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人际交往中我总是主动不起来?

生活中,有这样一群看上去很“佛”的人:

生活中,ta们云淡风轻,极少表达意见;

职场里,ta们不会争取,只愿埋头苦干;

恋爱时,ta们奉行“敌不动我不动”原则。

如果别人不跟我说话,我绝不主动跟别人说话!”

是的,Ta们就是被!动!型!人!!

其实呢,有一些被动型人心里也苦。自己明明很羡慕那些“想要就去争取”的人哇,可同样的想法放到自己身上,怎么就不会动了呢……

明知道主动一下也不会死

为什么我还是死活主动不起来?

这就让我们从头说起。简单来讲,不敢主动的人中,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聚光灯型。

想象一下,所有人都在看着你,一举一动都被注视,每句话都被人们反复琢磨……是不是感觉要窒息了?
        这就是“聚光灯”型人的日常。由于自我意识过强,Ta们一直生活在一种“无比强烈地感觉到自己的存在”的状态中。因此,Ta们对于外界评价十分敏感,很容易过度、错误解读他人信号,也可能习惯性反思是不是自己出了问题。比如:

主动发微信给朋友,对方很久没回复:

“是我说错话了吗?”

鼓起勇气和心仪对象聊天,对方却不够热情:

“一定是我把天聊死了。”

在公司会议上勇敢发言:

“同事看我的眼神好像怪怪的,一定在心里嘲笑我。”

“聚光灯”型人既想和他人亲近、建立联结,又担心别人会不喜欢自己、对自己做出负面评价。这种欲主动而不能的感jio,实在是太太太南了……        另一种呢,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型。Ta们不敢主动,是因为过于“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这些人可能是朋友圈中的“随叫随到”,也可能是办公室里的“便利贴男/女孩”。虽然Ta们大部分时候都会对别人say yes,但其实只是因为不好拒绝,有时还会对别人的主动感到厌烦。

所以,等轮到Ta们自己主动的时候,Ta们也会自动代入角色,幻想出一幅对方脸上笑嘻嘻,心里冒冒泡(mmp)地回复自己的画面。

除了以上两种“不敢主动型”以外,还有一些人,是“自愿”走上了被动这条路。对ta们来说,“我不主动,只是因为不想主动”。

我有一个朋友(真的不是我),从未对任何心仪对象主动发过微信,也从没约过其中任何人出来约会。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住问:“你为什么不主动?你不是很喜欢他,想追他吗?”

她回答说:“真的在意我的人,会主动过来约我的。”        生活中,像这位朋友一样的人,主要都是因为对主动抱有一些刻板化的认知,才“自愿”选择了被动。这些认知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在关系中——

认知1:主动是“掉价”的

情感博主告诉我们,“太容易到手的,不被珍惜!”在亲密关系中,情感游戏确实会吸引到一些人,特别是那些得到了就不喜欢、喜好征服的浪子们。

But!

主动有它独特的魅力与价值。在对待感情上,主动与被动也并无高低,只是不同。

认知2:真爱我的人会主动来找我

“如果是真爱,就算经历九九八十一难,ta也会主动来找我。”乍一看,这句话还蛮有道理的啊。

But!

你忽略了一项重要事实:万一对方跟你想得一样怎么办?万一对方觉得“最后的疼爱是手放开”(feat. 李圣杰)怎么办?


        《爱情与我》.2020.行为艺术与纪实摄影.

(危险动作,请勿模仿)

在职场中——

认知3:是金子总会花(fa)光的

“只要我兢兢业业做好自己,别人总会看到我的。”

But!

这往往是一种错觉。毕竟,大家都很忙的......当我们表达出“我努力了”,才能把这份“默默无闻”的好展现出来,这份好也才能获得它值得的关注、并避免被当作理所当然。

认知4:有意见就该埋在心底

“如果提出反对意见,大家会觉得我不好相处”、“就算生闷气到天荒地老,我也不能反对别人”……

But!

对事不对人,我们都有say no、以及持反对意见的权利。一味忍耐,我们还可能产生被动型攻击,反造成更多不良后果。

在日常生活中——

认知5:一切都是天注定

努力又有什么用,反正最后还不都是“我命由天不由我”?

But!

虽然很多时候,命运的洪流推动着我们只能“顺水前行”,但我们仍有可能去坚守、追求一些真正想要的东西。无论是对伴侣朋友的选择、还是对自己生活状态的选择,我们都可以用主动来为自己把握一些人生的方向。

那么,问题来了——

我为什么这么被动?

对一些人来说,Ta们的被动可能有先天性。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Kagan和Moss研究发现,在一个人生命最初的三年里所表现出的特质中,“被动性”是最能准确预测人成年后行为模式的一个因素。

那些在婴儿时期就表现出极强被动性的孩子,随着年龄增长,依然会表达出较强的被动行为倾向。总的来说,这些孩子在整体上很难变得主动。        但对于更多数的另一群人来说,Ta们的被动性,其实是被人生经历所塑造的。这种被动性也可能着重展现于生活中的某些方面。比如:

总是被父母忽视需求、一旦犯错就被严厉批评的孩子

在成年后,ta们对待领导或权威人士,也容易感到,“主动表达,既没有用处、还可能被骂,还是不提为妙。”

曾在关系中受过伤害的人

则可能学会了在感情中抛弃主动。他们会认为,“如果对方没有明确表白,就绝不能主动示好。”       那,如何才能变成一个主动的boy/girl呢?

慌则乱,急则疲。不妨停下来思考一下,你为什么想要变得主动?

虽然很多人认为主动更有优势,但其实,就像内向外向一样,主被动并没有绝对的好与坏。

如果被动时你很舒适、或真的很享受alone time……那么其实无需跟风,也不需要勉强自己做一些没必要的改变。       而如果你不想再错过喜欢的人、错过好的工作机会,真心想要变得更主动,那么最好的方法是——

Just Do It!       下面,我们就来手把手教你如何打开主动的大门。

STEP 1 确认过眼神,是可以主动的人

关系好的朋友、你感觉对你也有好感的人、或是看起来就很social的人......相对来说,这些人更可能让你“挑战成功”。

在过程中,你也可以总结,和你聊得来的人看起来有什么共同点吗?随着经验增多,你会逐渐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更精准地找到合适的目标对象。

“黑暗之中~飘浮我的~七姨~待~”

STEP 2 释放善意,放松身心

a. 释放善意

记得从你习惯的方式开始。喜欢线上就发信息、擅长线下就面对面。如果开口实在困难,你也可以先从主动对视、或是向对方微笑开始,表达出善意,说不定成功接收信号的对方就向你走过来了呢。

b. 放松身心

如果和对方还不熟,试试把对方想象成已经是朋友那样聊天。这并不是让你去“装熟”,而是帮你把状态松弛下来。其中要点,就是:

“我不知道你尬不尬,反正我是不尬??”

一场聊天是否可以顺利进行,取决于其中所有人。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把自己先放松下来,做好自己这一趴,万一对方也被带动着放松下来了呢?



        STEP 3 如果还是不敢……

还是很紧张,就是跨不出那第一步你可以先靠演戏攻克这个难关。

就像玩cosplay,找一个令你欣赏的role model,并揣摩角色:ta在主动时会怎么做?遇到尴尬时会怎么做?然后,练习主动时,把自己想象成ta在生活。

作为演员的你,可以依靠进入角色,暂时放下自己的偶包,先体验起来再说。

最后,记住这1点——尴尬不是你一个人的锅!

不仅你怕尬,对方很可能也怕......

两个人聊不开也没关系,换个人练习,过两天再试试。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你对于“主动”这件事的信心一定会慢慢被积累起来。

而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更多地感受到世界和他人的善意。

2015. 韩剧《请回答1988(???? 1988)》.

越来越有自信地去追求那些你想要的

对命运产生掌控感

而不再只是被动地随波逐流

这些,可能才是“学会主动”

真正能够带给你的积极改变

脚本 / JOJO

策划 /二狗子、53

编辑 / KY主创们

References:

Cheek, J. M., & Briggs, S. R. (1982). Self-consciousness and aspects of identity.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16(4), 401-408.

Depue, R. A., & Fu, Y. (2013). On the nature of extraversion: variation in conditioned contextualactivation of dopamine-facilitated affective, cognitive, and motor processes.

Ellis, M. E. (2019, August 2).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Complex Relational Trauma on the Family: How Long-Term Residential Treatment Can Help. Retrieved February 11, 2020.

Iffland, Benjamin, Sansen, Margareta, L., Catani, Claudia, … Frank. (2014, March 3). The Trauma of Peer Abuse: Effects of Relational Peer Victimization and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on Physiological and Affective Reactions to Social Exclusion. Retrieved February 11, 2020.

Gardner, W. L., Pickett, C. L., & Brewer, M. B. (2000). Social exclusion and selective memory: How the need to belong influences memory for social events.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6(4), 486-496.

Jarrett, C. (2016). Personality appeared before you could talk. BBC.

Kagan, J., & Moss, H. A. (1962). Birth to Maturity. A Study in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Wiley.

McCrae, R.R. et al. (2000). Nature over nurture: Temperament, personality, and life span develop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8(1), 173-186.

Parmar, N. (2004). Self-conscious? Get Over It. Psychology To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