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控中心发迄今最大新冠病例分析:首次描述肺炎发病流行曲线

2 月 17 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杂志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响应机制流行病学组最新发表新冠肺炎研究。

在对截至 2020 年 2 月 11 日中国内地报告的 超过 7 万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后,论文首次描述肺炎发病流行曲线。

同时, 论文首次披露,截止 2 月 11 日,全国共有 3019 名医疗人员感染新冠病毒,其中已有 5 人离世。

最全面病例数据:无症状感染者占比 1.2%

该研究选取了截至 2020 年 2 月 11 日中国内地报告所有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共 72314 例病例。

其中确诊病例 44672 例(61.8%),疑似病例 16 186 例(22.4%),临床诊断病例 10 567 例(14.6%),无症状感染者 889 例(1.2%)。

应该说,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让人稍微松一口气,其所占的比例非常低,加之无症状感染者携带的病毒数量是比较少的,传播的危害也较小。

在确诊病例中,患者大多数年龄在 30~79 岁(86.6%),而在对患者观察中发现,轻、中症病例占据绝大多数(80.9%)。

该论文将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严重或危重:轻度包括非肺炎和轻度肺炎症状;严重症是指呼吸困难、呼吸频率≥30/min、血氧饱和度≤93% 等条件;危重是指那些表现为呼吸衰竭,败血性休克和 / 或多器官功能障碍 / 衰竭的病例。

死亡率: 湖北省死亡率较省外高 7 倍

截止 2 月 11 日,在 44672 例确诊病例中,共有 1023 例死亡,粗病死率为 2.3%。

病死率密度为 0.015/10 人天,即平均每个患者观察 10 天的死亡风险为 0.015。

湖北省的粗病死率(2.9%)则高出其他省份(0.4%)7.3 倍。

新冠病毒的“性别差异”:男性患者死亡率明显升高

此前同样来自中国疾控中心的研究报告就已经指出,男性和女性群体面对新冠病毒时,在人群患病率和患者死亡率上有着明显差距。

研究显示,总体而言,男性群体的发病率高于女性,男性患病比例为每 10 万人中有 0.31 人患病,而女性则为每 10 万人中有 0.27 人患病。

与此同时,确诊患者中的重症患者和死亡病患中,男性都在比例上明显高于女性。

而昨日发表的最新论文则在新冠病毒的 “性别差异” 上给出了另一个角度的对比数据。

首先在确诊病例中,男性比例仅仅是略高于女性,武汉确诊患者男女比例为 0.99:1,湖北为 1.04:1,全国为 1.06:1。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患者死亡率数据上,男性患者死亡率要明显高于女性患者,论文指出的男性粗病死率为 2.8%,女性为 1.7%。

3019 名医务人员感染新冠病毒

3019 名,这是疾控中心首次披露医疗人员的被感染数据。

自疫情发生以来,为缓解湖北作为疫情中心在医疗资源上的紧缺情况,来自全国各省市医疗人员前往湖北各医院提供支援的人数已经超过 2 万名。同时,医护人员时刻暴露在危险环境当中,受病毒感染乃至去世的消息不时传来。

该论文首次披露,在为新冠肺炎患者提供诊治服务的 422 家医疗机构中,共有 3019 名医务人员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目前仅有 1716 名为确诊病例,其中已有 5 人不治身亡。

研究人员选取了有明确病情严重程度的 1688 个确诊病例进行分析后指出,大多数病例为轻症患者(85.4%),医疗人员发病案例在武汉有 1080 例,占全国医务人员发病总数 64.0%,武汉以外的湖北其他地区则有 394 例(占 23.3%),而湖北以外省份的医务人员患病人数为 214 人。

图 | 医务人员病例发病统计

同时由于医务人员在职年龄一般都在 60 岁以下, 因此患病的医务人员群体死亡率较其他人群较低。

在此前的 SARS 和 MERS 疫情爆发过程中都出现了所谓 “超级传播者” 事件,即一次性暴露造成 10 人以上被传染的案例。而在此次新冠病毒疫情中,论文指出,截至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在任何一家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提供服务的医疗机构中发生了超级传播者事件。

不过论文也认为,对于武汉和湖北的一些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医务人员感染,当中造成防护失败的具体原因还需等待深入的调查。

首次描述肺炎发病流行曲线

在获得更加全面病情数据前提下,论文首次描述了 2019 新冠肺炎的发病流行曲线。

论文指出,在 2019 年 12 月疫情发展的早期阶段,病毒传播可能以小范围暴露传播模式为主;而在缺乏有效控制,疫情在经过小规模传播,在 2020 年 1 月则可能开始转变为扩散传播模式。

通过对报告病例的发病日期进行回顾性分析,论文首次还原了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在 5 个不同时段全国地理分布变化情况。

截至 2 月 11 日,全国共报告 44672 例确诊病例,来自全国 31 省、市,而湖北作为最终灾区占去确诊人数的 74.7%。

其中,有 0.2% 的病例发病日期在 2019 年 12 月 31 日之前,这些早期患者均在湖北。而时间往后推移到 1 月 10 日, 20 个省份的 113 个县区已经出现疫情,其中湖北占 88.5%,这期间发病人数占累计发病人数的 1.7%。

随着发病人数持续上升,有 13.8% 的病例发病日期在 1 月 20 日之前,分布在 30 个省份的 627 个县区。有 73.1% 的病例发病日期在 1 月 31 日之前,可见在经过潜伏和发展后,病毒在 1 月中下旬迎来传播最高峰。

论文指出,确诊患者人数在 1 月初开始迅速上升,在 1 月 24-28 日达到第一个流行峰,后缓慢下降,但在 2 月 1 日出现单日发病日异常高值,后逐渐下降。

虽然目前的疫情形势趋于下降,但疫情尚未结束,尤其是复工后大量人员流动与接触,增加了新冠肺炎传播风险,报告认为,必须继续落实好社区和劳动场所等为单位的首例病例的发现和处置,防止疫情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