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患者首个病理报告出炉:病理特征与SARS、MERS类似

2 月 17 日,《柳叶刀 · 呼吸医学》(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在线发表了首份基于尸检样本的新冠肺炎病理学报告。

该论文通讯作者之一为中科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王福生教授。

在最新研究中,王福生团队通过在患者死后穿刺获取组织样本,分析了一名死于新冠病毒严重感染伴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的病理特征。

研究团队在论文中写道:“COVID-19 病理特征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的冠状病毒感染非常相似。”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病理分析是通过对一位新冠肺炎死亡患者进行微创病理检查获得,而非完整尸检,这与 2 月 16 日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开展的两例新冠肺炎死亡患者的遗体解剖病理诊断有所不同。

文章介绍该男性患者今年 50 岁,曾有武汉旅游史,最早在 1 月 14 日出现发病症状,但直到 1 月 21 日病情加重后才前往医院就医。

22 日,患者被正式确诊为新冠肺炎,进入隔离病房治疗。期间患者先后出现低血氧症、严重呼吸困窘、心脏骤停。最后于入院一周(发病后第 14 天)抢救无效去世。

图 | 该患者患病至逝世病程记录

在最新研究中,研究组通过在患者逝世后穿刺获取肺、肝和心脏组织样本,分析了患者的病理特征。

文章指出,研究发现患者右肺组织可见明显的细胞脱离和肺透明膜的形成,这一现象提示患者曾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图 2A)。与右肺组织相区别的是,患者左肺组织出现肺水肿以及透明膜形成现象,提示存在早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图 2B)。

研究人员认为,此次新冠肺炎的病理特征与 SARS 和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感染相似。

图 | 患者右 (a) 和左 (b) 肺组织、肝组织(c)和心脏组织(d)的病理表现

肝组织显示中度的微血管脂肪变性和轻度的小叶活动,但目前尚无证据指出肝损伤的原因是病毒感染引起,还是药物性肝损伤。

关于新冠病毒对心脏进行攻击的说法,研究团队在文章中指出,该患者心脏组织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但并无其它实质性损伤,表明新冠病毒可能不会直接损害心脏。

此外,对血液的研究分析显示,患者 T 细胞的过度激活,表现为 Th17 的增加和 CD8T 细胞的高细胞毒性,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该患者的严重免疫损伤。

在患者治疗方面,研究人员在文章中表示,虽然皮质类固醇并不是此次新冠病毒常规推荐药物,但根据检测中发现的肺水肿和透明膜形成的现象,重症病人应当及时恰当地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呼吸机支持,以预防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冠病毒疫情爆发至今,累计确诊人数已经达到 7.4 万余人,截至 2 月 19 日中午,累计死亡人数达到 2009 人。

而到目前为止,针对新冠病毒仍没有完整尸检报告发布。

根据中国科学报报道,中国科学院院士、临床病理学专家卞修武曾表示,要彻底获悉患者体内病原体(病因)情况和死亡原因,尸检是最好的材料来源。尸体解剖是疑难和新发疾病诊断与研究的最基本和最重要方法,也是 “最后诊断” 方法。

完整的尸检报告,能明确器官病变、分析发病机制和判断死因;帮助分析播散途径,为防控措施提供有益信息;准确诊断并发症,协助完善诊断规范,提升诊治水平。

好在通过完整尸检得到的病例分析可在未来一周左右得到。

2 月 16 日凌晨,全国第一例感染新冠病毒逝世患者的遗体解剖工作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完成。同日下午第二例新冠肺炎逝世患者的遗体解剖工作也在金银潭医院顺利完成。

遗体解剖工作由曾参与 SARS 病例解剖工作的法医病理学专家、湖北省司法鉴定协会会长刘良教授团队及其他相关专家共同进行。目前,这两具遗体解剖病理已被送检,预计 10 日内可得到病理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