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启七年八月二十四日,也就是天启皇帝死后的第三天,年仅十七岁的朱由检登上了皇位。当时的明王朝,因为阉党的叛乱,内有农民起义,外有后金的战火逼攻,明朝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
而这时的魏忠贤权势滔天,他以司礼监秉笔太监的名义成为东厂的提督,有锦衣卫提督田尔耕、兵部尚书崔呈秀等大官辅佐,还掌握着兵权,拥有由数万人组成的军队,权倾朝野。
然而就在这样一种不成正比的政治力量对比之下,为什么魏忠贤还是没能斗过朱由检呢?
【祖宗制度约束的政策福利】
明朝时期从朱元璋开始,为了防止大权旁落,加强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就颁布了明确的法令,禁止宦官读书认字,干预朝政,然而这只能算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他的子孙后代们并没有按照他规划好的路线走下去。
朱棣重新设立锦衣卫,设立东厂,让宦官成为东厂的长官,这无疑提升了宦官的地位,与它设立的初衷背道而驰。宣宗朱瞻基甚至开设内书房,专门教授宦官读书认字,这为宦官干预朝政更是提供了文学基础。后果其实不难预料,一大批有权势的宦官就此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如王振、刘瑾、冯保等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但祖制毕竟是祖制,尽管它并没有被后代良好地执行,余威却仍然存在,魏忠贤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真正做到大权独揽。
宦官虽然可能有很大的权利,但这种权利的使用很大程度上是在皇帝的默许下进行的。宦官多数年少时期入宫,身边没有亲人和朋友,活动范围也十分有限,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宦官的衷心。
而魏忠贤后期看似是利用皇帝作威作福,实际上是熹宗在借魏忠贤之手打击政敌,制衡大臣的权利,加强皇权。要想做到大权独揽,必须要拥有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的全部权利,显然这是魏忠贤无法做到的。
【朱由检有魄力和胆量】
我们不可否认,朱由检的确是一个敏感多疑、权力欲望非常重的人,这也是后来造成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但是在他当政初期,他还是勤政爱民,非常积极的。
十七岁的朱由检刚刚登上皇位,摆在他面前的就是一个风雨飘摇、危在旦夕的帝国,要想让这个帝国起死回生、重新焕发出光芒,首先要做的就是铲除阉党。
魏忠贤的势力经过前朝的发酵,已经如日中天,他虽然的确是有一些不良企图,但若说是他想要谋权篡位,未免有些夸张。宦官这个身份首先就局限了他日后发展的方向。他这时也只不过是想保住他的荣华富贵,继续在皇帝手底下做事而已。
朱由检为了切除这颗阻碍国家发展的毒瘤,花了不少心思。他首先让几位大臣弹劾魏忠贤,之后却没有什么激进的举动,这让魏忠贤稀里糊涂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这位年轻的皇帝到底是怎么想的。
由于魏忠贤在熹宗时期太过无法无天,朝堂中大小势力都非常痛恨他,在看出皇帝是真心想要惩治魏忠贤之后,纷纷脱离了魏忠贤的阵营。有几位大臣列出了魏忠贤的十条大罪,说他目无君主蔑视皇权,其中任何一条都足以让魏忠贤永无翻身之地。朱由检趁此机会,把魏忠贤赶出宫去,安置在凤阳。
魏忠贤在一片声讨中感到深深的恐惧,他大势已去,还没有到凤阳,便得到了皇帝要杀他的消息,于是在一间旅社中上吊自杀。
随后,崇祯皇帝清缴了魏忠贤的党羽,开始重新重用被魏忠贤迫害的东林党人,然而历史留给大明王朝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魏忠贤胆色不足,本就无帝王之气】
在皇帝把魏忠贤召到宫中,当面令人宣读了大臣弹劾魏忠贤的罪状。正常人在这种情况下应当是冷静下来,想办法为自己辩解,或者是思考谋反的可能。但魏忠贤的反应却是惧怕,这也从侧面说明了他一开始便没有篡位的想法。
这样的人,怎能够与心思缜密的朱由检相抗衡呢?又怎么能够冲破重重阻碍,统治一个庞大的帝国?
朱由检能够战胜魏忠贤,从来都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换句话说,魏忠贤一开始便没有胜利的可能。朝堂之上众多附庸之士不过是魏忠贤的一厢情愿而已,这些人能够在他得势的时候依附他,就能够在他失势的时候反咬他一口。就这样,在大臣的支持、政策的保障、皇帝自身的才干这些因素的重重包围之下,魏忠贤“九千岁”的美梦终究是破灭了。
【后记】
其实对于最后的大明来讲,魏忠贤不过是放缓了崩析的节奏。整体上来看,如果不是有魏忠贤在后期拖了一波节奏,可能都等不到崇祯继位,大明就没了。而一直有美名流传的“东林党”才是大明灭亡的祸首。他们结党营私,不顾下面百姓的死活,一心只想把银子装进自己的口袋。
至于崇祯上位就要干掉魏忠贤,则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皇权,可是他却不知道,皇权是暂时巩固了,可大明最后的虎爪却被砍断,当李自成攻陷北京之后,煤山自缢仿佛就是最好的出路。
知历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