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交配完,公螳螂会被母螳螂吃掉,是心甘情愿,还是迫不得已?

在自然界的一些生物之间,存在着性食同类的现象。

性食同类,意思是说,在交配前后雌性会吃掉雄性。比如:母螳螂在交配前后,会吃掉前来求偶的公螳螂。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雌性要吃掉雄性呢?关于这个问题,目前有3个假说。

补充能量假说

性食同类之所以能发生,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雌性相对雄性而言体型更大,在交配前后,雌性可以利用体型优势将雄性吞入囊中。

科学家发现,在几种会性食同类的雌螳螂中,它们的食物大约有2/3是雄性螳螂。所以,科学家分析,雌螳螂可能是释放出一些信号,诱惑雄性螳螂前来交配,等到雄性靠近后,雌性便露出真实目的:吃掉对方。

其实,吃掉对方虽然不道德,但动物界并没有道德可言。对于雌性螳螂来说,雄性其实和食物没太大差别,通过捕食雄性可以增加雌性的能量来源,提高生存的概率(尤其是在食物较少的年份)。

或许在一次食物危机中灭绝了,不会性食同类的螳螂,而会性食同类的螳螂由于更具竞争力,更容易活下来,所以它的后代也保留了性食同类的特点。但是,这样会有一个问题,如果雌性螳螂吃掉太多的雄性,以至于没有足够的雄性繁衍怎么办?

这时,自然界的调整机制就出现了。

如果一种雌性螳螂过于凶猛,吃掉所有的雄性,那么该物种就会因雄性过少而灭绝。

如果一种雌性性食同类时比较克制,会保留一小部分雄性,那么该物种就可能延续至今。

所以,能活在今天,并且还在发生性食同类的生物,一定不会过度地捕食对方。

饥饿假说

科学家在野外观测到,如果雌性在交配之前刚刚捕食过,那么在交配前后就不太会发生性食同类的现象。

但如果雌性在交配之前没有捕食过,就会发生性食同类的现象。

所以科学家认为,雌性之所以捕食雄性,是因为饥饿。

为了验证这个假说,科学家斯克和戴维斯做了一个实验,他们把所有的雌性喂饱之后,再让雄性接近它们,结果发现没有发生一起性食同类的事情。

为了实验的严谨,他们又进行了第二轮实验,在这场实验中,他们把雄性分成3组,第一组喂得饱饱的,第二组的雌性喂得半饱,而第三组的雌性一点食物也不给。就这样进行了几天后,他们再让雄性与它们交配。

结果发现:

第一组中,没有发生性食同类的现象。

第二组中,雌性在交配前后试图捕获雄性,有一部分雌性成功了,也有一些雄性逃脱了。

第三组中,雌性根本无暇顾及交配,在雄性靠近之时就想要吃掉对方。

所以,动物界之中之所以发生性食同类,可能和该个体是否饥饿有关。

我们知道,在自然界中,雌性螳螂不是每天都能够获得足够的食物,大多数情况下会饿肚子,所以当雄性前来求爱时,雌性也会把它们当成食物吃掉。

不过你发现没有,性食同类的现象在节肢动物中较为常见,在其他动物中较为少见。这可能是因为性食同类虽然可以让雌性获得足够的能量,但也无形之间减少了雄性的数量,增加了物种灭绝的危险。

爱的奉献假说

还有一种说法是,雌螳螂在交配时咬掉雄性的头,可以让雄性分泌更多的精细胞,保证母螳螂更好的受孕。再者雄螳螂被吃之后,它的蛋白可以给雌性提供营养,以便雌性能够生育,所以雄性为了延续自己的后代,主动献身。

但这种说法有些站不住脚。

首先是因为,一些性食同类的现象发生在交配之前,雄性还没有分泌精细胞,此时又怎么能保证让雌螳螂受孕。

再者,雄螳螂一直在试图逃跑,而且有很多都成功了,这意味着雄螳螂并不是为了繁衍下一代,才甘愿奉献的。

因此爱的奉献假说并不成立。

总结

性食同类在我们看来,是一件非常残忍的事情,但这也是生物活下去的一种智慧,有些雌性会利用“交配”做诱饵,吸引雄性前来赴约。由于这种获取能量的方式比自己单独捕猎要方便许多,因此一些节肢动物演化出了性食同类的行为。

不过,性食同类只是少数,因为雄性减少也可能会引起物种的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