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宇宙墙”,人类被圈养,成实验对象?

我对“宇宙墙”这三个字的评价也是三个字“虾扯蛋”,天文学家确实在宇宙中发现了一些奇特的结构,但这些结构在宇宙学中是可以被解释的,但是在媒体的渲染下就冒出了“宇宙墙”这三个字,其实也可以算一个比较形象的比喻,但这个概念又被各种为了博眼球的自媒体强行与高等文明联系在了一起,把它描述成一堵真的围墙,更有甚至说:我们人类是被高级文明圈养的,是被实验的对象。这简直胡扯的没边没际!

如果这样的说法被第一次接触天文学的朋友看了,真的会被理解为一堵围墙。貌似我们已经看到了宇宙的边缘了。所以下面我们说下这个所谓的“宇宙墙”是什么?它怎么来的?

“宇宙墙”世纪为宇宙超空洞,顾名思义就是看起来什么都没有的一片空间区域,没有恒星、星系、星系团,没有认为发光的物质结构,当然这里的暗物质肯定也比其他星系密度较大区域的暗物质要少。在大尺度结构上看这样黑暗的宇宙空间区域就与其他充满发光物质的区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现在想一下,如果这样的宇宙空洞绵延数十亿光年,看起来什么都没有,是不是给人的感觉像是“宇宙墙”,所以主流媒体的解读还算是一个很不错的比喻。但一传十,十传百,就慢慢变味了。

在研究宇宙大尺度结构时,我们会在数十亿光年的范围内,对宇宙的物质分布进行调查,于是就形成了上图中的丝状结构,形似人体的神经结构图。其中的亮点就是物质密度最大的区域,而其他密度较小的区域就与密度较大的区域连接成了细丝结构。

在这些细丝结构中,就包含着大大小小的宇宙空洞区域,这些区域中星系分布的异常稀少。看看上图中的黑色区域,就是我们说的“宇宙墙”,它远没有宇宙中由星系组成的物质“长城”结构的范围大。如果把上图中的物质分布和空洞放到微波背景辐射上来看,我们会看到什么?

微波背景辐射所显示出来的范围是整个可观测宇宙的物质结构分布情况,你可能会认为,上图是一个蛋壳形,怎么会是全宇宙呢?那下图可能看起来更直观、更符合我们的直觉:

其实这两种图形是一样的,就像我们看世界地图一样,只不过展开的形式不同罢了。在微波辐射中,温度的波动分为原始波动和后来的星系密度波动,它们分别表现在小尺度和大尺度上。其中原始波动的热点(红色)就代表了物质密度低的区域,冷点(蓝色)就代表了物质密度高的区域。

这是因为微波辐射光子在传播的时候,想要爬出物质密集的区域,就会在引力的作用下损失更多的能量,因此物质密度越高,光子红移越严重,表现出来的就是冷点。热点刚好相反。这种小尺度上的冷热点波动,是微波辐射的原始波动,也就是发生在最后的散射面。

但微波辐射的光子在到达地球时,还会穿过宇宙中显出的星系和星系团,它们也会对原始温度的波动在大尺度上起作用。例如:宇宙超空洞这种物质密度稀疏的巨大区域会在微波辐射的光子穿过这些区域时,由于宇宙的加速膨胀会让光子损失能量,在微波辐射的大尺度上留下一个大范围的冷点。

因此所谓的“宇宙墙”其实不过时物质密度的稀疏区域而已。这只是宇宙物质分布中的一种常见的现象。更谈不上什么发现了宇宙的“围栏”,我们被高级文明圈养。

另外还有一种常见的现象。也容易被误解,认为是宇宙空洞,或者是“宇宙墙”,看下图,我相信你一定看过。

上图经常被我们描述为在100光年外,在10光年的区域里我们发现了宇宙“空洞”,那么没有恒星、没有正常物质,甚至没有暗物质。黑暗的区域和周围的星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像是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将恒星从这么抹去。是高等文明干的吗?

话不多说,我们看下图,立即被打脸。

看到没有,那里的恒星和周围的恒星密度一样,也就是数量一样多。我们一开始看不到它的原因是,这坨黑色的物体其实只是一片中性气体云,中性原子能很好的吸收可见光,所以就挡住了背景恒星。如果我们在红外波段下观测的话,就如上图右一样。其背面也充满了恒星。这种中性气体云在宇宙中十分常见,例如我们抬头仰望天空,除了能看到满天的繁星外,还有一条银河系暗带,也可以看到在银河系的圆盘中充斥着大量的中性气体云和尘埃。

最后再说下,宇宙超空洞并不是中国发现的,而是国外的科学团队。如果是中国发现的话,也不会被我们翻译成“宇宙墙”,这不明显充满误导性么!

关于高级文明,我觉得在浩瀚的宇宙中肯定存在,就算诞生生命的条件苛刻,但无限的宇宙也会带来无限的可能。但高级文明也不会无聊到,在数十亿光年外修建什么“围栏”圈养我们,闲得没事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