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顺义是北京的一块“理想之地”?

丨顺义——一个连接繁华与宁静的地方丨

▲建成后的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摄影/马文晓

-风物君语-

历史赋予了顺义一种新使命:

不是“终”,而是“中”。

中转,中间,中正。

在北京诗意栖居,不再是童话。

在北京求学、工作的十几年,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在好几个区域都打过卡。

记得刚来北京时听人说,“东富西贵、北尊南贱”,东西城聚集了北京的富贾贵胄,北边也上风上水。

▲京平高速与六环路相交的李天立交桥。摄影/马文晓

可如今,面对时代发展特别是互联网革新,空间上富贵尊卑的格局轻易就碎了。今天说的“北京”,早已冲破老城区围墙,辐射了远近郊区。

▲田野之上逐渐崛起的现代化建筑。图/视觉中国

摆脱日常喧嚣与孤独,从顺义开始

“北京,如同一支狂想曲,写满了繁华与怀旧,也充满了喧嚣与孤独,人们在这里追寻梦想,也在这里被现实打败,漫长的通勤时间就是多数北京青年每日要面对的残酷现实。”

▲在北京,拥堵不分时间、场合,也从不需要理由。图/视觉中国

“每天天还未亮就有几百万人已经醒来,从沙河、天通苑、燕郊、亦庄、良乡、苹果园、北安河,四面八方涌入五环内,开始他们一天的工作。”

我家在西南三环,单位在东北五环。作为一只平日穿行于对角线的“小强”,还没被“杀死”,也“杀不死”,但确实忍受着每天近4个小时的通勤时间的折磨。

▲北京地铁人潮涌动。图/图虫·创意

为此,我对北京各区的宜业和宜居综合指数的关注就更多了一些。

生活在当下中国,很纠结。在大城市奋斗吧,始终是毫无保障地漂着;回农村老家吧,绿水青山民风淳朴环境固然好,但物非人非,很多东西是回不去了。

▲顺义人对生活的仪式感体现在各方各面。摄影/车莹

可是,就算留在北京,时间和住房两大成本同样令人矛盾。市区机会多、资源多,可生活成本高得离谱;远郊区呢,生活环境好些,住房成本也低,但好的工作机会基本被市区消化了,想要享受那些丰厚的首都福利、红利,时间成本又太高。

▲传统经济文化形态从顺义平原地貌中孕育而生。摄影/马文晓

宜居、宜业、宜商何处寻?在北京,一个地方的区位优势(交通位置和自然环境)就显得很重要了。环顾远近东西南北,顺义区似乎是个高分选项。

“双门户”丨童话故事的起始点

相比通州和大兴,与市中心约30公里的距离,使顺义貌似处在下风。但对于北京建设国际大都市的目标来说,顺义牢牢扼着北京的东北咽喉,“双门户”名副其实。

▲无数架飞机从这里起飞降落。图/视觉中国

一是“国家门户”:首都国际机场坐落在顺义,每天迎来世界关注的目光,大量人流、物流、信息流从天而降。

一张纵横交错的交通大网也围绕着机场编织开来,机场第一高速、第二高速、北线高速、京平高速、京承高速、六环路;机场轻轨专线L1、地铁15号;高等级的镇村公路。

▲北京郊区油菜花海。摄影/张莲花

二是“郊区游门户”:顺义处于朝阳、通州、平谷、密云、怀柔、昌平这几个区的中间位置,想到北京郊区游玩,顺义是门户。

山水之歌丨京圈后花园

有水就有活力:北京最重要的两条河流——潮白河和温榆河贯穿顺义。

▲白天鹅也愿栖息于顺义潮白河。摄影/李宗印

温榆河生态走廊吸引了万余外国友人,是北京最欧美范儿的高档时尚居所地标;潮白河水清岸绿,碧波荡漾,总面积6.3万亩的森林公园无时无刻的光合作用,林水交融。

有山就有灵气:很多生活在北京的人开始习惯于把周末时间花在顺义东北部的舞彩浅山。舞彩浅山国家登山步道是依托燕山余脉打造的条带状游览系统,近有原汁原味的乡村田野和农舍人家,远有连绵起伏的山峦。

在远期规划中,会以步道为核心,被步道串起的景点为依托,外围辅以中高端餐饮、购物、娱乐、住宿设施,下一步还会在山麓地带修建骑行车道和自驾景观路,为游览者提供一个环境优美、选择丰富的综合性郊游场所。

同时,顺义区坚持奥运标准,采取严格的空气质量保障措施。近年来,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生态示范区”。

▲图/全景视觉

产业自立丨北京城中的理想国

顺义是平原地形,除少数区域存在板块裂缝外,它是东北部四区中最适合城市化发展的区域。顺义与三环之间的温榆河形成了天然屏障,适当隔离了顺义与城区,但也不会远到联系不便。

▲上世纪90年代的顺义产业。纺织厂作业的女工(上)、南彩玻璃厂(中)、牛栏山二锅头酒厂(下)。摄影/李宗印

如此地缘条件杜绝了顺义对单纯房地产业的过度依赖,却推动了顺义独立开发齐全的产业中心之路。

国际化的北京,必然要讲产业集群有规律的分散,从而拉动全面发展,继而拉动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

▲北京汽车厂。摄影/安湘庭

京郊粮仓”转身,和现代乡村旅游组了CP

拜两河所赐,“甜水绿野”的顺义一直是北京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号称“京郊粮仓”。在此基础上,顺义开始摸索在农业上的更多可能性:乡村旅游。

▲上世纪80年代顺义农村粮仓。摄影/李宗印

作为一个财富集中、居大不易的中心城市,生活在北京的人自古就有“逃离都市”的诉求。明清时代,北京城中的官商与文人郊游之风甚盛,兴之所至,在城郊乡野、山水名胜处吟咏唱和,其热闹程度堪比如今社媒比拼流量。

▲田园牧归。摄影/李宗印

其中顺义当属潮白、温榆二水流域,近有水光潋滟、远有巍巍燕山,脚下则是广阔农田。置身田园,耳目清新。

相比怀柔、密云、延庆、平谷、门头沟、房山这几个深山区占比较大的区县,顺义错过了第一轮的“农家乐”时代,却也迎来了“新郊游”时代。

▲“生菜屋”。供图/刘新

比如顺义的“中粮·祥云小镇”,是一个以周边大片别墅区为主要客群的综合性高端商业中心,满足了消费和餐饮等功能的规划大大缩减了别墅区居民与娱乐消费区的空间距离。

▲健康丰盛的早餐包含对生活的敬意。

这里高度包容地接纳了很多慕名而来的北京城区消费者。部分厌倦了千篇一律的农家乐的客人开始提前驶下高速路,拐向顺义的平原腹地。

如今,在顺义,“产区”变“景区”,“农房”变“民宿”,农民从“丰收”到“增收”,游客从“游览”到“游憩”,新型农村农业模式大放异彩。

▲“尺木·无山”是最早落户顺义的精品酒店。摄影/无山

宁静与繁闹,矛盾的融合点

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传统与现代、优雅与市井、中式与西方、科技与文艺、农村与城市……在这里矛盾地和谐着。

北京16个区,每个区都有自己的骄傲。山山水水、皇家气派、市井生活,这些都不是顺义的最大特色,它的“便捷和连接”才是。

▲1995年,首都机场出租车停车场。摄影/李宗印

首都国际机场是顺义连接古今、连接传统与现代、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最好代表。

在机场这个经济引擎的强力带动下,顺义在产业发展、良性城市化进程、承接北京核心区功能外溢等方面,另辟蹊径,并大获成功。

互联网让我们这个世界扁平化,人与人之间很容易建立连接,人的需求也越来越细化。

就居住而言,客群就存在很多不同,比如创业人群,要提供便于社交的内容;养生人群,就要在健康上下功夫;家庭主导的人群,围绕的是孩子教育。

▲顺义丰富的文化生活,汉风耕读园。摄影/史亚凤

在分众时代,智能不是盲目叠加。未来科技将根据分众人群的工作、生活、社交特性进行叠加匹配,结合其特定的生活诉求,勾勒一个生活方式。

▲美且真的食材。摄影/李晓峰

也许是不远的十年以后,远程办公、在线教育、智能出行、在线医疗等元素浸透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我们不必忍耐堵车和拥挤,无需考入名校。选择一个地方进行居住生活,一定远不止于地段。

▲自由摄影师小逸将相聚生活的地点选在了顺义。摄影/车莹

北京目前中心城六区(东城、西城、朝阳、丰台、石景山、海淀)只占整个北京市总面积的8%,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考虑把目光放到大兴、通州、顺义这样的近郊区?

梭罗说,美好的趣味最好在露天培养,再没有比自由地欣赏广阔的地平线更令人快活的事情了。

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也不抗拒城市化的进程,并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生活的平衡点。越来越多的人在顺义——一个连接繁华与宁静的地方,开启了诗意栖居的生活方式。

-END-

文丨林少波

编辑丨Mulan

本文图片来自《风物中国志·顺义》、网络