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动物界大多数是色盲?

为什么动物界大多数是色盲?而所有雄性新大陆猴也都是色盲。原因简单直白地来说,其实就是怎么进化更容易活下来,就保留什么基因遗传下去。比如,大部分蛇类基本不用眼睛看周围的环境(高度近视),什么周围的环境,发现其他猎食者等,不过是这些动物为什么会是色盲的一些具体点罢了。

虽然作为哺乳动物的人类,色盲是很少见的情况,大家眼睛里的世界总是色彩斑斓,但我们依然不能觉察到大自然中的紫外光等色彩。当然,在地球上生活的其他哺乳动物,它们的眼睛所看到的物体往往都只有黑白两色。而有的非哺乳动物虽然长着一对眼睛,其实相当于只是个摆设,完全起不到捕捉环境信息的功能。

很多时候,我们会将色盲视作一种缺陷,因为它会给日常生活带来很多不便。但是,动物所活动的环境,与我们人类社会存在很大不同,它们并不需要区分出哪种颜色是红色,又或是哪种颜色是绿色。事实上,很多动物的生活习性都是晚上出来觅食,尤其是没有月光的夜晚,动物们(包括具有三色视觉能力的动物)的眼里很难分辨出每一种事物的颜色,取而代之的是各种物体的形状。

自然界中也存在一些特殊的动物,它们与自然栖息地范围内许多植被的颜色相近,这也是为了藏匿自己的身体、躲避被猎食者捕获的利己进化特征。但是,这样的进化特征放在具有色盲特质的动物身上时,这些隐藏在环境中的图形却可以更容易被发现。而且,在暗光的条件下,这些只能看到黑白两色的二色视觉动物反而会表现出更好的视力优势。

从本质上来说,所谓的颜色,不过是光谱上的波长,而我们人所能识别的部分(380~760纳米)也不代表整个光谱波长。物体表面是什么颜色,只取决于该物体发射和吸收照射时的光波情况。虽然每个人对颜色的辨别能力存在差异,但整体而言,人类能够识别出的颜色大约有一百多种,而可见光谱从短波端到长波端的色觉分别为:紫色、蓝色、绿色、黄色、橙色和红色。

其实,不管是电磁波的强度,还是波长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不同的动物所看到的颜色一般不同,包括不同的人也可能在接收到不一样的光谱之后反应为同一种颜色。我们一般将人类能够感受到的波长范围称作可见光或光,比如,眼睛所看到的白色,其实就是表面弥散地发射了所有波长的光,而黑色则是吸收了所有波长的光。

虽然,所有动物身体结构中的光感受器都至少由内段和外段两部分构成,但事实上,人类之所以能够比一般的哺乳动物分辨出更多颜色,是因为我们的光感受器同时结合了视杆细胞(1亿个以上)和视锥细胞(600到800万个);像老鼠这样经常在夜间活动的动物,其视网膜上的光感受器则主要是视杆细胞,而像鸡这样主要在白天活动的动物,位于它们视网膜上光感受器则是视锥细胞。

简而言之,不同物种对颜色的感知,首先是始于各自视网膜细胞对光谱的敏感程度。之所以将人类的视觉能力称为三色视觉,是因为大家拥有三种三对完全不同的光敏感视锥细胞。或许不少人并不了解,其实大自然中的许多鸟类和爬行动物的眼睛都拥有四种光感细胞。也就是说,它们能够看到数百种颜色,在色彩识别的能力上表现得比人类还要突出,我们将这样的现象称为四色视觉。

比如,大多数人都是看不到紫外线的,但那些在夜晚出没的动物,以及那些通过紫外线来寻找猎物的鸟类则能够看到。相信蜜蜂一定是被很多人所熟知的一种动物,但经常在花丛中穿梭的它们却是红色盲,然而,它们确可以通过花瓣在紫外线下发光而精确定位到花粉。大多数鸟类、袋类动物和夜行性的啮齿动物都具有寿命较短的特征,这大概也与它们主要通过紫外线来观察这个世界有关。

其实,目前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都是毋庸置疑的,不管这种动物能看到多少种颜色,甚至它的眼睛根本都看不见。不同的物种在收集环境中的信息时,都拥有自己特有的方法,比如蝙蝠的回声定位,蛇通过地面的震动来感知目标物体的活动位置等。

说到生物进化,很多人都会提及那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而大自然界中的动物为什么会很多都是色盲,这个问题本身其实就是我们站在优势者的角度提出,却忽略了不同物种更好地适应环境所需要的能力往往并不相同。它们能在地球上存活下来这么久的时间,一定有它们观察这个世界的“视角”,而非我们的固有认知所能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