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食鱼鳄是巨鳄中的另类,温和的渔夫?

食鱼鳄,又叫恒河鳄,属于爬行纲—鳄目—长吻鳄科,是生活在印度北部淡水河流中的一种巨型鳄鱼。与大众认识中凶神恶煞的鳄鱼不同,食鱼鳄通常只以小鱼为食。然而,有人说巨大的食鱼鳄战斗力孱弱,没有能力伤害人畜,这是不是对它的过度低估呢?

食鱼鳄最显著的特征是极为细长的吻部,每侧有27-29颗上牙和25-26颗下牙,满嘴共110多颗锋利、相互交错的牙齿,非常适合捕鱼。

食鱼鳄还有个特征是鼻端处有一个球状隆起,只有成年雄鳄拥有,与男人的胡子、雄狮的鬃毛一样属于第二性征。有了这个“鼻球”,性成熟的雄鳄能发出在75米外就可以听到的嘶嘶声,在交配季节能吸引雌鳄前来交配。

雄鳄和雌鳄头部形态对比

食鱼鳄成体通常长约3-4米,最大可达5.5-6米,在长度上可以与湾鳄相提并论。但食鱼鳄身体较为细长,而且头颈占的比例较大,因此体重比湾鳄差不少。湾鳄是公认的第一大鳄,而食鱼鳄只能成为第二长鳄的竞争者。

现存鳄类中,马来鳄是食鱼鳄最近的亲戚,它们同属于长吻鳄科,马来鳄因此也被叫做伪食鱼鳄。分子遗传学分析显示,食鱼鳄和马来鳄大约分化于距今4200万年前。

食鱼鳄是现存鳄鱼中最适应水生的,它们的尾巴侧向扁平,且长有两排尾冠,脚趾间有蹼,在深水中游泳非常灵活。然而,它们在陆地上只能腹部贴地向前滑行,无法像其他鳄鱼那样做到立起来行走。因此,它们只能在离水很近的地方晒晒太阳,根本没有能力在岸上突袭猎物。

有个有趣的现象是,湾鳄、尼罗鳄等凶残的鳄鱼在水边蛰伏的时候总是头朝外,随着准备窜起来攻击陆上的猎物。而食鱼鳄恰好相反,它们在岸上晒太阳的时候喜欢头朝里,陆上一有风吹草动就马上逃进水里。

年轻的食鱼鳄更喜欢栖身于浅水区,在岸上也有一定的爬行能力。但随着体型增长,它们就转移到深水区(4米以上)捕鱼了,成年食鱼鳄和陆地动物没有多少交集。

年轻食鱼鳄以昆虫、蝌蚪、小鱼和青蛙为食。成年食鱼鳄几乎只吃鱼,偶尔也摄食一些小型甲壳动物。它们不会咀嚼,只能整个儿吞下。在食鱼鳄胃中曾发现过印度软壳龟的遗骸,这对它们来说就是很大的猎物了。

食鱼鳄从来没有捕食人类的记录,虽然它们会啃食尸体。在它们胃中曾发现过珠宝,这是它们食人神话的来源。实际上,这可能是食鱼鳄将珠宝当成石头误吞进去,它们平时会吞石头以辅助消化并调节浮力。

在国外的一个视频上,一名作死的男子手指被一只小食鱼鳄咬住,顿时鲜血直流。这证明食鱼鳄的利齿能切开人的皮肉,但它们的杀伤力也仅限于此了。

幼年食鱼鳄

虽然食鱼鳄也习得了鳄鱼的绝技——“死亡翻滚”,但它们的下颌骨非常纤弱,如果对大型兽类使用这一招,断的将不是兽腿,而是食鱼鳄的嘴。

提到食鱼鳄,人们容易与它们的远亲马来鳄作对比。马来鳄的体型只比食鱼鳄稍小,但实力却强大得多。我们可以从图中直观地看到,马来鳄的吻虽也是细长型,但粗大结实,不似食鱼鳄那么纤细。

伪食鱼鳄:马来鳄

马来鳄虽然也吃鱼,但它们同时具备捕食大型脊椎动物的能力。成年马来鳄的牺牲品包括猴子、鹿和水鸟,在婆罗洲,曾有人目击到一只马来鳄攻击一头母牛。

可见,马来鳄扮演的生态角色与食鱼鳄完全不同,反倒与鳄科的美洲鳄、奥利诺科鳄是生态等值种,后两者是生活在拉丁美洲热带地区的大型鳄鱼,吻部也是细长型的。

伪食鱼鳄:马来鳄

以生活在南亚的一种中型鳄类——泽鳄为参照物,就可以看出食鱼鳄和马来鳄的差距。在动物园中有只2.4米长的鳄鱼被马来鳄咬得右下颌骨粉碎。而食鱼鳄与泽鳄在野外分布广泛重叠,却是奈何不了泽鳄的。

摄影师经常拍到泽鳄和食鱼鳄同框,有只与泽鳄体型接近的年轻食鱼鳄感受到后者的威胁,很快逃进了水里。成年食鱼鳄可以凭借巨大的体型优势无视泽鳄,但仅限于自保,依旧无法伤到后者分毫。

食鱼鳄与泽鳄在一起

因此,说食鱼鳄无法捕食大型动物还真不是低估,食鱼鳄真的是一种人畜无害的巨型渔夫。

实际上,即便是凶狠的湾鳄和马来鳄,也是以鱼类为主食的,它们真的很少伤害人畜。由于栖息地丧失、滥捕滥杀等原因,很多鳄鱼的生存已陷入困境。食鱼鳄对生境的要求很高,它们需要到沙滩上晒太阳和筑巢,因此高度依赖有沙滩的河流,其分布区不如历史上的2%,现已极度濒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