛,当时我们正好需要一箱矿泉水,于是我与妻赶紧就近停车,走了进去,里面空空荡荡,我们买了两箱矿泉水,结账之后才发现,账单上打印的矿泉水,竟然不是我选购的那一种,总价要贵两美金多。
忽然间,我如获至宝,因为传说中的“经理道歉”终于快被我等到了。
待我拿着账单,走到服务员面前时,没想到服务员却是一副冷若冰霜的表情,我有点激动地陈述完事实之后,然后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的眼睛。
“经理你过来一下。”服务员对着收银台旁的对讲机说了几句。
原来真的要惊动经理!
我兴冲冲地看着一个胖胖的女士走了过来,她似乎已经知道发生什么了,左手捏着几枚硬币,她看了一眼账单,右手迅速从左手的硬币中抠出了几枚,扔在台面上,脸上写满了不耐烦,涂抹猩红的嘴唇一撅一张,“这里是多收的钱,你自己拿好。”
还没等我回过神来,服务员倒是盛气凌人地看了我一眼,态度有些鄙夷。我倒是非常惊讶,看到经理扭捏地走回了自己的办公室,没有道歉,没有鞠躬,更谈不上什么免单之类。倒是后面有几位在买单的顾客用莫名其妙的眼神看着我,仿佛我占了超市的便宜一般。
回到公寓,正好遇到比邻而居的一位华侨朋友,向他说了这件事情,他倒是爽朗一笑:“你怎么可能会等到他们道歉呢?这些人,就算是错的,也觉得自己永远是对的。美国当然比不上上海、香港了,那里才是购物的天堂,美国显然不是。”
(原载于《世界文化》2016年5月期)
「历史大学堂」特邀作者 丨 韩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