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蝗灾,却很少听说其它昆虫成灾的?蝗虫有什么特别之处

日前在印度发生的大规模蝗灾让作为邻居的我们也开始有点慌了,足足4000亿只蝗虫,要是过来了那还得了?今年的蝗灾的规模堪称空前,它们从东非开始出发,横扫南亚越过巴基斯坦并直逼中国边境。每3000万到5000万只蝗虫可以覆盖150公里,一天吃掉200吨各种植物,而人类作为以耕种为主要谋生方式的物种,对这些区域的人民打击可谓空前巨大。

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吃草的虫子那么多,却很少听说有像蝗虫一样达到“遮天蔽日,神明震怒”的规模。比如我小时候经常捉着玩的尖头蚱蜢,其实这也是一种蝗虫,学名叫稻叶大剑角蝗(Acrida lata Motsch),但是它们似乎就没有出现过大量成灾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呢?

社会性昆虫的力量大

因为蝗灾并不是单纯地数量多,它们是真的在“组团推进”。

我们知道昆虫的体型很小,并不具有智力。但是这些小东西在某些时候却会表现出类似智能的行为,比如蚂蚁可以找到最短的路,白蚁可以建造一座巨大的地下宫殿,蜜蜂能通过跳舞蹈来传递蜜源的信息。那这些小东西是如何做到这么复杂事的呢?

当蚂蚁移动时,会释放信息素,这样它们就可以“闻着”自己的气味回到巢穴。在某只蚂蚁在发现食物后,就会回到巢穴并释放另一种信息素,其它蚂蚁接收到信息素后,就知道只要根着这只蚂蚁的气味走,就能找到食物,这其实是非常简单的逻辑,对昆虫的小神经节来说不算困难。

因为蚂蚁外出觅食是随机行走的,所以难免会绕弯路,但是没关系,当它们倾巢出动后,你会发现蚁群行进的路越来越短,这也就是我上面说的找到最短的路了。

那么蚂蚁是如何做到的呢?其实只是一个特别简单的小技巧,信息素具有挥发性,在路上留下信息素后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弱。而蚂蚁不仅要沿着信息素走,还喜欢沿着最新鲜的信息素走,蚂蚁在行走时速度非常快,时常会“出轨”,但是没关系,它们还能闻着随风飘来的信息素回到正轨上。

那么如果这条误闯的路比原来的更短,信息素自然就会更新鲜,其它蚂蚁就会选择这条线路。是的,就这么简单,一件看似复杂的事情只需要最简单的机制就可以触发,以这样的方式统筹动作的昆虫群被称为真社会性(Eusociality)动物。

社会我蝗哥

那么蝗虫呢?它们有点特别,是介于独行与社会性之间的昆虫。在数量不多的时候,它们彼此并没有什么影响,多数情况下蝗虫的日子是不好过的,因为昆虫非常容易感染极致命的真菌,死亡率其实很高。而且还有鸟类等小型食肉动物作为天敌压制着它们的数量。

但是如果出现一些特别的气候比如说干旱,事情就不一样了。因为真菌的传播需要较适宜的温度与较大的湿度,一旦这个枷锁被打开,蝗虫的数量就很容易在短时间内疯狂增长,以这一次的沙漠蝗虫为例,雌虫一次可产卵多达100枚,其中只有大约百分之一可以活到成功繁殖,只要压力稍微低一点点,成长周期就缩短到2个星期,成年率达到10%,数量就会在短时间里暴增10倍!

而量变会带来可怕的质变,这是蝗虫的基因里埋了一个触发开关——它们的后腿如果在四个小时内发生过每分钟数次来自同类的摩擦刺激,就会分泌一种化学物质:5-羟色胺。

其实这就是一种信息素,于是蝗虫转变成一种社会性昆虫。这可就不得了了,它们会集中在一起迁徙,从一盘散沙变为整齐划一的“怪物”。原理也很简单,向着信息素更浓的地方移动,而在食物丰富,幼虫出生多地方信息素会额外浓,所以它们会不断向着未被吞噬的地方移动,演化为一场可怕的天灾。

正如澳洲的大火只能等雨一样,在规模空前的蝗灾面前,人力还是相当有限的,所以只能“消极”等待它们自然消退,比如大雨带来的致命真菌大流行。就目前我们所知道的信息来看,蝗虫尚没有多大侵入中国的可能性,即便如此,我国的专家认为这依然值得保持关注。

我是酋知鱼,一条小时候吃过蝗虫的科学作者,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