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大分裂时期。在两百多年的时间里,齐、楚、秦、燕、赵、魏、韩七大诸侯国各据一方,史称“战国七雄”。最终秦国在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结束了群雄割据的时代。不过,秦国虽然是战国七雄中最后的赢家,但在战国初期,称霸中原的却并非是秦国,而是与它毗邻的魏国。
魏国创建于公元前403年,与当时那些传统强国比起来,魏国的底子相对较弱。一方面,魏国是“三家分晋”时从晋国瓜分出来的,其实力甚至不足原先晋国的三分之一;另一方面,魏国疆域比较分散,一部分在今山西境内,一部分在今陕西境内,一部分在今河南境内,三块领地之间被赵国、韩国间隔开来,非常不利于防御。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看似处处受制,四面环敌的魏国,却在战国前期迅速脱颖而出,成为“战国七雄”中的第一代霸主,魏国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
其实,魏国之所以能迅速崛起,离不开一位非常优秀的国君——魏文侯。魏文侯主政期间深刻认识到魏国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在那个战乱不断的年代里,若想不被周围的强国吞并,唯有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魏国的战略环境不佳,无法做到向外拓展来攫取资源,因此唯一的出路就是通过内部变法来增强实力。
春秋战国时期的各诸侯国内部都存在着许多积弊,一些有抱负的国君都希望通过一次彻底变革来革除积弊,实现富国强兵的目标。然而这些积弊牵扯到的各方利益盘根错节,想要变法势必会遭到相关利益方的重重阻挠。在各方强大的压力面前,各国国君都选择了将问题搁置起来,等以后时机成熟再作处理。但是刚刚开创魏国基业的魏文侯却及时抓住了变法的契机。
当时魏国刚创立不久,内部贵族集团尚未做到铁板一块,风雨不进的程度。魏文侯深知拖延问题只会让本身就不强的魏国更雪上加霜,于是他决定摒弃一切阻力,在魏国内部开展变法,史称“魏文侯变法”。
在政治方面,魏文侯以雷霆手段削弱了旧贵族的特权,改变了原来的世卿世禄制,将一些重要岗位安排给有才能的人担任主官。同时他四处网罗人才,起用了一批有识之士参与到变法中,除了大名鼎鼎的李悝、吴起之外,西门豹、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也都是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
在经济方面,魏文侯采纳了李悝“尽地力”的农业政策,强调充分开发利用土地,号召大家“废沟洫”铲除井田的疆界,以便建设农田水利。魏国本来土地资源比较匮乏,但通过精耕细作的农业政策,粮食产量成倍增长,短短几年时间就从“战国七雄”中的“贫农”一跃成为“富户”。
在军事方面,魏文侯采纳吴起的强军之策,创建了一支战斗力超强的重装步兵军队——魏武卒。在战国中前期,“魏武卒”创下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不分胜负)”的辉煌战绩。原本较为强大的秦国在与魏国争夺黄河西岸的战争中节节败退,其疆域被压缩到只剩下华山以西的狭长地带。
在多个方面共同努力下,魏国短时间内脱胎换骨,迅速崛起,成为“战国七雄”中的第一强国。
参考文献:《史记》、《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