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甲子园是什么?

日本人十分喜欢棒球,尤其是本国的高中棒球比赛,如果你看过《棒球英豪》这部讲述高中生梦想去甲子园打棒球的漫画,相信一定会对甲子园球场留下深刻印象。对日本人来说,这座球场承载了太多情感,代表了一种面对残酷竞争,积极自救和拼搏奋斗的精神。

对日本近现代史意义非凡的阪神甲子园球场,即将在2019年8月迎来建成启用的第95个年头。这座历史悠久的露天球场已经变成了一种符号,是日本4千多所高中的棒球运动员心目中的最高殿堂。要想了解阪神甲子园球场的历史,得从这座球场的所有者阪神电气铁道说起。

充满竞争的铁路运营

阪神电气铁道,简称阪神电车,创立于1899年,是连结日本大阪府大阪市梅田、兵库县神户市三宫的大手私铁,所谓大手私铁,就是大型民营铁路企业。阪神电车是大阪、神户一带十分重要的民营铁路公司。

阪神电车

在二十世纪初期,随着箕面有马电气轨道(阪急电铁前身,简称箕有电车)于1907年建立,关西地区(大阪、京都、兵库、奈良等地)的铁路事业竞争愈发激烈,原本处于有利地位的阪神电车面临后起之秀的强力挑战。

箕有电车来势汹汹,在大阪到神户间铺设了一条新铁路,这条新铁路线几乎与阪神电车的旧铁路平行,竞争意味十足。箕有电车还在新铁路沿线打造住宅区、游乐园、动物园等一体化生态生活圈,试图吸引人流聚集,提高企业整体收益。不得不说,箕有电车的做法很大胆,也很有前瞻性,攻击性十足。

阪神电车

看到箕有电车明目张胆地插足己方势力范围,阪神电车担心客源快速流失,不得不有样学样,开始制定能与对方相抗衡的大型开发计划。1922年,阪神电车与兵库县政府达成协议,以高达410万日元(相当于阪神电车当时估值的17%)的价钱,买下了填平河道形成的大片新土地,打算在这里建设比对手更大气的住宅区和娱乐设施。

阪神电车发现,当时广受欢迎的新娱乐方式是棒球,人气日渐高涨的全国中等学校优胜野球大会,简称“中学野球大会”,即日后的高中棒球锦标赛,早就成为了人人关注的焦点,于是阪神电车准备经营棒球运动。

中学野球大会的举办者是久负盛名的朝日新闻社,因为在关西地区拥有广大读者,所以他们决定在大阪举办全国性的中学棒球比赛。首届比赛定在了箕有电车建设营运的丰中运动场举行。不过,丰中运动场并非专门为了棒球竞赛设计的标准球场,再加上球场位置偏僻,空间狭小,到第3届中学野球大会时,比赛移到了阪神电车位于兵库县的鸣尾运动场来进行。

鸣尾运动场

与只有一座球场的丰中运动场相比,设有两个球场的鸣尾运动场更大,显然更符合主办单位希望加快赛事节奏,以减轻参赛学校负担的需求。虽然鸣尾运动场比丰中运动场出色,但它终究是个用赛马场改建的简易棒球场,只有5千多个座位,无法满足大量观众现场看球的需求。

甲子园建成始末

考量到赛事安全性和影响力,主办方朝日新闻社向阪神电车提议:打造一座新的大型正规棒球场。阪神电车高层经过综合考虑,同意在鸣尾运动场北方营建一座参考美国棒球场的大型运动场。说干就干,阪神电车立刻派遣员工到美国考察球场,聘请专业人士组成了“球场建设顾问委员会”,并任命工程师野田诚三负责新球场的设计工作。

因为缺乏建造大型球场的相关经验,野田诚三等人只能通过阅读美国文献汲取灵感,再通过反复试验确定新球场的各个细节。在他们废寝忘食,呕心沥血地努力下,新球场的设计十分惊艳,观众席的每个位置都能拥有良好的观赛视野。此外,由于阪神地区的土质偏白,容易让运动员在比赛时目眩神迷,阪神电车还购买了大量黑土掺入场地内的白土,并由员工不断测试确认硬度和视觉效果,最终创造出了独一无二的球场环境。

野田诚三由于设计甲子园有功,在二战结束后成为了阪神电车第12代社长,并因为甲子园的巨大影响力,野田诚三被认为对日本棒球具有重大贡献,遂于1974年入选了日本棒球名人堂。

1924年7月31日,花费近百万日元的崭新球场总算落成,赶在新一届中学野球大会开赛前投入使用。恰逢当年是日本版干支纪年中的“甲”“子”年,于是阪神电车就将这座新的大型球场命名为“甲子园大运动场”。相较于只有5千个座位的鸣尾运动场,甲子园不仅可以容纳多达4万5千名观众,还是日本第一座可以举办多项体育竞赛的超大型棒球场。

甲子园刚建成时的样子

落成第二天,阪神电车在甲子园大运动场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仪式,并邀请铁路沿线的100多间小学在此进行田径比赛,象征新运动场正式启用。几天后,中学野球大会在甲子园如期召开,并创下比赛开始三天就售罄门票的惊人纪录,也就是从那时起,现场观看棒球赛成为了日本百姓最流行的休闲娱乐方式之一。

甲子园迈向辉煌

甲子园除了见证阪神电车和箕有电车的竞争,也参与了两家新闻社的残酷竞争。

看到朝日新闻因为棒球比赛获得了庞大商机,与朝日新闻社激烈争夺报纸市场的大阪每日新闻社,也在甲子园竣工的同年设立了另一项中学棒球赛“选拔中等学校野球大会”(后称高中棒球选拔赛),并将甲子园大运动场设为官方比赛场地。

在两大中学棒球赛的辅助下,作为比赛场地的甲子园球场逐渐变成了中学棒球的代名词。为了凑热度,大阪中央放送局于1927年首次利用广播实况转播中学野球大会赛况,让这股棒球热潮得以传遍日本各个角落,进一步奠定了甲子园在日本中学棒球手,及广大球迷心中的神圣地位。

二战后,两大中学棒球赛因应学制改革,相继更名为“高中棒球锦标赛”和“高中棒球选拔赛”。值得一提的是,这两项最具代表性的高中棒球比赛,除了在开赛之初和战后初期曾经短暂使用其他球场作为比赛场地外,其余时间都在甲子园球场比赛。日本最优秀的高中棒球运动员基本上都在甲子园表演过自己最好的技术,并在那片搀着黑土和白土的场地上留下了无数笑容和眼泪。

对于全日本有志于棒球事业的高中运动员来说,在甲子园打比赛,不仅是考验平时训练成果的终极考试,同时也是踏入职业棒球圈的起点。2019年8月1日,甲子园大运动场即将迎来建成95周年的纪念日,这座年近百岁的传奇球场,从破土动工的一刻起,就注定了命运的不平凡:两间铁路公司之间的争权夺利、两间报社之间的明争暗斗、所有棒球远动员之间的龙争虎斗,百年间的所有竞争,都倾注了一种奋斗不息的内涵,这也正是甲子园迷人的地方。

参考资料:

《让我们去甲子园球场》(甲子園球場へ行こう)神林照道(神林照道)

《体育场怀旧·关西篇》(懐かしの球場 関西編)产经新闻(産経新聞社)

《甲子园破碎之日》中村计

《日本铁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孙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