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中丁伟说出国民党失败关键,过河有讲究,黄百韬就吃过亏?

在《亮剑》中丁伟就说出了我党领导的军队为啥能打下江山。从过河一件小事上就能体现出个一二。基层部队的掌控力是取胜的基石,黄百韬就吃过这个亏。黄百韬还属于国民党中治军比较严苛的一个,其他的国民党将领就更可见一斑了。甚至有的国民党将领说,自己部队行军还没影视剧群众演员齐整。那么,丁伟到底咋说的呢?

《亮剑》中丁伟有一次去了李云龙家,此时已经建国了。晋西北铁三角一见面,那还是相当的亲切。此时李云龙老婆田雨就向丁伟问了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田雨就问:“听说丁师长在东北可牛了,在桥头架起了机枪,不让别的部队过,让你自己部队先过。”听到田雨的话,丁伟可就膨胀起来了。丁伟哈哈大笑着说:“那当然了,我们是主力部队啊,必须让我们先走,要不然耽误了打仗谁负责?”看起来简单的一句话,却道出了我解放军打败国民党的关键,就是基层掌控力。

很多时候,过桥是要抢桥梁的。如果安排不好可就会出现大家一起挤独木桥的景象。好一点的有可能会有士兵落水,难看一点的甚至就会发生火并。而丁伟人家作为主力部队,只要机枪一架,虽然有的部队有点火气,但是还是让路了。更多时候,不管多少军队都可以有序的通过桥梁、山涧、城门等狭窄地段。就算是建制被打乱了,通过之后就会去各找各妈,各回各家。同样的情况要是出现在国民党部队可就是灭顶之灾。

别说解放战争,就是抗日战争这种一致对外的时候,国民党部队都无法有效控制基层。淞沪会战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例子。这个时候,各部队抗日热情高涨,属于比较好掌控基层的时期,但是还是做的不好。

淞沪会战结束后,几十万部队开始向南京方向撤退。但是这几十万人完全没有组织,还携带了大量的重武器。最后的结果就是几十万人就像几十万的难民,长官和士兵谁也找不见谁。最后到了南京才算是慢慢找到建制。到了南京保卫战,还是一样的问题。在阵地被突破后,各部队撤退,撒丫子朝挹江门方向逃跑,却被负责督战的三十六师给挡住了。好不容易可以通行了,却发生了大规模的踩踏事件,很多士兵军官没死在战场上,死在了这里。

到了解放战争,这种事情更加多,甚至还经常发生火并。黄百韬兵团十几万人撤退的时候,由于没有工兵架设浮桥只能全军挤一条桥。桥上部队、难民互相拥挤,还出现卡车坏在桥上的情况,走了几天才通过这么一座桥。由于不能快速渡河,六十三军直接被解放军歼灭了。而一百军一个师也在掩护撤退中被消灭。可见,国民党基层掌控力多么微弱。微弱的掌控力在逆风仗时候,就会出现大规模的混乱,从而影响到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